陳靜瑜-念佛回家可別掉隊-護法義工的神聖含義6
尊敬的各位同學,大家好。
應同學的啟請,希望靜瑜能夠對護法義工這個概念,有這樣的一個開解。
靜瑜從二O一二年做護持工作以來,七年經歷很多事情。記得最早做義工的時候,也上網查,什麼是義工?義工應該做哪些事情?沒有答案,網上說這方面的很少。在佛門當中的義工,其實就是菩薩。如果沒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話,沒有人會願意到道場或者是到佛門當中,來做護法義工,所以這裡所說的護法義工應該再加「菩薩」兩個字。義工是隨順世間人的概念,叫「義工」,出世間就叫「菩薩」。
這個「義工」要了解,什麼是「義」,什麼是「工」。「義」字含有道義、恩義和情義。什麼是道義?所謂道,要有道在裡面,道就是含有世間的五常——仁、義、禮、智、信。義裡面含有仁,含有禮,含有智,含有信,它們五個不是割裂開的,五個是一體。一個「義」字包含有其他四個字,一個「仁」字也包含有其他四個字,一即是五,五即是一,是完整的一體。所以當你真正是一個有道義的義工,他有仁,有仁字在。仁者愛人,他會愛護所有身邊的人;有禮,會謙卑有禮,尊敬所有的人;有智,有智慧,做事情不是憑感情,而是憑理智,能夠妥善地把這些護持和道場中的事情處理圓滿;也有信,有信諾,我承諾一生來做,我中間不會變,我承諾來做三個月,三個月出現任何問題,我也不會變。所謂「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不是說今天做了,明天走了;後天又想做,明後天又不做。不是這樣出爾反爾的。所以義工的第一個義字,是一定要有道義在裡面。
義本身是循禮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要循兩方面的禮。第一個要依世間的禮法,所謂「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你不能夠破壞國家的法律法規,乃至當地的風俗習慣,也有這種人情世故在裡面。同時你還要依出世間法行菩薩道,不是單純地做事,心心念念地想著怎麼為大眾種善根,怎麼樣幫助大眾離苦得樂,離究竟苦,得究竟樂。離究竟苦就是離開六道輪迴;得究竟樂就是能夠幫助大眾,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作佛。即便沒有這種善根、福德、因緣的,我們也要幫他去種善根、修福德,二者是不相違背的。所謂真諦、俗諦,二諦是一不是二,隨順世間是俗諦,隨順佛法是真諦,這是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幫助世間人提升的同時,也幫助自己提升,自利利他不二。自利的同時就是利他,如果你不能夠自利,也就不能夠利他;如果你利他的時候,不能夠圓滿自利,自己沒有得到真實利益。這個利益不是說得多少錢,得多少名,是指真正地能夠幫助自己斷煩惱、修福慧,這是不可思議的。要有道義在裡面。
第二個義是指恩義。恩義的「恩」,主要是我們學佛弟子常講的,要「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四重恩是指佛恩、師恩、父母恩和眾生恩。要對佛真正地透徹地了解,我們主要是要了解本土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和我們的本尊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無限地感恩。這種感恩要明白,粉身碎骨難以為報。一個佛弟子要有這種使命感,這種擔當感。學佛的人還不如世間的人,這是我們的羞愧,給佛菩薩丟臉。學佛的人要能夠以寬廣的胸懷、很高的素養,能夠成為世間人的榜樣,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要能夠做到這一點。
