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談 - 世出世間的福報,沒有比成佛更大。
淨空法師談 - 世出世間的福報,沒有比成佛更大。
這裡面最重要的是心量,中國諺語裡面所謂的量大福大。為什麼種小福,很少的布施,能夠得這麼大的福報?這是往往我們初學佛,聽到經上講這些話,總不免懷疑;這個懷疑都是以世間人情來衡量,殊不知這樁事情,不是人情能夠想像得到的。這裡面的理論是因為稱性,只要稱性,哪怕再少的布施,真正像是一毛一塵,微不足道,他的功德都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佛法之殊勝就在此地,佛法的難處也在此地,難在凡夫總不能把心量拓開,總是小心量,小心量修再多的布施,福報有限;如果是大心量,修極少的布施,福報都不可思議,這個道理要細心去體會。註解裡面有幾句話,在十七面倒數第三行,從當中看起,我念給大家聽聽,「若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若是假設,假設我們決定不是為了求自己人天福報,布施的目的何在?「盡迴向法界眾生」,只希望一切眾生得福,一切眾生得利益,決定沒有想到自己,這個人布施的福報就大了。所以「則不問施之多少,畢竟成佛」,用畢竟成佛這四個字來形容他福報之大,因為世出世間的福報,沒有比成佛更大的;說到成佛,福報就達到究竟圓滿。這個道理我們總得要懂,然後我們就不會懷疑了。末後佛在此地做一個總結:
【是故地藏。普勸眾生,當如是學。】
這一句是總結前面這一段,因為上面講的緣故,種善因得善果,這樣殊勝的果報哪一個不希求?為什麼眾生求不到?眾生所修的不如理、不如法,所以得福有限,如理如法的修學得福無量無邊。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203.htm
影片來源:地藏經1998.5.28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共 51 次講演
這裡面最重要的是心量,中國諺語裡面所謂的量大福大。為什麼種小福,很少的布施,能夠得這麼大的福報?這是往往我們初學佛,聽到經上講這些話,總不免懷疑;這個懷疑都是以世間人情來衡量,殊不知這樁事情,不是人情能夠想像得到的。這裡面的理論是因為稱性,只要稱性,哪怕再少的布施,真正像是一毛一塵,微不足道,他的功德都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佛法之殊勝就在此地,佛法的難處也在此地,難在凡夫總不能把心量拓開,總是小心量,小心量修再多的布施,福報有限;如果是大心量,修極少的布施,福報都不可思議,這個道理要細心去體會。註解裡面有幾句話,在十七面倒數第三行,從當中看起,我念給大家聽聽,「若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若是假設,假設我們決定不是為了求自己人天福報,布施的目的何在?「盡迴向法界眾生」,只希望一切眾生得福,一切眾生得利益,決定沒有想到自己,這個人布施的福報就大了。所以「則不問施之多少,畢竟成佛」,用畢竟成佛這四個字來形容他福報之大,因為世出世間的福報,沒有比成佛更大的;說到成佛,福報就達到究竟圓滿。這個道理我們總得要懂,然後我們就不會懷疑了。末後佛在此地做一個總結:
【是故地藏。普勸眾生,當如是學。】
這一句是總結前面這一段,因為上面講的緣故,種善因得善果,這樣殊勝的果報哪一個不希求?為什麼眾生求不到?眾生所修的不如理、不如法,所以得福有限,如理如法的修學得福無量無邊。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203.htm
影片來源:地藏經1998.5.28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共 51 次講演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