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 第三集
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19/4/5 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
《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德,我們繼續來學習「印光大師法語菁華」。上一堂課我們學習,《安士全書》「福田心地說」,在九十二頁從第三行看起:
第三行這裡開始,就是有五個公案,第一個公案是「五里銅盆」,這是出在《雜寶藏經》,出在這部經典。「拘留沙國,有惡生王,見一金貓,從園堂東北,入西南角,命掘之。得銅盆三重,滿中貯錢,五里內皆如是。王甚疑怪,問尊者迦旃延。答曰:過去九十一劫前,有佛出世,號毗婆尸。」這邊小字有註解毗婆尸,「即莊嚴劫千佛中,第九百九十八佛」,就是莊嚴劫的佛。這是在《三千佛名經》裡面的,過去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過年初三到初五三天拜三千佛。三千佛有過去莊嚴劫千佛,我們現在是賢劫千佛,未來是星宿劫也一千尊佛。加上五十三佛一共三千零五十三尊佛,三千佛分過去莊嚴劫,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劫。這尊佛是在過去,我們現在是賢劫第四尊佛釋迦牟尼佛,第四尊。在我們前面一個劫的一千尊佛,第九百九十八尊佛叫毗婆尸佛。
「其佛涅槃後,有比丘乞食,置缽於路,而告人曰:若人以財,置此堅牢藏中,一切王、賊、水、火所不能奪。時一貧人,聞而踴躍,適有賣薪錢三文,取以布施。去家五里,步步發歡喜心。到門欲入,復遙向僧頂禮發願。時貧人者,今王是也。」這公案就是五里銅盆,五里這個方圓之內有銅盆,這是在過去拘留沙國,有惡生王看到一隻金貓,長金色毛的貓,從園堂的東北入到西南角,那個貓跑到那邊去。跑到那邊,國王就命令人挖了,看到一隻金貓跑到那裡,從園堂的東北進入西南角。命掘之,挖掘得到銅盆三重,滿中貯錢。那個銅盆很大而且三重,有三重的銅盆,這個銅盆裡面裝的都是錢(錢幣)。而且五里這個範圍之內都是銅盆,裡面都是錢,錢這麼多。這個國王就很疑惑,感到很奇怪,為什麼有這麼多錢?他去請問尊者迦旃延。這在佛陀的時代迦旃延尊者,我們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我們做三時繫念念《彌陀經》,也都會念到尊者迦旃延他的聖號,大家應該念得很熟悉。
國王就去請問迦旃延尊者,到底是什麼原因?怎麼會有這些東西出現?迦旃延尊者給他回答,過去九十一劫前有佛出世號毗婆尸,就是過去莊嚴劫第九百九十八尊佛。其佛涅槃後,這尊佛涅槃之後,佛不在世,佛不在世還有佛的出家弟子,有比丘乞食,就是比丘出家人去托缽,所以這個缽它是裝飯菜的、裝食物的。現在托缽好像都給人家丟錢,丟人民幣的,好像是不對,用途不對。應該現在現在如果看到出家人,你供養他飲食,供養他吃的放在缽裡面,比如說你供養他飯菜,或者可以吃的東西,那個缽就是吃飯的用具,吃飯用的,不是裝錢的。現在都拿來裝錢,都搞錯了。出家人來托缽應該供養飲食,像現在南傳的佛教還是有這個飲食。所以以後看到出家人,大家供養他飯菜,買個盒飯,或者西餐也可以,麵包、薯條也可以。不要丟人民幣,人民幣拿去買這些吃的,放在他缽裡面,這樣才如法;拿錢給出家人,會幫助他增長貪心,這就不對。所以應該供養他吃的,吃飽就好,出家人用不到錢,吃飽就好了。
所以乞食,你真正供養到有修行的比丘,那福報很大的,供養真的有修行的,福報很大。這個比丘乞食,他那個缽放在路上,而告人曰:若人以財,置此堅牢藏中,一切王、賊、水、火所不能奪。錢財放在這個當中,五家搶不走。當時有一個貧窮的人聽到很歡喜,他賣柴的錢有三文,他就拿出來布施,取以布施。布施之後去家五里,步步發歡喜心。布施之後,供養比丘的飲食、衣服,就是四事供養,因為供養出家人就四樁事情,一個是吃的,一個是穿的衣服,還有臥具,還有生病供養醫藥。所以佛陀時代規定出家人接受居士的供養,就是四樁事情。這個貧人他的錢很少,三文錢大概就是現在三塊人民幣,現在三塊人民幣很少的。三文錢就是很少的錢,他就拿出來布施,布施這個比丘。他布施的地點,離他住的家裡有五里路,他每走一步他都發歡喜心,歡喜心布施,布施之後心裡一直歡喜,每一步都生歡喜心,一直走到家裡。到家門口要入門之前還遙向,就是遠遠的向僧人頂禮發願,還頂禮,可見得他布施多麼的高興、多麼的歡喜。......