師恩、父母恩更是要報。在這個世間,佛不住世了,很多善知識帶領我們學佛,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對於經典來講,我們看不懂,讀不明白。善知識引導我們一點點地能夠探索到宇宙人生的真相,給與我們法身慧命,這是超越父母的。父母的身命是一世,而師長的身命是生生世世,盡未來世給你種金剛不壞的種子。所以師長的恩德大於父母,老師的恩德大於父母。一個人如果不能夠報答師恩,不能夠知恩報恩,背師叛道,將來必定生生世世得不到善知識的教誨,永墮地獄當中,都是無明黑暗,是很可憐的。父母恩更是要報,尤其是母恩,懷胎十月,養育自己成人。真正報答父母恩,是這一生有成就,道場當中做義工的點點滴滴的福德,都迴向給父母,吉祥自在,念佛往生,這是真的自己的修行所在。還有眾生恩,如果沒有眾生,我們也成就不了,這是自己要明白的。
第三點是情義,這個情不是世間的情,世間的情是迷情,迷惑顛倒的,都是情執,都是自私自利的;而這個情,是指菩薩覺悟的大慈大悲、大愛之情。能夠用這種胸懷、這種情義,去護持道場,護持僧團,護持佛法的話,一定真的是能夠功德無量。
這個「工」,義工的工,主要是指勞作。因為在道場做義工,大部分的都是布施自己的內財。所謂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義工第一個布施的就是內財布施,內財主要是自己的時間、體力、精力,自己的能力、才華,不是到世間去追逐世間的名聞利養,而是真正地奉獻給三寶、奉獻給眾生,行菩薩道,內財布施。當然也包括法布施和無畏布施。雖然義工很多不會講經說法,但是他護持講經說法的法師,同時他的身教也是在無形當中的說法,都是給世間人做一個好樣子。世間有信眾到道場來,我們隨手遞一盤光碟,給他介紹一下佛法的義理,教他念阿彌陀佛,這些點滴都是在做法布施。當然還有無畏布施,一個道場真正有修行,對於這一方眾生都能夠受很多的利益。無論是清明祭祖,還是開法會,還是平時的修行,點點滴滴都能夠讓大眾的心安,非常難得。所以「義工」要明白,它是一個非常莊嚴的名字,不是很普通的。
菩薩五度,菩薩實際上是六度,但是我們在世上是行五度,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和禪定。這菩薩五度的修行,都靠第六度智慧來引領,全部都是在義工的工作當中點點滴滴在體現。
義工不一定是要工資的,也不一定是不要工資的。很多義工發心不要薪水,全身心地供養;也有一些義工因為要奉養父母,還有自己生活基本所需,需要領工資。這些不重要,最關鍵的就是我們這個心。我們這個心是不是真正地發心為大眾,真正地發心利益眾生,無私欲,無世間的欲求、欲望,不貪、不瞋。拿不拿工資都沒關係,都隨緣。有的需要拿就拿,有的不需要拿就不用拿,不要執著拿與不拿。很多時候,我以前也勸我們義工,家裡很困難,本來需要這份工資的供養,就是不拿,導致自己很煩惱,家人也很生煩惱。沒有必要的,一切隨緣,最關鍵,我拿到這工資,不是去打麻將,不是去亂花,真的是生活所需,所必須的,真的是供養父母。同時,自己這個心完全地奉獻給弘護正法和護持三寶的事業當中。
所以,做一名護法義工不容易。我們真正明白這裡面的道理、它所學的內容,就會知道能當一名好義工,能做一個如理如法的義工,這也是需要長時間薰修的。我們初發心來,可能很多煩惱伏不住,沒關係,只要自己肯修、肯學、肯真幹,一年半載、三年五載,必定會有變化。最關鍵的,自己不要捨棄善知識的教導,不要捨棄身邊的善友,不要捨棄自己這個菩提心,不要去捨棄正法。你有很想聽法的心,很想追求善知識學習的心,很想成就這一生了生死的心,決定佛菩薩不捨棄你的。
所以,自己的道心要很堅固。你道心越堅固,將來成就就越大。道心堅固,不是體現在我死皮賴臉地不走,體現在自己聞過即改,日日反省,真修真幹。你聽了就要做到,要依教奉行。今天說也這樣,明天說也那樣,最後即便你是做義工,但是修不到福德,開不了智慧,煩惱沒有減輕,自己沒有真實地懺悔改過,都不得利益,反而造了很多無名罪業。
