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谈: 为什么老人要念佛?
净空法师主讲 - 学佛释疑67 (24 Mar 2006)
問:第一個問題,老年人的日子其實所剩無幾,應該把握時間用來享享清福才對,為什麼要 用來念佛?
答:那我們要問什麼叫清福?提問題的人可能不在此地,這是網路上的。你應該曉得什麼叫 清福,這兩個字怎麼講法。我們看到這個社會上的大眾在工作的時候,現在工作都很緊張, 他也沒有時間去想別的。退休之後,工作沒有了,那享清福不是很好嗎?可是退休之後,我 們看到兩種現象,一種就是雜念太多,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想到自己退休了,沒有用了,感 到很哀傷;另外一種就是昏沈,倒是妄念沒有什麼,精神提不起來,有兩種現象。這兩種現 象讓這個人特別容易衰老。我有很多過去的同事、朋友退休下來之後,兩年沒有見面,再一 見面好像隔了二十年一樣,一下衰老了都叫我們很難認識,這就是古人所講的「憂能使人老 」。晚年清福要很快樂才行,所謂「兒孫滿堂,孝子賢孫」,那才有清福好享,真的有人能 享一點福,可是現在人我看很少有這樣的福報。
再說這沒有福報的人退休下來之後,念佛倒是真正享清福,在念佛堂,為什麼?精神有個寄 託,人生的目標轉移到極樂世界。這個清福是所有清福裡面第一清福,無上的清福。能夠把 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不但他不容易衰老,肯定他的心情愉快,精神飽滿,跟那個不念佛的人 完全不一樣,所以念佛、聽經是晚年最好的清福。如果是能夠有些同修在一起共修那就更好 ,為什麼?一個人修往往容易懈怠。有幾個人在一起修,彼此互相勉勵,有時候來討論佛法 ,交換學習的心得,這樣往往會提起學佛的興趣,彼此都能夠長進,所以大眾在一起學習有 它的好處。一個人除非真的是好學,勇猛精進不懈怠,那個行。在一般人一定要依眾靠眾, 就是我們要依大家、要靠大家,大家在一起學習。古人建道場、建念佛堂用意就在此地。
問:第二個問題,年紀一大,身體愈來愈不中用,拖著這樣受罪的身體還能學佛嗎?如果可 以,什麼方法最適合?
答:如果是對佛學有相當的基礎、有相當的認知,念佛就好,專心念佛。我大概在二十多年 前在台灣南部講經,在屏東遇到一個老居士,那個時候好像八十四歲,身體很健康,過去也 是做官的,地位也相當高退休的,一天念三萬聲佛號。他告訴我,他曾經參過禪也學過密, 他想想都不行,都用不上力,最後還是念佛好。他就告訴我,每天他念三萬聲佛號。我說你 怎麼念法?他走路,走路是運動,住在鄉下,在鄉下稻田裡面,他走一步一聲佛號,三萬聲 佛號他就走三萬步,所以八十四歲身體很健康。
這個老人的修學方法是很值得年歲大的人學習,為什麼?心要清淨,養心要靜,養身要動。 身體是個機器,如果不動,它就生鏽了,它就壞了,所以一定要動。我們常講「活動」,活 就要動,不動就活不了,這一定道理的。你看中國這個文字它很有意義的,你動,你就會活 ;你不動,你就活不了,活動。每天,年老的人沒有什麼事情做,經行最好,老年人最好的 運動是散步。所以他一天有這麼長的時間去散步,好,非常之好,這一步一聲佛號。計數, 用念珠計數,通常我們念珠一串是一百零八,十串就一千零八十,用念珠計數。計數是防止 懈怠、防止懶散,它有這個好處,計數念佛。
問:第一個問題,老年人的日子其實所剩無幾,應該把握時間用來享享清福才對,為什麼要 用來念佛?
答:那我們要問什麼叫清福?提問題的人可能不在此地,這是網路上的。你應該曉得什麼叫 清福,這兩個字怎麼講法。我們看到這個社會上的大眾在工作的時候,現在工作都很緊張, 他也沒有時間去想別的。退休之後,工作沒有了,那享清福不是很好嗎?可是退休之後,我 們看到兩種現象,一種就是雜念太多,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想到自己退休了,沒有用了,感 到很哀傷;另外一種就是昏沈,倒是妄念沒有什麼,精神提不起來,有兩種現象。這兩種現 象讓這個人特別容易衰老。我有很多過去的同事、朋友退休下來之後,兩年沒有見面,再一 見面好像隔了二十年一樣,一下衰老了都叫我們很難認識,這就是古人所講的「憂能使人老 」。晚年清福要很快樂才行,所謂「兒孫滿堂,孝子賢孫」,那才有清福好享,真的有人能 享一點福,可是現在人我看很少有這樣的福報。
再說這沒有福報的人退休下來之後,念佛倒是真正享清福,在念佛堂,為什麼?精神有個寄 託,人生的目標轉移到極樂世界。這個清福是所有清福裡面第一清福,無上的清福。能夠把 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不但他不容易衰老,肯定他的心情愉快,精神飽滿,跟那個不念佛的人 完全不一樣,所以念佛、聽經是晚年最好的清福。如果是能夠有些同修在一起共修那就更好 ,為什麼?一個人修往往容易懈怠。有幾個人在一起修,彼此互相勉勵,有時候來討論佛法 ,交換學習的心得,這樣往往會提起學佛的興趣,彼此都能夠長進,所以大眾在一起學習有 它的好處。一個人除非真的是好學,勇猛精進不懈怠,那個行。在一般人一定要依眾靠眾, 就是我們要依大家、要靠大家,大家在一起學習。古人建道場、建念佛堂用意就在此地。
問:第二個問題,年紀一大,身體愈來愈不中用,拖著這樣受罪的身體還能學佛嗎?如果可 以,什麼方法最適合?
答:如果是對佛學有相當的基礎、有相當的認知,念佛就好,專心念佛。我大概在二十多年 前在台灣南部講經,在屏東遇到一個老居士,那個時候好像八十四歲,身體很健康,過去也 是做官的,地位也相當高退休的,一天念三萬聲佛號。他告訴我,他曾經參過禪也學過密, 他想想都不行,都用不上力,最後還是念佛好。他就告訴我,每天他念三萬聲佛號。我說你 怎麼念法?他走路,走路是運動,住在鄉下,在鄉下稻田裡面,他走一步一聲佛號,三萬聲 佛號他就走三萬步,所以八十四歲身體很健康。
這個老人的修學方法是很值得年歲大的人學習,為什麼?心要清淨,養心要靜,養身要動。 身體是個機器,如果不動,它就生鏽了,它就壞了,所以一定要動。我們常講「活動」,活 就要動,不動就活不了,這一定道理的。你看中國這個文字它很有意義的,你動,你就會活 ;你不動,你就活不了,活動。每天,年老的人沒有什麼事情做,經行最好,老年人最好的 運動是散步。所以他一天有這麼長的時間去散步,好,非常之好,這一步一聲佛號。計數, 用念珠計數,通常我們念珠一串是一百零八,十串就一千零八十,用念珠計數。計數是防止 懈怠、防止懶散,它有這個好處,計數念佛。
- Category
- AMTB Sing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