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夢下參長老講述:佛說無量壽經(20 -12)
【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無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如來。莫不稱歎。於彼東方恆河沙佛國。無量無數諸菩薩眾。皆悉往詣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及諸菩薩聲聞之眾。聽受經法。宣佈道化。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東方諸佛國。其數如恆沙。彼土諸菩薩。往覲無量覺。南西北四維。上下亦復然。彼土菩薩眾。往覲無量覺。一切諸菩薩。各賫天妙華。寶香無價衣。供養無量覺。鹹然奏天樂。暢發和雅音。歌嘆最勝尊。供養無量覺。究達神通慧。游入深法門。具足功德藏。妙智無等倫。慧日朗世間。消除生死雲。恭敬繞三匝。稽首無上尊。見彼嚴淨土。微妙難思議。因發無量心。願我國亦然。應時無量尊。動容發欣笑。口出無數光。遍照十方國。迴光圍繞身。三匝從頂入。一切天人眾。踴躍皆歡喜。大士觀世音。整服稽首問。白佛何緣笑。唯然願說意。】
究竟涅槃的境界是什麼境界呢?是沒有境界的境界,達到一實境界,就是實相。實相是無相的,但是無相就起了無盡的妙用。妙用是什麼呢?就是緣起諸法。像咱們上來講的極樂世界都有因緣。因是阿彌陀佛發的願,緣是十方諸佛菩薩成就這個道場。像咱們要修個廟,修個道場,大家道友護持。建好了,還得有些人護持。所以這就叫緣。緣是什麼?再解釋清楚一點,像我們講《心經》,色,一切色法,外頭境界,這叫緣,緣起的。但是這些緣起的諸法,它的體沒有實體的。就像阿彌陀佛的願力建的,願力是什麼樣子?我們每個人的想、希望是個什麼樣子?那就是緣起無性,沒有體性,沒有形相,沒有色相。說實體是性空,這就叫色即是空。咱們念《心經》,色即是空,就是這個意思。翻過來說,性空緣起,就是空即是色。把它顛倒過來。
說到究竟涅槃,那是說的體;說神通、智慧,就說的事;理跟事都是無礙的,這樣進入很不可思議的甚深法門,唯佛與佛才能究竟。
今天為什麼講講究竟涅槃跟緣起的意思呢?當你能夠遇到《無量壽經》,這就是你生的一個緣,助成你的緣。如果你過去沒有好多善根的話,這部經的名字你都遇不到,不要再說你學它的內容了。你要有這樣的一個欣樂心,“我過去的善根不能讓它浪費,好好念佛,我決定能生得到的。過去好多劫,大概善根我已種下了,現在就該我生了”。
【梵聲猶雷震。八音暢妙響。當授菩薩記。今說仁諦聽。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志求嚴淨土。受決當作佛。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知法如電影。究竟菩薩道。其諸功德本。受決當作佛。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惠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諸佛告菩薩。今覲安養佛。聞法樂受行。疾得清淨處。至彼嚴淨國。便速得神通。必於無量尊。受記成等覺。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菩薩興至願。願己國無異。普念度一切。名顯滿十方。奉事億如來。飛化遍諸剎。恭敬歡喜去。還到安養國。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曾更見世尊。則能信此事。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
我們聽的時候,諸位道友要會聽,這經裡頭有幾種含義,大家一定要注意。一個警策你,說你生極樂世界沒那麼容易的。這屬於警策,要你好好用功。你要知道,不是我這麼輕心、慢心、懈怠、不精進,這麼樣一天東混西混的,最後生到極樂世界。這生不到的。另外一種,又怕你悲觀失望,“這與我沒份。我學完了,念,我也念不成,我也生不到。”這是悲觀失望。這兩種,佛在經教裡頭都是經常警惕。懈怠了不行,不精進不行,不過精進過火了也不行,精進過火就崩了。像彈琴那個弦,若把弦擰緊了,你一彈崩斷了。你一用功馬上就晝夜六時,二十四小時一天,飯也不吃,水也不喝,我馬上打淨七,一天就……沒幾天,你受不了了。受不了,你會起煩惱,最後你會連信都不信了。真的,假的?誰管它這些。後來也就不信了。
