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觀想】修道人看到明月,低頭要想行菩薩道
看到月亮就想到菩薩的清涼慈悲,在夜暗裡面照耀這些有情的眾生,我們應當效法菩薩,以清淨心、慈悲心幫助世間一切苦難眾生。
每天晚上抬頭看到月亮,可不能說「低頭思故鄉」,那就搞凡夫了,所以李白的詩那是十足的凡夫,不是修道人。修道人看到明月,低頭要想行菩薩道,如何效法菩薩心廣度一切眾生,所以這個觀念就改變了,這就叫做觀想。
觀想力量很大,常作如是觀,就是你常常能夠把念頭拉回來,從妄想裡頭拉回來,這是真正做功夫,這是真正做學問。孟子明白的告訴我們,「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是這個意思。
平常我們的心很散亂,攀緣外面五欲六塵,學佛之後,佛告訴我們,事事物物都是表法,懂得表法立刻就把觀念換過來。
同樣是一種境緣、一種境界,同樣的緣分,為什麼給各個眾生感觸不相同?世間人感觸也不相同,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好,有的人看到歡喜,有的人看到悲傷,各人感觸不一樣,那些都是世俗染心所。
學佛的人看到這些境界,能夠想到佛菩薩在經教裡面對我們的教誨,教我們接觸這些境界之後,應該怎樣回頭,怎樣學習佛菩薩,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
換句話說,你就是月光菩薩,月光菩薩不是經上念的,自己變成月光菩薩;常常做這樣觀想的人,時間久了他心地自然就清淨、慈悲。
節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七十六卷)
每天晚上抬頭看到月亮,可不能說「低頭思故鄉」,那就搞凡夫了,所以李白的詩那是十足的凡夫,不是修道人。修道人看到明月,低頭要想行菩薩道,如何效法菩薩心廣度一切眾生,所以這個觀念就改變了,這就叫做觀想。
觀想力量很大,常作如是觀,就是你常常能夠把念頭拉回來,從妄想裡頭拉回來,這是真正做功夫,這是真正做學問。孟子明白的告訴我們,「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是這個意思。
平常我們的心很散亂,攀緣外面五欲六塵,學佛之後,佛告訴我們,事事物物都是表法,懂得表法立刻就把觀念換過來。
同樣是一種境緣、一種境界,同樣的緣分,為什麼給各個眾生感觸不相同?世間人感觸也不相同,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好,有的人看到歡喜,有的人看到悲傷,各人感觸不一樣,那些都是世俗染心所。
學佛的人看到這些境界,能夠想到佛菩薩在經教裡面對我們的教誨,教我們接觸這些境界之後,應該怎樣回頭,怎樣學習佛菩薩,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
換句話說,你就是月光菩薩,月光菩薩不是經上念的,自己變成月光菩薩;常常做這樣觀想的人,時間久了他心地自然就清淨、慈悲。
節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七十六卷)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