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瑜-念佛回家可別掉隊-突破習氣障礙36
尊敬的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來分享的題目是如何突破自己修行當中的這些舊習氣。
對於一個學佛的同學來講,修行的這條路是既漫長又充滿了各種阻礙。我們要怎麼樣面對這條路,能夠圓滿地走下去,得到一個很好的結果?對於我們修學淨土的同學來講,就是最後能在臨終的時候真正念佛得生淨土。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能會經歷無數次心理上的錘鍊和磨打,會經過無數次修行上的阻礙不前——可能會突然不想繼續做功課,可能會突然起了很大的煩惱,也可能自己貪瞋癡慢某一方面的習氣現前,沒有辦法克制,甚至遇到外面一次又一次人事障礙,讓自己沒有辦法去面對,自己也會想到去放棄,或者是生起很大的懷疑、怨惱。這些就像瓶頸一樣,會出現在我們修行這條路上。
我們怎麼樣才能夠突破?沒有相當時間的次第修行、福德資糧的積聚和對自己業障清淨的懺悔,以及教理上的聞思修,我們遇到這些障礙,很多時候都會覺得無能為力、灰心喪氣。所以首先大家要記住:聽經聞法、對教理深刻的明瞭,這是我們理論上的一個武器,大家要把握住。境界現前的時候,雖然我做不到突破,但是我心裡明白事實的真相是怎麼回事。
其次平時自己點滴的修行,你都會有功德,只是這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並不明顯,真正完成質變可能只是一剎那。就像燒水一樣,水壺一直在火爐上燒,但是真正燒開沸騰的時候就是那一剎那,但是你的火要一直開著,不管大火小火;你不開,這個水就永遠都不能夠沸騰。
這裡有一個公案,這個公案大家可以記在心裡用來鼓勵自己,這是無著菩薩的公案。無著菩薩是唯識宗的祖師,是一位聖者,他在鍥而不捨的苦修十二年之後,發現自己的修行也沒有出現絲毫的證驗,就像我們念佛念了十二年,可能也從來沒有見到阿彌陀佛,無論是夢中還是現前;也沒有遇到什麼好的境界,自己還會常有煩惱習氣現前。
所以當時無著菩薩萬念俱灰、非常氣餒,他就從山上走下來。這個時候,他下山的時候就看見路邊有一條下身糜爛、渾身遍滿小蟲的老母狗,面對這樣的畜生、動物,無著菩薩突然就生起了很強烈的大慈悲心,用自己的舌頭把母狗身上糜爛處的小蟲都給舔淨了,這個時候他突然發現母狗不見了,現前的是彌勒菩薩。無著菩薩見到彌勒菩薩現前,悲喜交加,就跪在地上跟彌勒菩薩抱怨,說為什麼十二年來都沒有見到他老人家的尊顏。
彌勒菩薩就回答說:「不是我不露面,實際上我和你從來就沒有分開過,而是你罪孽深重看不見我而已。經過你十二年來持續不斷的修行,才使罪業稍微減輕一點,終於能看見我幻化的這條母狗。由於你對這條母狗生起大悲心,而使業障全部都清淨了,才真正見到我。如果你不相信的話,你可以現在就把我扛在肩上走在馬路上,顯示給眾人看,看看大家是什麼樣子。」
於是無著菩薩就把彌勒菩薩扛在右肩上,到集市上走去。他就到處問人家,說:「你看沒看見我的肩上有什麼東西?」人們全都說:「什麼都沒有,沒有。」只有一個罪障稍微清淨的老婦人說:「你的肩上揹了一具腐爛的狗屍。」從這裡我們就知道,即便是像前輩這些高僧大德,他們在修行過程當中也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很大的違緣、很大的障礙。最關鍵的就是我們能不能堅持下去,不能堅持就不能成功。
所以在修行當中,第一個要有信心。如果修行沒有信心,自己的心力不夠強大,眼前的這些障礙和逆境就會把我們的修行之路障礙住了。反過來,如果自己的信心很強大,我們的心念力很強,人生當中的很多坎,我們就很容易邁過去。人生就是這樣的,十件事情當中八九件事都不如意,無論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如果我們能把眼光放長遠,真正地把心量拓開,在經教上真正地下下功夫,那麼這些違緣和障礙就不是問題,所以信心很重要。