你得體會到兩種意思。佛啊,看你懈怠了,就警策警策你,你這樣不行,得用功,不用功不行,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去的。像我們在社會上,你想掙幾個錢買所房子,有部車子,過得生活一點;很難,都很不容易。何況你一勞永逸,在這個世界造的無量劫罪,這一下都消失了,到那兒一下——能那麼容易嗎?這說的很難很難。佛告訴你,由我攝受你,沒關係,你臨終十念就行了。這不是很容易嘛?十念就可以了。你要認識自己,同時拿佛所教導的對證一下。但是有一樣,這個全靠外力。緣起,就是外頭力量加持你的,你的因力是不夠的。因力不夠,緣力強,你又有這個願,那就去了。為什麼要靠佛力加持?這不是參禪,參禪要靠自力。
我們一說到空義,功德也不要了,修行也不要了,那念佛幹啥?空的嘛。這個就錯了。這個“空”,它還具足了無量性功德。佛證得空了,證得究竟空、畢竟空。你念佛,你也就具足佛的功德,你也達到究竟空、畢竟空。這樣子染和淨,凡與聖,一切諸法,有情的、非有情的,相對法,有、無,是、非,完全不存在了。自性裡頭沒有這些。染污的相,依什麼起的?因緣嘛。清淨的,因緣嘛。空是空,業種不失。
咱們念佛的時候,是跟阿彌陀佛結合起來,阿彌陀佛攝受到你,你才攝受得去。一切都不是心外求的,這個道理你永遠得參,你不信也得信!心外無法;又說回來了,法外也無心。你說不懂。不懂,慢慢多思惟,多參,久了就懂了。法,你若說我不懂——我以前也是這樣子,犯這個毛病,我說講了,大家聽也聽不進去,我也白說了。後來我得到一種啟示,管他做夢也好,幹啥也好,他說你若不說,他永遠也不懂;你若說了,或者是不懂可以到懂了。小孩子最初他什麼都不懂,光說他不懂,不懂就不說,小孩長大是個傻子。
這個地方災難特別多。這個世界上我們經常求個公理,求個好法律,求個國家很安定的,你很難得找到,很難!為什麼?這是我們的業。你要怎麼辦呢?你應當自己多念佛。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念念是你的心,念念要從你的心起。念佛,外緣,他雖然加持你,阿彌陀佛也是你自心化現。你這麼一念佛,口裡念著佛,心裡想著佛,你心裡就變了佛。
這意思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好像很難,這裡頭無形中有些障。什麼障?業障。不是善業,善業不障;是惡業。你剛有點信心了——咱們不說道力了,還沒達到,剛有點信心,突然間,不曉得哪些又鑽到你腦殼裡了,障礙就來了。你會起那個莫名奇妙的問號,對你的信心,使你往後退,使你的進取心往後退,勇猛心增加不上去,懈怠心你就上升。好比我們念一部經,“唉呀,今天太忙了,明天再補吧!”一到明天,明天比今天更忙,“那再延續一天吧!”越延越忙,越延越忙,忙得不可開交了,就把這個念經的事兒,完全沒有了。以前我有個道友,我的弟子,他也歸依我的,他說:“我忙得很。”我說:“你忙啥?”他說:“哈,這個朋友請,那個朋友請,喝酒作樂,到賭場。”我說:“你就忙這個事啊。”我說,“忙淨業,上極樂世界,上佛國土,你不去;下地獄,你簡直急得不得了,你很怕去不到。”不是,我說的是真話。所以我們諸位道友學法的時候,一定要在今生脫離苦難,“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這裡眾生的苦難特別多,你給他說,勸他走正路,他會感覺是害他,你勸他走邪路,他精進得很,比誰都精進;因此修道難。
這個世間的因緣外境,客觀的環境確實如是,雖然沒臨到我們身上,但是我們聽見了也有同情難受,何況我們是佛子呢!這個世間的苦難特別多。本來是想出去散散心,旅遊一子吧,就這麼死了,死得不明不白的。大家還是不要,多在家裡念念佛還是好。這種災難是很難免的。你說那我們念佛,佛菩薩保佑。佛菩薩有時你沒聯繫上,失去聯絡了,佛也不知道你要幹什麼。如果你真的想游,真的想要去,你聯繫一下。怎麼樣聯繫呢?《地藏經》說得很清楚,你到哪兒去,念我名號一萬聲,我保證你安全。你怎麼不信呢?怎麼不念呢?不是沒跟你說,說得很清楚,你不肯做。連念一萬聲,三個小時,你都不肯犧牲這三個小時。這三個小時你幹別的,麻將桌上八個小時,你都不感覺多。我看那個台灣一喝酒,我們一個道友,我住在他家裡頭,五點鐘去喝,十一點鐘才回來。我說:“你幹什麼,在哪兒?哪那麼多酒喝?”他說:“一邊喝,一邊大家玩。”我說:“你念《普門品》才十幾分鐘,你坐那兒去,心慌意亂的,念不下去。這幾個鐘頭你幹得下去呀?”
