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夢下參長老講述:佛說無量壽經(20- 13)
【佛告阿難。彼國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普欲度脫一切眾生。阿難。彼佛國中。諸聲聞眾。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二名大勢至。此二菩薩。於此國土。修菩薩行。命終轉化。生彼佛國。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滿。深入諸法。究暢要妙。神通無礙。諸根明利。其鈍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計無生法忍。又彼菩薩。乃至成佛。不受惡趣。神通自在。常識宿命。除生他方五濁惡世。示現同彼。如我國也。】
隨緣就是緣起如何,這個緣裡頭有善惡因果的,隨順因果;但是你不知道這個因果可以轉化。我們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在生極樂世界的這個時候,我們過去的善惡因果沒有了嗎?有,很多。強者先牽,你念佛的心誠懇,再假阿彌陀佛接,那個業就壓下去了,也不是沒有,壓下去了。
【佛語阿難。彼國菩薩。承佛威神。一食之頃。往詣十方無量世界。恭敬供養。諸佛世尊。隨心所念。華香。伎樂。衣蓋。幢幡。無數無量供養之具。自然化生。應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輒以奉散諸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在虛空中。化成華蓋。光色昱爍。香氣普熏。其華周圓四百里者。如是轉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隨其前後。以次化沒。其諸菩薩僉然欣悅。於虛空中。共奏天樂。以微妙音。歌嘆佛德。聽受經法。歡喜無量。供養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輕舉。還其本國。】
清涼國師 五台山黛螺頂
【佛語阿難。無量壽佛。為諸聲聞菩薩天人頒宣法時。都悉集會七寶講堂。廣宣道教。演暢妙法。莫不歡喜。心解得道。即時四方自然風起。吹七寶樹。出五音聲。無量妙華。隨風四散。自然供養。如是不絕。一切諸天。皆賫天上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其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普散華香。奏諸音樂。前後來往。更相開避。當斯之時。熙怡快樂。不可勝言。】
【佛告阿難。生彼佛國諸菩薩等。所可講說。常宣正法。隨順智慧。無違無失。於其國土。所有萬物。無我所心。無染著心。去來進止。情無所繫。隨意自在。無所適莫。無彼無我。無競無訟。於諸眾生。得大慈悲饒益之心。柔軟調伏。無忿恨心。離蓋清淨。無厭怠心。等心。勝心。深心。定心。愛法樂法喜法之心。滅諸煩惱。離惡趣心。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得深禪定。諸通明慧。游志七覺。修心佛法。】
什麼叫正法呢?真正的妙法,真正的正法就一個字:心。把一切法都會入心法,這就叫正法。
莫生貪戀心。吃東西,用東西越是好的,退後一點。見著好東西,人哪,都是貪戀心就起了,把極樂世界就忘了。真正最好的到極樂世界去吧!房子也好,七寶合成的。咱們這個世界還沒有一個七寶合成的。我們那寶殿,我們那寶殿還不是磚瓦,拌泥巴跟木頭?還有什麼?不過它是製造的方法不同,土木、金石。
對一切事物一起貪就生染著,就捨不掉了;捨不掉了,你也就離不開了。所以我說極樂世界去不了,有的道友著急了。不要著急,去得了。去是可以去得了,要把“我”,心要取消,你在這個世界上毫無貪戀,那你就去了。無論什麼掛不去你。這個自己心裡最清楚,掛得住、掛不住。我的房子舖子、我的先生、我的孩子、我的太太、我的父親母親,說這我都放得下。你總有你喜愛的放不下吧?你若能夠在現在就沒有染著心,沒有我心了,一切都是“情無所繫”,很難。咱們剛才念這個經文裡頭有“情無所繫”,不論去來進止,一切的,就心無罣礙的意思。這個文辭不同,就是心無罣礙。你怎麼樣才能夠心無罣礙?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他能夠到了心無罣礙的境界了,因為他有個般若波羅蜜智慧在裡頭;沒有了智慧,你怎麼能無罣礙?看一切諸法皆空,如夢幻泡影,那不是說的,要你心裡觀想,真正達到了,看見這個事物不被這個事物所染著。
有些問題看似很簡單,做起來就很難很難。我們現在,假使你最愛吃的東西,你突然間你吃不到了,經常回憶,想那個東西。就這個“想”,還不說你怎麼用種種手段想得,就連“想”都要不得。我們有些道友喜歡吃蓮霧,或者我們這些道友,朋友、親戚,帶回幾個蓮霧給他們吃吧!你這是冒著違法,人家這個地方美國就不准進,他還能用種種方法偷渡進來。我在美國的時候,經常有些弟子他為了供養師父,咱們也不能拒絕。但是我心裡有說不出的苦,何必呢?這些東西,為了一個口,為了一個舌,去觸犯人家的法律。人家檢查了,給你丟了,還要罰你款。這是第一個。第二個,這些東西不吃你照樣活著,它不是維持生命的。