所以自己明白這個道理之後,要真修真幹。真修真幹,這一生必定成就。所謂「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這四點,我們在做義工的時候都不能夠離開。好好地去持戒,我們淨宗,其實大家持菩薩戒不容易,把最基本的三皈五戒先做好。尤其是淨宗的五門功課,要熟悉和了解。五門功課是師父上人制定的:第一個是「三福」,「淨業三福」,大家都知道;第二個是「六和」,要修六和敬;第三個是「三學」,戒、定、慧三學;第四是「六度」,菩薩六度;最後第五個是「普賢十願」。這五門功課要常常念、常常思惟、常常落實。
義工的工作不分大小,不分你做了時間多久,全憑自己的一念真心。我們真正學佛之後,要發心生生世世都做佛菩薩的義工,都做所有眾生的義工,自己的身、口、意都供養給眾生,供養給佛菩薩,沒有自己。尤其是對於一個大乘的護法義工來講,更是要有這種廣大的心量,這種使命感,這種擔當感,要做阿彌陀佛在這個娑婆世界的接引站。我自己好好念佛,我自己成就,更要帶動無量無邊的人都念佛,都往生極樂世界。自己成佛,是為了眾生成佛,不是為了自己享樂,這一點,大家要明白。
學佛,不能學得更加自私自利,不能學得更加貪瞋癡煩惱嚴重。學佛,要把世間的染污都放下,把自己的面相修成一個菩薩相,把自己的心修成一顆清淨心,真正地做一個佛菩薩的好樣子,在這個世間就是難得了。
紅塵當中去修行,很不容易。靜瑜也特別理解大家,大家要咬緊牙關,挺住。當你走過重重的困難、挫折、失敗、逆境,你一定會迎來黎明的曙光;一定會見到阿彌陀佛;一定會在極樂世界蓮池海會,我們永遠相聚。再次再從極樂世界來,我們還會有緣相聚,一起做義工,這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
好的,我們今天也是分享到這裡,阿彌陀佛。
陳靜瑜老師微信公眾號
https://goo.gl/dgMDsf
應同學的啟請,希望靜瑜能夠對護法義工這個概念,有這樣的一個開解。
靜瑜從二O一二年做護持工作以來,七年經歷很多事情。記得最早做義工的時候,也上網查,什麼是義工?義工應該做哪些事情?沒有答案,網上說這方面的很少。在佛門當中的義工,其實就是菩薩。如果沒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話,沒有人會願意到道場或者是到佛門當中,來做護法義工,所以這裡所說的護法義工應該再加「菩薩」兩個字。義工是隨順世間人的概念,叫「義工」,出世間就叫「菩薩」。
這個「義工」要了解,什麼是「義」,什麼是「工」。「義」字含有道義、恩義和情義。什麼是道義?所謂道,要有道在裡面,道就是含有世間的五常——仁、義、禮、智、信。義裡面含有仁,含有禮,含有智,含有信,它們五個不是割裂開的,五個是一體。一個「義」字包含有其他四個字,一個「仁」字也包含有其他四個字,一即是五,五即是一,是完整的一體。所以當你真正是一個有道義的義工,他有仁,有仁字在。仁者愛人,他會愛護所有身邊的人;有禮,會謙卑有禮,尊敬所有的人;有智,有智慧,做事情不是憑感情,而是憑理智,能夠妥善地把這些護持和道場中的事情處理圓滿;也有信,有信諾,我承諾一生來做,我中間不會變,我承諾來做三個月,三個月出現任何問題,我也不會變。所謂「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不是說今天做了,明天走了;後天又想做,明後天又不做。不是這樣出爾反爾的。所以義工的第一個義字,是一定要有道義在裡面。