我說這些話讓大家思索。我們講經聞法不是來陪著大家消磨時間的,我們是督促大家那個善心所,那種殊勝感要增上,要曉得人命無常,不會等著你的。你曉得哪天不來?哪天一口氣不來啊?像我們有很多道友,最近我這就給三個得癌症的迴向,年齡並不大。人命無常,修行的路上可要積極一點。要能夠把握早晚的時間,我說的是念十聲。恐怕有些道友還是沒做,他還懷疑可靠嗎?念個十聲有什麼作用?念這十聲能起好大作用,他不曉得就這十聲,這可是能保障你的安全。
你們要知道,你們過去行了善事,今生才能夠聞到法,才能修道。這個就是你的基礎。你受三歸,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你看著好像沒有怎麼樣,你這一生能受這麼一個,這個基礎打下來很不容易。西藏密宗教義,對這個看得非常重。光我說你們不相信,宏覺法師沒到過西藏,你問問哪個喇嘛,那個出家人不念歸依頌?他養成習慣了,早晚他自然念。到時一睡覺了,這是第一件大事,他就念了;早晨一起來,他就念了。都要念。有的人增加很多,像“嗡阿惹巴扎那的、唵嘛呢叭彌吽”。這大家倒不一定的,但是三歸一定要念。就這個都能夠保證你去極樂世界;你若不念,去不到。我們有時候連這麼幾分鐘,修淨業的,他不幹。為什麼?這就叫業,很明顯的業。業在什麼地方?業沒有啊!那你為什麼不念?不念就是業。惡業障住你,善業不能起。
如果你聞了經,再加上你受的三歸能夠清淨受持,如果受過五戒能夠清淨受持,抽出一天的時間受個八關齋戒。就這麼一天的八關齋戒,就能把你的惡業讓它停下來。就這八關齋戒功德,送你上西天不能,上六欲天還是可靠的。八關齋戒就這麼說的,看看八關齋戒戒經吧!
得一個人身好難。得了人身之後,又能有機會修行,又給你時間,沒有外頭的逼迫痛苦,又身心健康,很不容易,不曉得你多生哪劫種的福。我沒你們福報大,因為我坐了三十幾年監獄,耽誤了好幾十年。所以你聽到佛法,給你說的真實道理,不要厭煩,誠誠懇懇地來信佛。
為善最樂。什麼善最樂呢?恭敬三寶,念佛,念法,再沒有超過這個的。你念久了,越念你那個心哪,心氣非常平和,不急躁,不煩惱。有些事聽到了,一念就過去了,你也能夠得到解脫。如果遇到煩惱來了,那要承當,不要迴避;過去了,就放下了。這樣你漸漸練習,練習久了,就得到自在了。
既然是法界藏身(阿彌陀佛),法界哪個地方沒有阿彌陀佛?你睡覺的屋子,你那個床,隨便哪個地方都有阿彌陀佛。你念佛就是跟他在溝通。這回打電話沒找著,就多打幾次嘛。咱們打電話,人家出去了,有事,家裡沒人,你留了電話,他也沒回話,你就多打幾次嘛。你念阿彌陀佛沒唸相應,多念吧,總有相應的時候,總要找著他,就跟你打電話找個朋友聯繫似的。這是很簡單的事,是不是?你稱他的名號,這就像你的心跟佛的心結合了。心是性,你的性跟佛性,一個。你的相跟佛相結合了,娑婆世界相跟極樂世界相結合了,性相不二,性相不離,你時時念,時時就具足了。你要是能夠這樣現呢,你清淨的心就能現出來安養的國土;心不清淨,你現不出來。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宿世見諸佛。樂聽如是教。聲聞或菩薩。莫能究聖心。譬如從生盲。欲行開導人。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瞭。假使一切人。具足皆得道。淨慧如本空。億劫思佛智。窮力極講說。盡壽猶不知。佛慧無邊際。如是致清淨。壽命甚難得。佛世亦難值。人有信慧難。若聞精進求。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則我善親友。是故當發意。設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會當成佛道。廣濟生死流。】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東方諸佛國。其數如恆沙。彼土諸菩薩。往覲無量覺。南西北四維。上下亦復然。彼土菩薩眾。往覲無量覺。一切諸菩薩。各賫天妙華。寶香無價衣。供養無量覺。鹹然奏天樂。暢發和雅音。歌嘆最勝尊。供養無量覺。究達神通慧。游入深法門。具足功德藏。妙智無等倫。慧日朗世間。消除生死雲。恭敬繞三匝。稽首無上尊。見彼嚴淨土。微妙難思議。因發無量心。願我國亦然。應時無量尊。動容發欣笑。口出無數光。遍照十方國。迴光圍繞身。三匝從頂入。一切天人眾。踴躍皆歡喜。大士觀世音。整服稽首問。白佛何緣笑。唯然願說意。】