我舉的不是笑話啦。我們哪樣有貪戀,哪個認為這是很好,那就是你還沒離開。你必須把你最喜歡的東西把它放下,當成你穿的破鞋爛得不得了了,丟鞋子一樣的。要那樣心情,這個世界你才能離得開;不是這樣子,你很難得離開。這就要我們自己的思想去親身經歷。你最喜歡的東西,你一定要學習放下,把它送人。例如我,我剛出家的時候,這個心情很堅定,有什麼東西都送人。持銀錢戒,我也開始做過,越往後越不行了。等到三十多歲了,供養也多了,漸漸“哎,這個好的我留下吧!那個不用的給他們”,心裡頭就有這種思想了,很危險。為什麼學了,天天講經應該進步啊?不行,業障,它就擾亂你。不是外頭來的,你自己心就起了這種“心”。你必須得對這個,你喜歡什麼,對它一定要克制它,我偏不要。越來擾亂我,我越不要,漸漸的你才能練到能捨。不然,放不下,不是開玩笑的。
【肉眼清徹。靡不分了。天眼通達。無量無限。法眼觀察。究竟諸道。慧眼見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覺了法性。以無礙智為人演說。等觀三界。空無所有。志求佛法。具諸辯才。除滅眾生煩惱之患。從如來生。解法如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修諸善本。志崇佛道。知一切法。皆悉寂滅。生身煩惱。二餘俱盡。聞甚深法。心不疑懼。常能修行。其大悲者。深遠微妙。靡不覆載。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決斷疑網。慧由心出。於佛教法。該羅無外。】
【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淨。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圓滿。猶如雪山。照諸功德等一淨故。猶如大地。淨穢好惡無異心故。猶如淨水。洗除塵勞諸垢染故。猶如火王。燒滅一切煩惱薪故。猶如大風。行諸世界無障礙故。猶如虛空。於一切有無所著故。猶如蓮華。於諸世間無染污故。猶如大乘。運載群萌出生死故。猶如重雲。震大法雷。覺未覺故。猶如大雨。雨甘露法。潤眾生故。如金剛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如梵天王。於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類樹。普覆一切故。如優曇缽華。希有難遇故。如金翅鳥。威伏外道故。如眾游禽。無所藏積故。猶如牛王。無能勝故。猶如像王。善調伏故。如師子王。無所畏故。曠若虛空。大慈等故。摧滅嫉心。不忌勝故。】
【專樂求法。心無厭足。常欲廣說。志無疲倦。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闇。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進。心不退弱。為世燈明。最勝福田。常為師導。等無憎愛。唯樂正道。無餘欣戚。拔諸欲刺。以安群生。功德殊勝。莫不尊敬。滅三垢障。游諸神通。因力。緣力。意力。願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聞之力。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觀。諸通明力。如來調伏。諸眾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
隨緣就是緣起如何,這個緣裡頭有善惡因果的,隨順因果;但是你不知道這個因果可以轉化。我們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在生極樂世界的這個時候,我們過去的善惡因果沒有了嗎?有,很多。強者先牽,你念佛的心誠懇,再假阿彌陀佛接,那個業就壓下去了,也不是沒有,壓下去了。
【佛語阿難。彼國菩薩。承佛威神。一食之頃。往詣十方無量世界。恭敬供養。諸佛世尊。隨心所念。華香。伎樂。衣蓋。幢幡。無數無量供養之具。自然化生。應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輒以奉散諸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在虛空中。化成華蓋。光色昱爍。香氣普熏。其華周圓四百里者。如是轉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隨其前後。以次化沒。其諸菩薩僉然欣悅。於虛空中。共奏天樂。以微妙音。歌嘆佛德。聽受經法。歡喜無量。供養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輕舉。還其本國。】
清涼國師 五台山黛螺頂
【佛語阿難。無量壽佛。為諸聲聞菩薩天人頒宣法時。都悉集會七寶講堂。廣宣道教。演暢妙法。莫不歡喜。心解得道。即時四方自然風起。吹七寶樹。出五音聲。無量妙華。隨風四散。自然供養。如是不絕。一切諸天。皆賫天上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其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普散華香。奏諸音樂。前後來往。更相開避。當斯之時。熙怡快樂。不可勝言。】
【佛告阿難。生彼佛國諸菩薩等。所可講說。常宣正法。隨順智慧。無違無失。於其國土。所有萬物。無我所心。無染著心。去來進止。情無所繫。隨意自在。無所適莫。無彼無我。無競無訟。於諸眾生。得大慈悲饒益之心。柔軟調伏。無忿恨心。離蓋清淨。無厭怠心。等心。勝心。深心。定心。愛法樂法喜法之心。滅諸煩惱。離惡趣心。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得深禪定。諸通明慧。游志七覺。修心佛法。】