義本身是循禮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要循兩方面的禮。第一個要依世間的禮法,所謂「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你不能夠破壞國家的法律法規,乃至當地的風俗習慣,也有這種人情世故在裡面。同時你還要依出世間法行菩薩道,不是單純地做事,心心念念地想著怎麼為大眾種善根,怎麼樣幫助大眾離苦得樂,離究竟苦,得究竟樂。離究竟苦就是離開六道輪迴;得究竟樂就是能夠幫助大眾,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作佛。即便沒有這種善根、福德、因緣的,我們也要幫他去種善根、修福德,二者是不相違背的。所謂真諦、俗諦,二諦是一不是二,隨順世間是俗諦,隨順佛法是真諦,這是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幫助世間人提升的同時,也幫助自己提升,自利利他不二。自利的同時就是利他,如果你不能夠自利,也就不能夠利他;如果你利他的時候,不能夠圓滿自利,自己沒有得到真實利益。這個利益不是說得多少錢,得多少名,是指真正地能夠幫助自己斷煩惱、修福慧,這是不可思議的。要有道義在裡面。
第二個義是指恩義。恩義的「恩」,主要是我們學佛弟子常講的,要「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四重恩是指佛恩、師恩、父母恩和眾生恩。要對佛真正地透徹地了解,我們主要是要了解本土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和我們的本尊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無限地感恩。這種感恩要明白,粉身碎骨難以為報。一個佛弟子要有這種使命感,這種擔當感。學佛的人還不如世間的人,這是我們的羞愧,給佛菩薩丟臉。學佛的人要能夠以寬廣的胸懷、很高的素養,能夠成為世間人的榜樣,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要能夠做到這一點。
師恩、父母恩更是要報。在這個世間,佛不住世了,很多善知識帶領我們學佛,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對於經典來講,我們看不懂,讀不明白。善知識引導我們一點點地能夠探索到宇宙人生的真相,給與我們法身慧命,這是超越父母的。父母的身命是一世,而師長的身命是生生世世,盡未來世給你種金剛不壞的種子。所以師長的恩德大於父母,老師的恩德大於父母。一個人如果不能夠報答師恩,不能夠知恩報恩,背師叛道,將來必定生生世世得不到善知識的教誨,永墮地獄當中,都是無明黑暗,是很可憐的。父母恩更是要報,尤其是母恩,懷胎十月,養育自己成人。真正報答父母恩,是這一生有成就,道場當中做義工的點點滴滴的福德,都迴向給父母,吉祥自在,念佛往生,這是真的自己的修行所在。還有眾生恩,如果沒有眾生,我們也成就不了,這是自己要明白的。
第三點是情義,這個情不是世間的情,世間的情是迷情,迷惑顛倒的,都是情執,都是自私自利的;而這個情,是指菩薩覺悟的大慈大悲、大愛之情。能夠用這種胸懷、這種情義,去護持道場,護持僧團,護持佛法的話,一定真的是能夠功德無量。
這個「工」,義工的工,主要是指勞作。因為在道場做義工,大部分的都是布施自己的內財。所謂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義工第一個布施的就是內財布施,內財主要是自己的時間、體力、精力,自己的能力、才華,不是到世間去追逐世間的名聞利養,而是真正地奉獻給三寶、奉獻給眾生,行菩薩道,內財布施。當然也包括法布施和無畏布施。雖然義工很多不會講經說法,但是他護持講經說法的法師,同時他的身教也是在無形當中的說法,都是給世間人做一個好樣子。世間有信眾到道場來,我們隨手遞一盤光碟,給他介紹一下佛法的義理,教他念阿彌陀佛,這些點滴都是在做法布施。當然還有無畏布施,一個道場真正有修行,對於這一方眾生都能夠受很多的利益。無論是清明祭祖,還是開法會,還是平時的修行,點點滴滴都能夠讓大眾的心安,非常難得。所以「義工」要明白,它是一個非常莊嚴的名字,不是很普通的。