究竟涅槃的境界是什麼境界呢?是沒有境界的境界,達到一實境界,就是實相。實相是無相的,但是無相就起了無盡的妙用。妙用是什麼呢?就是緣起諸法。像咱們上來講的極樂世界都有因緣。因是阿彌陀佛發的願,緣是十方諸佛菩薩成就這個道場。像咱們要修個廟,修個道場,大家道友護持。建好了,還得有些人護持。所以這就叫緣。緣是什麼?再解釋清楚一點,像我們講《心經》,色,一切色法,外頭境界,這叫緣,緣起的。但是這些緣起的諸法,它的體沒有實體的。就像阿彌陀佛的願力建的,願力是什麼樣子?我們每個人的想、希望是個什麼樣子?那就是緣起無性,沒有體性,沒有形相,沒有色相。說實體是性空,這就叫色即是空。咱們念《心經》,色即是空,就是這個意思。翻過來說,性空緣起,就是空即是色。把它顛倒過來。
說到究竟涅槃,那是說的體;說神通、智慧,就說的事;理跟事都是無礙的,這樣進入很不可思議的甚深法門,唯佛與佛才能究竟。
今天為什麼講講究竟涅槃跟緣起的意思呢?當你能夠遇到《無量壽經》,這就是你生的一個緣,助成你的緣。如果你過去沒有好多善根的話,這部經的名字你都遇不到,不要再說你學它的內容了。你要有這樣的一個欣樂心,“我過去的善根不能讓它浪費,好好念佛,我決定能生得到的。過去好多劫,大概善根我已種下了,現在就該我生了”。
【梵聲猶雷震。八音暢妙響。當授菩薩記。今說仁諦聽。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志求嚴淨土。受決當作佛。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知法如電影。究竟菩薩道。其諸功德本。受決當作佛。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惠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諸佛告菩薩。今覲安養佛。聞法樂受行。疾得清淨處。至彼嚴淨國。便速得神通。必於無量尊。受記成等覺。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菩薩興至願。願己國無異。普念度一切。名顯滿十方。奉事億如來。飛化遍諸剎。恭敬歡喜去。還到安養國。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曾更見世尊。則能信此事。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
我們聽的時候,諸位道友要會聽,這經裡頭有幾種含義,大家一定要注意。一個警策你,說你生極樂世界沒那麼容易的。這屬於警策,要你好好用功。你要知道,不是我這麼輕心、慢心、懈怠、不精進,這麼樣一天東混西混的,最後生到極樂世界。這生不到的。另外一種,又怕你悲觀失望,“這與我沒份。我學完了,念,我也念不成,我也生不到。”這是悲觀失望。這兩種,佛在經教裡頭都是經常警惕。懈怠了不行,不精進不行,不過精進過火了也不行,精進過火就崩了。像彈琴那個弦,若把弦擰緊了,你一彈崩斷了。你一用功馬上就晝夜六時,二十四小時一天,飯也不吃,水也不喝,我馬上打淨七,一天就……沒幾天,你受不了了。受不了,你會起煩惱,最後你會連信都不信了。真的,假的?誰管它這些。後來也就不信了。
你得體會到兩種意思。佛啊,看你懈怠了,就警策警策你,你這樣不行,得用功,不用功不行,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去的。像我們在社會上,你想掙幾個錢買所房子,有部車子,過得生活一點;很難,都很不容易。何況你一勞永逸,在這個世界造的無量劫罪,這一下都消失了,到那兒一下——能那麼容易嗎?這說的很難很難。佛告訴你,由我攝受你,沒關係,你臨終十念就行了。這不是很容易嘛?十念就可以了。你要認識自己,同時拿佛所教導的對證一下。但是有一樣,這個全靠外力。緣起,就是外頭力量加持你的,你的因力是不夠的。因力不夠,緣力強,你又有這個願,那就去了。為什麼要靠佛力加持?這不是參禪,參禪要靠自力。