什麼叫正法呢?真正的妙法,真正的正法就一個字:心。把一切法都會入心法,這就叫正法。
莫生貪戀心。吃東西,用東西越是好的,退後一點。見著好東西,人哪,都是貪戀心就起了,把極樂世界就忘了。真正最好的到極樂世界去吧!房子也好,七寶合成的。咱們這個世界還沒有一個七寶合成的。我們那寶殿,我們那寶殿還不是磚瓦,拌泥巴跟木頭?還有什麼?不過它是製造的方法不同,土木、金石。
對一切事物一起貪就生染著,就捨不掉了;捨不掉了,你也就離不開了。所以我說極樂世界去不了,有的道友著急了。不要著急,去得了。去是可以去得了,要把“我”,心要取消,你在這個世界上毫無貪戀,那你就去了。無論什麼掛不去你。這個自己心裡最清楚,掛得住、掛不住。我的房子舖子、我的先生、我的孩子、我的太太、我的父親母親,說這我都放得下。你總有你喜愛的放不下吧?你若能夠在現在就沒有染著心,沒有我心了,一切都是“情無所繫”,很難。咱們剛才念這個經文裡頭有“情無所繫”,不論去來進止,一切的,就心無罣礙的意思。這個文辭不同,就是心無罣礙。你怎麼樣才能夠心無罣礙?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他能夠到了心無罣礙的境界了,因為他有個般若波羅蜜智慧在裡頭;沒有了智慧,你怎麼能無罣礙?看一切諸法皆空,如夢幻泡影,那不是說的,要你心裡觀想,真正達到了,看見這個事物不被這個事物所染著。
有些問題看似很簡單,做起來就很難很難。我們現在,假使你最愛吃的東西,你突然間你吃不到了,經常回憶,想那個東西。就這個“想”,還不說你怎麼用種種手段想得,就連“想”都要不得。我們有些道友喜歡吃蓮霧,或者我們這些道友,朋友、親戚,帶回幾個蓮霧給他們吃吧!你這是冒著違法,人家這個地方美國就不准進,他還能用種種方法偷渡進來。我在美國的時候,經常有些弟子他為了供養師父,咱們也不能拒絕。但是我心裡有說不出的苦,何必呢?這些東西,為了一個口,為了一個舌,去觸犯人家的法律。人家檢查了,給你丟了,還要罰你款。這是第一個。第二個,這些東西不吃你照樣活著,它不是維持生命的。
我舉的不是笑話啦。我們哪樣有貪戀,哪個認為這是很好,那就是你還沒離開。你必須把你最喜歡的東西把它放下,當成你穿的破鞋爛得不得了了,丟鞋子一樣的。要那樣心情,這個世界你才能離得開;不是這樣子,你很難得離開。這就要我們自己的思想去親身經歷。你最喜歡的東西,你一定要學習放下,把它送人。例如我,我剛出家的時候,這個心情很堅定,有什麼東西都送人。持銀錢戒,我也開始做過,越往後越不行了。等到三十多歲了,供養也多了,漸漸“哎,這個好的我留下吧!那個不用的給他們”,心裡頭就有這種思想了,很危險。為什麼學了,天天講經應該進步啊?不行,業障,它就擾亂你。不是外頭來的,你自己心就起了這種“心”。你必須得對這個,你喜歡什麼,對它一定要克制它,我偏不要。越來擾亂我,我越不要,漸漸的你才能練到能捨。不然,放不下,不是開玩笑的。
【肉眼清徹。靡不分了。天眼通達。無量無限。法眼觀察。究竟諸道。慧眼見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覺了法性。以無礙智為人演說。等觀三界。空無所有。志求佛法。具諸辯才。除滅眾生煩惱之患。從如來生。解法如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修諸善本。志崇佛道。知一切法。皆悉寂滅。生身煩惱。二餘俱盡。聞甚深法。心不疑懼。常能修行。其大悲者。深遠微妙。靡不覆載。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決斷疑網。慧由心出。於佛教法。該羅無外。】
【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淨。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圓滿。猶如雪山。照諸功德等一淨故。猶如大地。淨穢好惡無異心故。猶如淨水。洗除塵勞諸垢染故。猶如火王。燒滅一切煩惱薪故。猶如大風。行諸世界無障礙故。猶如虛空。於一切有無所著故。猶如蓮華。於諸世間無染污故。猶如大乘。運載群萌出生死故。猶如重雲。震大法雷。覺未覺故。猶如大雨。雨甘露法。潤眾生故。如金剛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如梵天王。於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類樹。普覆一切故。如優曇缽華。希有難遇故。如金翅鳥。威伏外道故。如眾游禽。無所藏積故。猶如牛王。無能勝故。猶如像王。善調伏故。如師子王。無所畏故。曠若虛空。大慈等故。摧滅嫉心。不忌勝故。】
【專樂求法。心無厭足。常欲廣說。志無疲倦。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闇。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進。心不退弱。為世燈明。最勝福田。常為師導。等無憎愛。唯樂正道。無餘欣戚。拔諸欲刺。以安群生。功德殊勝。莫不尊敬。滅三垢障。游諸神通。因力。緣力。意力。願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聞之力。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觀。諸通明力。如來調伏。諸眾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
- Category
- AMTB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