菩薩五度,菩薩實際上是六度,但是我們在世上是行五度,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和禪定。這菩薩五度的修行,都靠第六度智慧來引領,全部都是在義工的工作當中點點滴滴在體現。
義工不一定是要工資的,也不一定是不要工資的。很多義工發心不要薪水,全身心地供養;也有一些義工因為要奉養父母,還有自己生活基本所需,需要領工資。這些不重要,最關鍵的就是我們這個心。我們這個心是不是真正地發心為大眾,真正地發心利益眾生,無私欲,無世間的欲求、欲望,不貪、不瞋。拿不拿工資都沒關係,都隨緣。有的需要拿就拿,有的不需要拿就不用拿,不要執著拿與不拿。很多時候,我以前也勸我們義工,家裡很困難,本來需要這份工資的供養,就是不拿,導致自己很煩惱,家人也很生煩惱。沒有必要的,一切隨緣,最關鍵,我拿到這工資,不是去打麻將,不是去亂花,真的是生活所需,所必須的,真的是供養父母。同時,自己這個心完全地奉獻給弘護正法和護持三寶的事業當中。
所以,做一名護法義工不容易。我們真正明白這裡面的道理、它所學的內容,就會知道能當一名好義工,能做一個如理如法的義工,這也是需要長時間薰修的。我們初發心來,可能很多煩惱伏不住,沒關係,只要自己肯修、肯學、肯真幹,一年半載、三年五載,必定會有變化。最關鍵的,自己不要捨棄善知識的教導,不要捨棄身邊的善友,不要捨棄自己這個菩提心,不要去捨棄正法。你有很想聽法的心,很想追求善知識學習的心,很想成就這一生了生死的心,決定佛菩薩不捨棄你的。
所以,自己的道心要很堅固。你道心越堅固,將來成就就越大。道心堅固,不是體現在我死皮賴臉地不走,體現在自己聞過即改,日日反省,真修真幹。你聽了就要做到,要依教奉行。今天說也這樣,明天說也那樣,最後即便你是做義工,但是修不到福德,開不了智慧,煩惱沒有減輕,自己沒有真實地懺悔改過,都不得利益,反而造了很多無名罪業。
所以自己明白這個道理之後,要真修真幹。真修真幹,這一生必定成就。所謂「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這四點,我們在做義工的時候都不能夠離開。好好地去持戒,我們淨宗,其實大家持菩薩戒不容易,把最基本的三皈五戒先做好。尤其是淨宗的五門功課,要熟悉和了解。五門功課是師父上人制定的:第一個是「三福」,「淨業三福」,大家都知道;第二個是「六和」,要修六和敬;第三個是「三學」,戒、定、慧三學;第四是「六度」,菩薩六度;最後第五個是「普賢十願」。這五門功課要常常念、常常思惟、常常落實。
義工的工作不分大小,不分你做了時間多久,全憑自己的一念真心。我們真正學佛之後,要發心生生世世都做佛菩薩的義工,都做所有眾生的義工,自己的身、口、意都供養給眾生,供養給佛菩薩,沒有自己。尤其是對於一個大乘的護法義工來講,更是要有這種廣大的心量,這種使命感,這種擔當感,要做阿彌陀佛在這個娑婆世界的接引站。我自己好好念佛,我自己成就,更要帶動無量無邊的人都念佛,都往生極樂世界。自己成佛,是為了眾生成佛,不是為了自己享樂,這一點,大家要明白。
學佛,不能學得更加自私自利,不能學得更加貪瞋癡煩惱嚴重。學佛,要把世間的染污都放下,把自己的面相修成一個菩薩相,把自己的心修成一顆清淨心,真正地做一個佛菩薩的好樣子,在這個世間就是難得了。
紅塵當中去修行,很不容易。靜瑜也特別理解大家,大家要咬緊牙關,挺住。當你走過重重的困難、挫折、失敗、逆境,你一定會迎來黎明的曙光;一定會見到阿彌陀佛;一定會在極樂世界蓮池海會,我們永遠相聚。再次再從極樂世界來,我們還會有緣相聚,一起做義工,這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
好的,我們今天也是分享到這裡,阿彌陀佛。
陳靜瑜老師微信公眾號
https://goo.gl/dgMDsf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