我們一說到空義,功德也不要了,修行也不要了,那念佛幹啥?空的嘛。這個就錯了。這個“空”,它還具足了無量性功德。佛證得空了,證得究竟空、畢竟空。你念佛,你也就具足佛的功德,你也達到究竟空、畢竟空。這樣子染和淨,凡與聖,一切諸法,有情的、非有情的,相對法,有、無,是、非,完全不存在了。自性裡頭沒有這些。染污的相,依什麼起的?因緣嘛。清淨的,因緣嘛。空是空,業種不失。
咱們念佛的時候,是跟阿彌陀佛結合起來,阿彌陀佛攝受到你,你才攝受得去。一切都不是心外求的,這個道理你永遠得參,你不信也得信!心外無法;又說回來了,法外也無心。你說不懂。不懂,慢慢多思惟,多參,久了就懂了。法,你若說我不懂——我以前也是這樣子,犯這個毛病,我說講了,大家聽也聽不進去,我也白說了。後來我得到一種啟示,管他做夢也好,幹啥也好,他說你若不說,他永遠也不懂;你若說了,或者是不懂可以到懂了。小孩子最初他什麼都不懂,光說他不懂,不懂就不說,小孩長大是個傻子。
這個地方災難特別多。這個世界上我們經常求個公理,求個好法律,求個國家很安定的,你很難得找到,很難!為什麼?這是我們的業。你要怎麼辦呢?你應當自己多念佛。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念念是你的心,念念要從你的心起。念佛,外緣,他雖然加持你,阿彌陀佛也是你自心化現。你這麼一念佛,口裡念著佛,心裡想著佛,你心裡就變了佛。
這意思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好像很難,這裡頭無形中有些障。什麼障?業障。不是善業,善業不障;是惡業。你剛有點信心了——咱們不說道力了,還沒達到,剛有點信心,突然間,不曉得哪些又鑽到你腦殼裡了,障礙就來了。你會起那個莫名奇妙的問號,對你的信心,使你往後退,使你的進取心往後退,勇猛心增加不上去,懈怠心你就上升。好比我們念一部經,“唉呀,今天太忙了,明天再補吧!”一到明天,明天比今天更忙,“那再延續一天吧!”越延越忙,越延越忙,忙得不可開交了,就把這個念經的事兒,完全沒有了。以前我有個道友,我的弟子,他也歸依我的,他說:“我忙得很。”我說:“你忙啥?”他說:“哈,這個朋友請,那個朋友請,喝酒作樂,到賭場。”我說:“你就忙這個事啊。”我說,“忙淨業,上極樂世界,上佛國土,你不去;下地獄,你簡直急得不得了,你很怕去不到。”不是,我說的是真話。所以我們諸位道友學法的時候,一定要在今生脫離苦難,“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這裡眾生的苦難特別多,你給他說,勸他走正路,他會感覺是害他,你勸他走邪路,他精進得很,比誰都精進;因此修道難。
這個世間的因緣外境,客觀的環境確實如是,雖然沒臨到我們身上,但是我們聽見了也有同情難受,何況我們是佛子呢!這個世間的苦難特別多。本來是想出去散散心,旅遊一子吧,就這麼死了,死得不明不白的。大家還是不要,多在家裡念念佛還是好。這種災難是很難免的。你說那我們念佛,佛菩薩保佑。佛菩薩有時你沒聯繫上,失去聯絡了,佛也不知道你要幹什麼。如果你真的想游,真的想要去,你聯繫一下。怎麼樣聯繫呢?《地藏經》說得很清楚,你到哪兒去,念我名號一萬聲,我保證你安全。你怎麼不信呢?怎麼不念呢?不是沒跟你說,說得很清楚,你不肯做。連念一萬聲,三個小時,你都不肯犧牲這三個小時。這三個小時你幹別的,麻將桌上八個小時,你都不感覺多。我看那個台灣一喝酒,我們一個道友,我住在他家裡頭,五點鐘去喝,十一點鐘才回來。我說:“你幹什麼,在哪兒?哪那麼多酒喝?”他說:“一邊喝,一邊大家玩。”我說:“你念《普門品》才十幾分鐘,你坐那兒去,心慌意亂的,念不下去。這幾個鐘頭你幹得下去呀?”