按照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裡所講的,信心是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理、信事,從六個方面去詮釋,在六個方面全方位地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地去培養、建立自己的信心,面對這些境界的時候,才能夠真正地咬牙挺過去。
所以凡夫想要獲得解脫和成就,不吃點苦肯定是不行的。每一次境界現前的時候,都是對自己信心的考驗,自己面對這些境界能不能如如不動,能夠真正依教奉行,能夠生起出離心和大菩提心。如果今天修一修,明天心情不好就不修;今天是順境、是善緣,我就歡喜修,明天是逆境、惡緣,我就不歡喜修了,我們這條路上就進少退多,進一步退三步,這一生就很難成就。無始劫來在六道當中就是這樣輪轉。所以建立信心非常重要。
信心不僅來源於我們經教的反覆薰修,也來源於我們每一次歷事鍊心的磨礪。當你成功地越過一次人事環境當中的障礙,你的信心又增長一分;你又一次成功地依教奉行,得到驗證,你的信心又增長一分。對極樂世界的信心、對彌陀淨土的信心、對阿彌陀佛本尊的信心、對自己的信心,所有的境界現前,無一不是阿彌陀佛化現的。
學會觀法如化,學會在境界裡把自己跟阿彌陀佛融為一體,把當下境界跟極樂淨土融為一體,無一不是清淨的本尊,無一不是清淨的自性。
能用阿彌陀佛四字萬德聖名,清淨眼前的一切境界,自然而然,我們所有的業障無一不清淨,在這裡不斷地能夠懺罪,能夠積資淨障,積累往生的福報。
所以要明白,信心強大,心力就強大,障礙就變小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大家要為成就自己的信心、培養自己的信心、堅定自己的信心,認認真真地下功夫,要憑藉佛陀深廣的智慧,憑藉自己本有的佛性,能夠在這裡見到真正的信心。
再來,修行要有勇氣。雖然煩惱習氣不斷地起現行,可能我們的控制欲、佔有欲、邪淫的心、妄語的念頭、自己很瞋恨的念頭,一次一次湧上來。但是我們不要退縮,也不要對自己生起厭煩,要相信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無始劫來我們的業障很多,煩惱很深重。面對這些煩惱習氣,不要指望自己只修一年兩年,或者三年五年,我們就能夠消除所有的煩惱。習氣現前的時候,自己要學會觀照,提起觀照力。有的時候不要硬壓,硬壓也不一定能幫我度過難關,要學會用智慧來觀照。
大家如果常念《心經》就知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通過空性的智慧,觀照到習氣本無,一點點學會放下,放下自己執著的心。
尤其是老修行,首先不要自己跟自己較勁,當你自己跟自己去對立的時候,我們往往在修行當中會有很多糾結,而這種糾結就是我們的執著,就是對自我那種堅定的不肯捨離。當你不再糾結,勇敢地去面對這個自我,不要覺得它醜陋不堪,要知道自己本自清淨,彌陀就是你自己,彌陀就是你自心,相信自己在彌陀本願威神的加持下,一定可以成就。
這種勇氣就是在我們修行當中要勇敢提起來的,也是需要用那種智慧和那種悲心,想想不僅是自己,也有太多的眾生,因為這種習氣在修行這條路走不下去。生起大慈悲心進行觀照,如果我能夠放下,就能夠幫助眾生放下;我能夠用智慧觀照,就能夠幫助眾生用智慧去觀照。
離開慈悲心,所有的修行都是空談;離開智慧,修行的路上會走很多彎路。所以悲智雙運,把慈悲放在空性的智慧裡,你一定會在這條路上以大無畏的精神很堅定地走下去。
第三點要記住,修行是要有恆心。修行是平凡的,是很具體地落實在每一天發生的每一件事情當中。修行不但是次第而行,像登樓梯一樣,你抬腳上了一階台階,才能放下下面的台階,次第而上。而最關鍵的是要不斷地堅持做下去,每一天、每一個月、每一年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就像吃飯、睡覺一樣。
如果我們覺得每天吃飯、睡覺是很理所當然的,那我們每天的早晚課和定課也是理所當然、雷打不動的,這就是一個很精進的修行人。不在於我們功課定得多少,而在於是不是能夠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不落地堅持,年復一年地一直走到你最後臨終的那一天。我們所有的信心在這裡成就,我們所有往生的勇氣在這裡成就。
