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談 - 慈善事業,有真的,也有假的。
淨空法師談 - 慈善事業,有真的,也有假的。
這些沒有人養活的老人,靠社會慈心人士來救濟、來幫助;做這種慈善事業,也有真的、也有假的,真的那當然是積功累德,果報殊勝。但是有假的,假的是假借這些事業,圖自己的名利,以這個為號召,慈善救濟來號召,到處募捐勸化,拿了這些錢一半自己享受,另外一半才照顧老人。古人有一句很不好聽的話,「慈善家,慈善起家」,後面這句話就說,他慈善家,他怎麼發達?靠外頭募捐,幹這個事情起家。這種現前他是得到一些享受,果報都在三途,他沒有盡到做慈善的責任。真正做慈善事業,你這個慈善事業機構很大,養人、用的人也不少,當然有必須要的開銷,除必須要的開銷之外,所有這些財物都要供養這些老人,那才正確。
我們在澳洲,參觀澳洲的退休村,這個退休村是私人建立,專門照顧老人,他收費。我們去考察,他收費收得很合理,費用裡面有服務費,服務費是什麼?是他們裡面這些員工薪水,收多少?百分之五。老人住在裡面要繳費,一個星期一百七十塊錢,他的生活費,包括在裡面環境整理所有一切費用在內,一百七十塊。一百七十塊裡面扣百分之五,做為裡面員工的工資,這個合理。所以我對他們很尊敬,他們做的是真正慈善事業,是拿到一點很少的待遇,自己生活能夠過得去,把自己精神、自己能力統統貢獻在這個退休村,全心全力照顧這些退休的老人;不能說照顧,自己沒有生活,那不可以,你總得要照顧他的生活,所以他是得到合理的報酬,這是如法。像這種方式的慈善事業,我們值得讚歎,值得介紹來推廣。它不是慈善機構完全收容老人,自己到外面化緣募捐,那個很容易造罪業。
今天社會非常複雜,裡面有佛菩薩在利益眾生,也有一些妖魔鬼怪假借這些慈善的名義,圖自己的名利,損害眾生,都有,我們要認識清楚,要有能力辨別,所以現在這個世間非常悲慘。還有道義的,心地還有厚道,不是沒有,少,愈來愈少,這些知恩報恩的人,這個經上是講這些人。經文裡面特別是指『未來世』,他沒有講現在,說未來世。『有男子、女人』,『乳哺時』,這時候就更小,還在吃奶的時候,他的父親、母親,或者兄弟有過世的,這麼小的時候,就遭遇到這個不幸。或者是『三歲、五歲、十歲以下』,大概親人過去,長大之後都記不清楚,記憶都模糊,這在從前。現在比較方便,現在有照片,彩色的,還有錄像,所以雖然很小父母過世,如果家人把他這些資料保存下來,他年歲大了還能看到亡人的容貌,還能看到;如果把他講話錄音下來,音容宛在,比過去方便多了。我們讀到這些經文,我們就要曉得,家庭裡面生活的錄音、錄影,尤其父母對於嬰兒的照顧關愛關懷,錄下錄像帶,好!到他年老的時候忘記父母,放給他看看:你看你父母小時候對你怎麼關照?提醒他的孝道,你今天用什麼態度來對你的父母?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210.htm
影片來源:地藏經1998.5.28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共 51 次講演
這些沒有人養活的老人,靠社會慈心人士來救濟、來幫助;做這種慈善事業,也有真的、也有假的,真的那當然是積功累德,果報殊勝。但是有假的,假的是假借這些事業,圖自己的名利,以這個為號召,慈善救濟來號召,到處募捐勸化,拿了這些錢一半自己享受,另外一半才照顧老人。古人有一句很不好聽的話,「慈善家,慈善起家」,後面這句話就說,他慈善家,他怎麼發達?靠外頭募捐,幹這個事情起家。這種現前他是得到一些享受,果報都在三途,他沒有盡到做慈善的責任。真正做慈善事業,你這個慈善事業機構很大,養人、用的人也不少,當然有必須要的開銷,除必須要的開銷之外,所有這些財物都要供養這些老人,那才正確。
我們在澳洲,參觀澳洲的退休村,這個退休村是私人建立,專門照顧老人,他收費。我們去考察,他收費收得很合理,費用裡面有服務費,服務費是什麼?是他們裡面這些員工薪水,收多少?百分之五。老人住在裡面要繳費,一個星期一百七十塊錢,他的生活費,包括在裡面環境整理所有一切費用在內,一百七十塊。一百七十塊裡面扣百分之五,做為裡面員工的工資,這個合理。所以我對他們很尊敬,他們做的是真正慈善事業,是拿到一點很少的待遇,自己生活能夠過得去,把自己精神、自己能力統統貢獻在這個退休村,全心全力照顧這些退休的老人;不能說照顧,自己沒有生活,那不可以,你總得要照顧他的生活,所以他是得到合理的報酬,這是如法。像這種方式的慈善事業,我們值得讚歎,值得介紹來推廣。它不是慈善機構完全收容老人,自己到外面化緣募捐,那個很容易造罪業。
今天社會非常複雜,裡面有佛菩薩在利益眾生,也有一些妖魔鬼怪假借這些慈善的名義,圖自己的名利,損害眾生,都有,我們要認識清楚,要有能力辨別,所以現在這個世間非常悲慘。還有道義的,心地還有厚道,不是沒有,少,愈來愈少,這些知恩報恩的人,這個經上是講這些人。經文裡面特別是指『未來世』,他沒有講現在,說未來世。『有男子、女人』,『乳哺時』,這時候就更小,還在吃奶的時候,他的父親、母親,或者兄弟有過世的,這麼小的時候,就遭遇到這個不幸。或者是『三歲、五歲、十歲以下』,大概親人過去,長大之後都記不清楚,記憶都模糊,這在從前。現在比較方便,現在有照片,彩色的,還有錄像,所以雖然很小父母過世,如果家人把他這些資料保存下來,他年歲大了還能看到亡人的容貌,還能看到;如果把他講話錄音下來,音容宛在,比過去方便多了。我們讀到這些經文,我們就要曉得,家庭裡面生活的錄音、錄影,尤其父母對於嬰兒的照顧關愛關懷,錄下錄像帶,好!到他年老的時候忘記父母,放給他看看:你看你父母小時候對你怎麼關照?提醒他的孝道,你今天用什麼態度來對你的父母?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210.htm
影片來源:地藏經1998.5.28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共 51 次講演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