我說這些話讓大家思索。我們講經聞法不是來陪著大家消磨時間的,我們是督促大家那個善心所,那種殊勝感要增上,要曉得人命無常,不會等著你的。你曉得哪天不來?哪天一口氣不來啊?像我們有很多道友,最近我這就給三個得癌症的迴向,年齡並不大。人命無常,修行的路上可要積極一點。要能夠把握早晚的時間,我說的是念十聲。恐怕有些道友還是沒做,他還懷疑可靠嗎?念個十聲有什麼作用?念這十聲能起好大作用,他不曉得就這十聲,這可是能保障你的安全。
你們要知道,你們過去行了善事,今生才能夠聞到法,才能修道。這個就是你的基礎。你受三歸,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你看著好像沒有怎麼樣,你這一生能受這麼一個,這個基礎打下來很不容易。西藏密宗教義,對這個看得非常重。光我說你們不相信,宏覺法師沒到過西藏,你問問哪個喇嘛,那個出家人不念歸依頌?他養成習慣了,早晚他自然念。到時一睡覺了,這是第一件大事,他就念了;早晨一起來,他就念了。都要念。有的人增加很多,像“嗡阿惹巴扎那的、唵嘛呢叭彌吽”。這大家倒不一定的,但是三歸一定要念。就這個都能夠保證你去極樂世界;你若不念,去不到。我們有時候連這麼幾分鐘,修淨業的,他不幹。為什麼?這就叫業,很明顯的業。業在什麼地方?業沒有啊!那你為什麼不念?不念就是業。惡業障住你,善業不能起。
如果你聞了經,再加上你受的三歸能夠清淨受持,如果受過五戒能夠清淨受持,抽出一天的時間受個八關齋戒。就這麼一天的八關齋戒,就能把你的惡業讓它停下來。就這八關齋戒功德,送你上西天不能,上六欲天還是可靠的。八關齋戒就這麼說的,看看八關齋戒戒經吧!
得一個人身好難。得了人身之後,又能有機會修行,又給你時間,沒有外頭的逼迫痛苦,又身心健康,很不容易,不曉得你多生哪劫種的福。我沒你們福報大,因為我坐了三十幾年監獄,耽誤了好幾十年。所以你聽到佛法,給你說的真實道理,不要厭煩,誠誠懇懇地來信佛。
為善最樂。什麼善最樂呢?恭敬三寶,念佛,念法,再沒有超過這個的。你念久了,越念你那個心哪,心氣非常平和,不急躁,不煩惱。有些事聽到了,一念就過去了,你也能夠得到解脫。如果遇到煩惱來了,那要承當,不要迴避;過去了,就放下了。這樣你漸漸練習,練習久了,就得到自在了。
既然是法界藏身(阿彌陀佛),法界哪個地方沒有阿彌陀佛?你睡覺的屋子,你那個床,隨便哪個地方都有阿彌陀佛。你念佛就是跟他在溝通。這回打電話沒找著,就多打幾次嘛。咱們打電話,人家出去了,有事,家裡沒人,你留了電話,他也沒回話,你就多打幾次嘛。你念阿彌陀佛沒唸相應,多念吧,總有相應的時候,總要找著他,就跟你打電話找個朋友聯繫似的。這是很簡單的事,是不是?你稱他的名號,這就像你的心跟佛的心結合了。心是性,你的性跟佛性,一個。你的相跟佛相結合了,娑婆世界相跟極樂世界相結合了,性相不二,性相不離,你時時念,時時就具足了。你要是能夠這樣現呢,你清淨的心就能現出來安養的國土;心不清淨,你現不出來。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宿世見諸佛。樂聽如是教。聲聞或菩薩。莫能究聖心。譬如從生盲。欲行開導人。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瞭。假使一切人。具足皆得道。淨慧如本空。億劫思佛智。窮力極講說。盡壽猶不知。佛慧無邊際。如是致清淨。壽命甚難得。佛世亦難值。人有信慧難。若聞精進求。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則我善親友。是故當發意。設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會當成佛道。廣濟生死流。】
- Category
- AMTB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