也不要覺得修行很不容易,日積月累,只要你肯邁出第一步,堅持每一天都走下去,你就會發現突然有一天你已經完成了十萬大拜,突然有一天在不知不覺當中,你就完成了一千部《無量壽經》的讀誦,貴在堅持。
這種恆心跟信心都是不二的。我們心裡的灰塵就是靠每一天的這些定課去清洗,就像每天我們早晨都要洗臉一樣。臉上的灰要清洗,心裡面的灰塵,也就是我們心中不斷湧起的煩惱,我們的懈怠、懶惰,它們都在障礙我們趣向解脫,也要靠每天的定課去給它清洗。
在不斷的清洗當中,你會發現突然有一天,這些傲慢也好、嫉妒也好、貪瞋癡也好,不再成為障礙你的一個大問題,你能夠很輕鬆地跨越它們。雖然我們也會失敗,有的時候也會被舊的習氣拉回去,但是只要我們每一天都能夠堅持去修行,每一天都不放棄,也不逃避,總有一天我們在這條路上,會有一個大的突破。
所以大家要記住,習氣真的是很重,但是自己只要肯發出真實的出離心、真實的菩提心;肯認真落實到每一天的定課修行當中;肯在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去試著把佛陀的教誨做一下體驗,菩提心不難。
對於大乘菩薩來講,就是常常做一下自他交換,站在對方的位置、對方的角度考慮一下事情,你就會發現作菩薩並不是很難,你就能夠去理解、包容、尊重對方。信心也不難,你肯真正相信身邊的人,你對自己自然而然也有信心,都是在自他交換當中。勇氣也不難,看著好像是很大的障礙,當你知道這一切法都是夢幻泡影,猶如黃粱一夢的時候,再大的障礙,哪怕是吃人的老虎現到你面前,你也會一笑了之,不會在意。
你觀照你的整個生命,就像一個看客一樣,人生如戲,你只是一個很好的演員,你不會迷失在這個戲裡面。你會把這個戲演得很好,但是你不會被戲迷掉。無論做演員、做觀眾,你都會很清楚地知道這些都是假的,不是真的。
你的家不在這裡,在極樂世界,這裡都是一場遊戲而已,這是一個旅社、旅店。你會真正地去遊戲人生,會在行菩薩道的時候,真正地以一個非常開放的、非常解脫自在的心態在這裡行走,沒有任何事情是對立的。在不斷地放下我執、進入到無我狀態的時候,你感受到的只是越來越多的法喜,越來越多的慈悲和愛。
今天我們就分享到這裡,感恩大家。
陳靜瑜老師微信公眾號
https://goo.gl/dgMDsf
對於一個學佛的同學來講,修行的這條路是既漫長又充滿了各種阻礙。我們要怎麼樣面對這條路,能夠圓滿地走下去,得到一個很好的結果?對於我們修學淨土的同學來講,就是最後能在臨終的時候真正念佛得生淨土。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能會經歷無數次心理上的錘鍊和磨打,會經過無數次修行上的阻礙不前——可能會突然不想繼續做功課,可能會突然起了很大的煩惱,也可能自己貪瞋癡慢某一方面的習氣現前,沒有辦法克制,甚至遇到外面一次又一次人事障礙,讓自己沒有辦法去面對,自己也會想到去放棄,或者是生起很大的懷疑、怨惱。這些就像瓶頸一樣,會出現在我們修行這條路上。
我們怎麼樣才能夠突破?沒有相當時間的次第修行、福德資糧的積聚和對自己業障清淨的懺悔,以及教理上的聞思修,我們遇到這些障礙,很多時候都會覺得無能為力、灰心喪氣。所以首先大家要記住:聽經聞法、對教理深刻的明瞭,這是我們理論上的一個武器,大家要把握住。境界現前的時候,雖然我做不到突破,但是我心裡明白事實的真相是怎麼回事。
其次平時自己點滴的修行,你都會有功德,只是這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並不明顯,真正完成質變可能只是一剎那。就像燒水一樣,水壺一直在火爐上燒,但是真正燒開沸騰的時候就是那一剎那,但是你的火要一直開著,不管大火小火;你不開,這個水就永遠都不能夠沸騰。
這裡有一個公案,這個公案大家可以記在心裡用來鼓勵自己,這是無著菩薩的公案。無著菩薩是唯識宗的祖師,是一位聖者,他在鍥而不捨的苦修十二年之後,發現自己的修行也沒有出現絲毫的證驗,就像我們念佛念了十二年,可能也從來沒有見到阿彌陀佛,無論是夢中還是現前;也沒有遇到什麼好的境界,自己還會常有煩惱習氣現前。
