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德上師:親近善友,遠離惡友
慈悲 龍德上師珍貴法語:「茫茫人海中相遇不易,請把握每一次相遇時,以佛法利他的緣分。」
[00:00:00]輪迴有六道,你從哪一道投胎轉世而來?
我以前講過,有些人是畜生道來,他就是不講理的。有一部電影,是演人跟一隻老虎在海上船隻漂泊,他跟那隻老虎同生共死,生活了這麼久,還救了老虎,結果老虎上岸,看他一下轉頭就走,那就是畜生,沒有什麼仁義道德、感念,那就是畜生。
[00:00:47]《佛子行三十七頌》開示佛子菩薩的行持
所以,很多人是畜生道來的。畜生道來的,你跟他住,除非你就是一個慈悲心,不論什麼道來的,即使是三惡道來的,我都要度他;不然的話,沒有這樣的戒、定、慧,你會被他考倒。他病病歪歪的,你也常常腰痠背痛的,所以才會說:「遠離惡友佛子行。」你一定要親近有修、具德、發心、會帶動的人。有沒有修那不能看表面,表面誰都會做,是不是?你就是要觀察,我這樣跟他住了以後,我好像變得不發心了、慵懶了、不吉祥了,那就不要跟他親近、共住。所以,我們剛才講的,大家在一起要有修行逐漸整齊一致的狀態,這樣就是很隨喜大家。
[00:01:47]佛教僧團六和敬
我們同修從飲食的理念要相同,生活作息的理念、養生的理念要相同,最重要的是心性修持上的理念也要相同,那這不就是僧團的六和敬嗎?有的人就是表面上學佛,但私底下的價值觀是完全不同的,你也要能看出來,也要能夠勸進、護持他。在人世間的時間過得很快,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七、八年前,他邪知邪見;七、八年後,他還是邪知邪見。七、八年前,你都沒有那種道德勇氣,沒有做一個善護助,好好去護持他、引導他,幫助他再修起來,你都沒有這麼做,所以七、八年後,他還是這樣。沒有多久,他往生了、捨報了,你看下次再見面要多久?你根本救不了他、幫不了他。
[00:02:52]與人相處要用心
你如果是真心想要救人、想要自利利他,當你在跟人家相處時的態度,那是完全都不一樣的。所以,每一次見面可以利他的因緣,統統都不要浪費掉,哪怕是一起吃個飯、一起喝個茶,坐在這裡聊一聊,那都是利他的因緣,你都要好好地珍惜。
《佛子行三十七頌》云:
「近彼若使三毒盛,且壞聞思修之行,
並轉慈悲令退失,離此惡友佛子行。」
►更多相關開示,歡迎訂閱YouTube |
[00:00:00]輪迴有六道,你從哪一道投胎轉世而來?
我以前講過,有些人是畜生道來,他就是不講理的。有一部電影,是演人跟一隻老虎在海上船隻漂泊,他跟那隻老虎同生共死,生活了這麼久,還救了老虎,結果老虎上岸,看他一下轉頭就走,那就是畜生,沒有什麼仁義道德、感念,那就是畜生。
[00:00:47]《佛子行三十七頌》開示佛子菩薩的行持
所以,很多人是畜生道來的。畜生道來的,你跟他住,除非你就是一個慈悲心,不論什麼道來的,即使是三惡道來的,我都要度他;不然的話,沒有這樣的戒、定、慧,你會被他考倒。他病病歪歪的,你也常常腰痠背痛的,所以才會說:「遠離惡友佛子行。」你一定要親近有修、具德、發心、會帶動的人。有沒有修那不能看表面,表面誰都會做,是不是?你就是要觀察,我這樣跟他住了以後,我好像變得不發心了、慵懶了、不吉祥了,那就不要跟他親近、共住。所以,我們剛才講的,大家在一起要有修行逐漸整齊一致的狀態,這樣就是很隨喜大家。
[00:01:47]佛教僧團六和敬
我們同修從飲食的理念要相同,生活作息的理念、養生的理念要相同,最重要的是心性修持上的理念也要相同,那這不就是僧團的六和敬嗎?有的人就是表面上學佛,但私底下的價值觀是完全不同的,你也要能看出來,也要能夠勸進、護持他。在人世間的時間過得很快,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七、八年前,他邪知邪見;七、八年後,他還是邪知邪見。七、八年前,你都沒有那種道德勇氣,沒有做一個善護助,好好去護持他、引導他,幫助他再修起來,你都沒有這麼做,所以七、八年後,他還是這樣。沒有多久,他往生了、捨報了,你看下次再見面要多久?你根本救不了他、幫不了他。
[00:02:52]與人相處要用心
你如果是真心想要救人、想要自利利他,當你在跟人家相處時的態度,那是完全都不一樣的。所以,每一次見面可以利他的因緣,統統都不要浪費掉,哪怕是一起吃個飯、一起喝個茶,坐在這裡聊一聊,那都是利他的因緣,你都要好好地珍惜。
《佛子行三十七頌》云:
「近彼若使三毒盛,且壞聞思修之行,
並轉慈悲令退失,離此惡友佛子行。」
►更多相關開示,歡迎訂閱YouTube |
- Category
- Dhar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