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老法師法語:老師的地位跟父母是平等的
師,教我以道。長,長是德行,他德行比我高;或者是年齡比我大,年齡比我大,他見識比我多,都要尊重;或者是輩分、年齡高於我的。省庵師《勸發菩提心文》裡面說,「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就是老師對我們多重要。
我們的身體,身命得自於父母,父母的恩德大!我們的智慧,慧命得自於老師。照中國古禮,老師的地位跟父母是平等的,譬如從稱名就明顯能看出來。古時候男子二十歲,滿二十歲行冠禮,冠禮就是戴帽子,戴帽子表示什麼?你成年了,你不是小孩了。女子十六歲行笄禮,就是梳頭髮了,表示她成年了,她不是小孩。成年這一天,他的名字只有父母可以叫他,其他的人不可以叫,那叫他是很不禮貌。祖父母都不叫他,叔叔、伯伯都不叫他,叫他什麼?叫他字。就是在那一天,平輩的兄弟們送一個字給他,以後稱字,不稱名。除了父母之外,老師一生都叫你名,這就說明老師跟父母是平等的。
你就是做了官,見了皇帝,皇帝也稱你字,不稱你名,對你尊敬。如果皇帝稱你名,你就犯罪了,那你就得判刑,不會尊重你了。所以古時候稱名,這是禮節裡頭頭一條。現在不行了,現在小孩叫父母,他也不叫爸爸媽媽,他連姓帶名叫,這在古時候還得了嗎?這大不敬!現在怎麼?學外國人的。外國人是沒錯,外國人,兒子、女兒叫爸爸媽媽都叫名字的。可是在過去中國,這是決定不可以的,哪有這種道理!所以稱名。還有一個,喪禮。父母過世,兒子守孝三年;老師過世,學生心喪三年,就是不穿孝服,念念念老師的恩不忘,這三年,常常想到老師。
所以中國,能幫助一個人成就,是父母跟師長,兩個人互相教,父母教尊師重道,老師教孝順父母。這個要換人教,自己說不好意思。你說做父母的,對兒女,「我是你的爸爸媽媽,你應該孝順我」,說不出口。他反問,我為什麼要孝順你?不好解釋,這要老師去教。老師也一定是,「我是你的老師,你對我要尊重」,這話也說不出來。所以說父母教兒女尊師重道,老師教學生孝順父母,這樣教出來的。老師跟父母密切合作,把人教出來。人的一生,最大的恩德就是父母跟老師,世尊在淨業三福擺在頭兩句,你就想到,這是根之根!如果不能做到孝親尊師,要想恢復到中國過去傳統那樣的社會,盛世,就做不到,沒有辦法做到。由此可知,聖賢的教學、佛菩薩的教學它的基礎就在這裡,這個基礎要做不到的話,聖賢教育會失傳,佛教也會失傳。
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二七集) 2012/3/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27
我們的身體,身命得自於父母,父母的恩德大!我們的智慧,慧命得自於老師。照中國古禮,老師的地位跟父母是平等的,譬如從稱名就明顯能看出來。古時候男子二十歲,滿二十歲行冠禮,冠禮就是戴帽子,戴帽子表示什麼?你成年了,你不是小孩了。女子十六歲行笄禮,就是梳頭髮了,表示她成年了,她不是小孩。成年這一天,他的名字只有父母可以叫他,其他的人不可以叫,那叫他是很不禮貌。祖父母都不叫他,叔叔、伯伯都不叫他,叫他什麼?叫他字。就是在那一天,平輩的兄弟們送一個字給他,以後稱字,不稱名。除了父母之外,老師一生都叫你名,這就說明老師跟父母是平等的。
你就是做了官,見了皇帝,皇帝也稱你字,不稱你名,對你尊敬。如果皇帝稱你名,你就犯罪了,那你就得判刑,不會尊重你了。所以古時候稱名,這是禮節裡頭頭一條。現在不行了,現在小孩叫父母,他也不叫爸爸媽媽,他連姓帶名叫,這在古時候還得了嗎?這大不敬!現在怎麼?學外國人的。外國人是沒錯,外國人,兒子、女兒叫爸爸媽媽都叫名字的。可是在過去中國,這是決定不可以的,哪有這種道理!所以稱名。還有一個,喪禮。父母過世,兒子守孝三年;老師過世,學生心喪三年,就是不穿孝服,念念念老師的恩不忘,這三年,常常想到老師。
所以中國,能幫助一個人成就,是父母跟師長,兩個人互相教,父母教尊師重道,老師教孝順父母。這個要換人教,自己說不好意思。你說做父母的,對兒女,「我是你的爸爸媽媽,你應該孝順我」,說不出口。他反問,我為什麼要孝順你?不好解釋,這要老師去教。老師也一定是,「我是你的老師,你對我要尊重」,這話也說不出來。所以說父母教兒女尊師重道,老師教學生孝順父母,這樣教出來的。老師跟父母密切合作,把人教出來。人的一生,最大的恩德就是父母跟老師,世尊在淨業三福擺在頭兩句,你就想到,這是根之根!如果不能做到孝親尊師,要想恢復到中國過去傳統那樣的社會,盛世,就做不到,沒有辦法做到。由此可知,聖賢的教學、佛菩薩的教學它的基礎就在這裡,這個基礎要做不到的話,聖賢教育會失傳,佛教也會失傳。
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二七集) 2012/3/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