所以當時無著菩薩萬念俱灰、非常氣餒,他就從山上走下來。這個時候,他下山的時候就看見路邊有一條下身糜爛、渾身遍滿小蟲的老母狗,面對這樣的畜生、動物,無著菩薩突然就生起了很強烈的大慈悲心,用自己的舌頭把母狗身上糜爛處的小蟲都給舔淨了,這個時候他突然發現母狗不見了,現前的是彌勒菩薩。無著菩薩見到彌勒菩薩現前,悲喜交加,就跪在地上跟彌勒菩薩抱怨,說為什麼十二年來都沒有見到他老人家的尊顏。
彌勒菩薩就回答說:「不是我不露面,實際上我和你從來就沒有分開過,而是你罪孽深重看不見我而已。經過你十二年來持續不斷的修行,才使罪業稍微減輕一點,終於能看見我幻化的這條母狗。由於你對這條母狗生起大悲心,而使業障全部都清淨了,才真正見到我。如果你不相信的話,你可以現在就把我扛在肩上走在馬路上,顯示給眾人看,看看大家是什麼樣子。」
於是無著菩薩就把彌勒菩薩扛在右肩上,到集市上走去。他就到處問人家,說:「你看沒看見我的肩上有什麼東西?」人們全都說:「什麼都沒有,沒有。」只有一個罪障稍微清淨的老婦人說:「你的肩上揹了一具腐爛的狗屍。」從這裡我們就知道,即便是像前輩這些高僧大德,他們在修行過程當中也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很大的違緣、很大的障礙。最關鍵的就是我們能不能堅持下去,不能堅持就不能成功。
所以在修行當中,第一個要有信心。如果修行沒有信心,自己的心力不夠強大,眼前的這些障礙和逆境就會把我們的修行之路障礙住了。反過來,如果自己的信心很強大,我們的心念力很強,人生當中的很多坎,我們就很容易邁過去。人生就是這樣的,十件事情當中八九件事都不如意,無論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如果我們能把眼光放長遠,真正地把心量拓開,在經教上真正地下下功夫,那麼這些違緣和障礙就不是問題,所以信心很重要。
按照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裡所講的,信心是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理、信事,從六個方面去詮釋,在六個方面全方位地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地去培養、建立自己的信心,面對這些境界的時候,才能夠真正地咬牙挺過去。
所以凡夫想要獲得解脫和成就,不吃點苦肯定是不行的。每一次境界現前的時候,都是對自己信心的考驗,自己面對這些境界能不能如如不動,能夠真正依教奉行,能夠生起出離心和大菩提心。如果今天修一修,明天心情不好就不修;今天是順境、是善緣,我就歡喜修,明天是逆境、惡緣,我就不歡喜修了,我們這條路上就進少退多,進一步退三步,這一生就很難成就。無始劫來在六道當中就是這樣輪轉。所以建立信心非常重要。
信心不僅來源於我們經教的反覆薰修,也來源於我們每一次歷事鍊心的磨礪。當你成功地越過一次人事環境當中的障礙,你的信心又增長一分;你又一次成功地依教奉行,得到驗證,你的信心又增長一分。對極樂世界的信心、對彌陀淨土的信心、對阿彌陀佛本尊的信心、對自己的信心,所有的境界現前,無一不是阿彌陀佛化現的。
學會觀法如化,學會在境界裡把自己跟阿彌陀佛融為一體,把當下境界跟極樂淨土融為一體,無一不是清淨的本尊,無一不是清淨的自性。
能用阿彌陀佛四字萬德聖名,清淨眼前的一切境界,自然而然,我們所有的業障無一不清淨,在這裡不斷地能夠懺罪,能夠積資淨障,積累往生的福報。
所以要明白,信心強大,心力就強大,障礙就變小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大家要為成就自己的信心、培養自己的信心、堅定自己的信心,認認真真地下功夫,要憑藉佛陀深廣的智慧,憑藉自己本有的佛性,能夠在這裡見到真正的信心。
再來,修行要有勇氣。雖然煩惱習氣不斷地起現行,可能我們的控制欲、佔有欲、邪淫的心、妄語的念頭、自己很瞋恨的念頭,一次一次湧上來。但是我們不要退縮,也不要對自己生起厭煩,要相信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無始劫來我們的業障很多,煩惱很深重。面對這些煩惱習氣,不要指望自己只修一年兩年,或者三年五年,我們就能夠消除所有的煩惱。習氣現前的時候,自己要學會觀照,提起觀照力。有的時候不要硬壓,硬壓也不一定能幫我度過難關,要學會用智慧來觀照。