【全文連結】https://ft.hwadzan.com/dv.php?sn=WD20-040-0003&lang=zh_TW
《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德,我們繼續來學習「印光大師法語菁華」。上一堂課我們學習,《安士全書》「福田心地說」,在九十二頁從第三行看起:
第三行這裡開始,就是有五個公案,第一個公案是「五里銅盆」,這是出在《雜寶藏經》,出在這部經典。「拘留沙國,有惡生王,見一金貓,從園堂東北,入西南角,命掘之。得銅盆三重,滿中貯錢,五里內皆如是。王甚疑怪,問尊者迦旃延。答曰:過去九十一劫前,有佛出世,號毗婆尸。」這邊小字有註解毗婆尸,「即莊嚴劫千佛中,第九百九十八佛」,就是莊嚴劫的佛。這是在《三千佛名經》裡面的,過去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過年初三到初五三天拜三千佛。三千佛有過去莊嚴劫千佛,我們現在是賢劫千佛,未來是星宿劫也一千尊佛。加上五十三佛一共三千零五十三尊佛,三千佛分過去莊嚴劫,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劫。這尊佛是在過去,我們現在是賢劫第四尊佛釋迦牟尼佛,第四尊。在我們前面一個劫的一千尊佛,第九百九十八尊佛叫毗婆尸佛。
「其佛涅槃後,有比丘乞食,置缽於路,而告人曰:若人以財,置此堅牢藏中,一切王、賊、水、火所不能奪。時一貧人,聞而踴躍,適有賣薪錢三文,取以布施。去家五里,步步發歡喜心。到門欲入,復遙向僧頂禮發願。時貧人者,今王是也。」這公案就是五里銅盆,五里這個方圓之內有銅盆,這是在過去拘留沙國,有惡生王看到一隻金貓,長金色毛的貓,從園堂的東北入到西南角,那個貓跑到那邊去。跑到那邊,國王就命令人挖了,看到一隻金貓跑到那裡,從園堂的東北進入西南角。命掘之,挖掘得到銅盆三重,滿中貯錢。那個銅盆很大而且三重,有三重的銅盆,這個銅盆裡面裝的都是錢(錢幣)。而且五里這個範圍之內都是銅盆,裡面都是錢,錢這麼多。這個國王就很疑惑,感到很奇怪,為什麼有這麼多錢?他去請問尊者迦旃延。這在佛陀的時代迦旃延尊者,我們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我們做三時繫念念《彌陀經》,也都會念到尊者迦旃延他的聖號,大家應該念得很熟悉。
國王就去請問迦旃延尊者,到底是什麼原因?怎麼會有這些東西出現?迦旃延尊者給他回答,過去九十一劫前有佛出世號毗婆尸,就是過去莊嚴劫第九百九十八尊佛。其佛涅槃後,這尊佛涅槃之後,佛不在世,佛不在世還有佛的出家弟子,有比丘乞食,就是比丘出家人去托缽,所以這個缽它是裝飯菜的、裝食物的。現在托缽好像都給人家丟錢,丟人民幣的,好像是不對,用途不對。應該現在現在如果看到出家人,你供養他飲食,供養他吃的放在缽裡面,比如說你供養他飯菜,或者可以吃的東西,那個缽就是吃飯的用具,吃飯用的,不是裝錢的。現在都拿來裝錢,都搞錯了。出家人來托缽應該供養飲食,像現在南傳的佛教還是有這個飲食。所以以後看到出家人,大家供養他飯菜,買個盒飯,或者西餐也可以,麵包、薯條也可以。不要丟人民幣,人民幣拿去買這些吃的,放在他缽裡面,這樣才如法;拿錢給出家人,會幫助他增長貪心,這就不對。所以應該供養他吃的,吃飽就好,出家人用不到錢,吃飽就好了。
所以乞食,你真正供養到有修行的比丘,那福報很大的,供養真的有修行的,福報很大。這個比丘乞食,他那個缽放在路上,而告人曰:若人以財,置此堅牢藏中,一切王、賊、水、火所不能奪。錢財放在這個當中,五家搶不走。當時有一個貧窮的人聽到很歡喜,他賣柴的錢有三文,他就拿出來布施,取以布施。布施之後去家五里,步步發歡喜心。布施之後,供養比丘的飲食、衣服,就是四事供養,因為供養出家人就四樁事情,一個是吃的,一個是穿的衣服,還有臥具,還有生病供養醫藥。所以佛陀時代規定出家人接受居士的供養,就是四樁事情。這個貧人他的錢很少,三文錢大概就是現在三塊人民幣,現在三塊人民幣很少的。三文錢就是很少的錢,他就拿出來布施,布施這個比丘。他布施的地點,離他住的家裡有五里路,他每走一步他都發歡喜心,歡喜心布施,布施之後心裡一直歡喜,每一步都生歡喜心,一直走到家裡。到家門口要入門之前還遙向,就是遠遠的向僧人頂禮發願,還頂禮,可見得他布施多麼的高興、多麼的歡喜。......
【全文連結】https://ft.hwadzan.com/dv.php?sn=WD20-040-0003&lang=zh_TW
- Category
- AMTB 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