大家如果常念《心經》就知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通過空性的智慧,觀照到習氣本無,一點點學會放下,放下自己執著的心。
尤其是老修行,首先不要自己跟自己較勁,當你自己跟自己去對立的時候,我們往往在修行當中會有很多糾結,而這種糾結就是我們的執著,就是對自我那種堅定的不肯捨離。當你不再糾結,勇敢地去面對這個自我,不要覺得它醜陋不堪,要知道自己本自清淨,彌陀就是你自己,彌陀就是你自心,相信自己在彌陀本願威神的加持下,一定可以成就。
這種勇氣就是在我們修行當中要勇敢提起來的,也是需要用那種智慧和那種悲心,想想不僅是自己,也有太多的眾生,因為這種習氣在修行這條路走不下去。生起大慈悲心進行觀照,如果我能夠放下,就能夠幫助眾生放下;我能夠用智慧觀照,就能夠幫助眾生用智慧去觀照。
離開慈悲心,所有的修行都是空談;離開智慧,修行的路上會走很多彎路。所以悲智雙運,把慈悲放在空性的智慧裡,你一定會在這條路上以大無畏的精神很堅定地走下去。
第三點要記住,修行是要有恆心。修行是平凡的,是很具體地落實在每一天發生的每一件事情當中。修行不但是次第而行,像登樓梯一樣,你抬腳上了一階台階,才能放下下面的台階,次第而上。而最關鍵的是要不斷地堅持做下去,每一天、每一個月、每一年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就像吃飯、睡覺一樣。
如果我們覺得每天吃飯、睡覺是很理所當然的,那我們每天的早晚課和定課也是理所當然、雷打不動的,這就是一個很精進的修行人。不在於我們功課定得多少,而在於是不是能夠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不落地堅持,年復一年地一直走到你最後臨終的那一天。我們所有的信心在這裡成就,我們所有往生的勇氣在這裡成就。
也不要覺得修行很不容易,日積月累,只要你肯邁出第一步,堅持每一天都走下去,你就會發現突然有一天你已經完成了十萬大拜,突然有一天在不知不覺當中,你就完成了一千部《無量壽經》的讀誦,貴在堅持。
這種恆心跟信心都是不二的。我們心裡的灰塵就是靠每一天的這些定課去清洗,就像每天我們早晨都要洗臉一樣。臉上的灰要清洗,心裡面的灰塵,也就是我們心中不斷湧起的煩惱,我們的懈怠、懶惰,它們都在障礙我們趣向解脫,也要靠每天的定課去給它清洗。
在不斷的清洗當中,你會發現突然有一天,這些傲慢也好、嫉妒也好、貪瞋癡也好,不再成為障礙你的一個大問題,你能夠很輕鬆地跨越它們。雖然我們也會失敗,有的時候也會被舊的習氣拉回去,但是只要我們每一天都能夠堅持去修行,每一天都不放棄,也不逃避,總有一天我們在這條路上,會有一個大的突破。
所以大家要記住,習氣真的是很重,但是自己只要肯發出真實的出離心、真實的菩提心;肯認真落實到每一天的定課修行當中;肯在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去試著把佛陀的教誨做一下體驗,菩提心不難。
對於大乘菩薩來講,就是常常做一下自他交換,站在對方的位置、對方的角度考慮一下事情,你就會發現作菩薩並不是很難,你就能夠去理解、包容、尊重對方。信心也不難,你肯真正相信身邊的人,你對自己自然而然也有信心,都是在自他交換當中。勇氣也不難,看著好像是很大的障礙,當你知道這一切法都是夢幻泡影,猶如黃粱一夢的時候,再大的障礙,哪怕是吃人的老虎現到你面前,你也會一笑了之,不會在意。
你觀照你的整個生命,就像一個看客一樣,人生如戲,你只是一個很好的演員,你不會迷失在這個戲裡面。你會把這個戲演得很好,但是你不會被戲迷掉。無論做演員、做觀眾,你都會很清楚地知道這些都是假的,不是真的。
你的家不在這裡,在極樂世界,這裡都是一場遊戲而已,這是一個旅社、旅店。你會真正地去遊戲人生,會在行菩薩道的時候,真正地以一個非常開放的、非常解脫自在的心態在這裡行走,沒有任何事情是對立的。在不斷地放下我執、進入到無我狀態的時候,你感受到的只是越來越多的法喜,越來越多的慈悲和愛。
今天我們就分享到這裡,感恩大家。
陳靜瑜老師微信公眾號
https://goo.gl/dgMDsf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