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真善與假善
因緣果報在理上講雖然是空的,《般若經》上講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從理上說,理上講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可得,畢竟空。業沒有體性,眾生造作的業,造作的善業,造作的惡業,造作的無記業,沒有體性,無體性的性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大師講「業同性空」。但是怎麼樣?它不失報應,你不要以為它空,空的什麼都沒有了,它有果報,這是我們常常在講席裡頭給同學們提起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菩薩在此地主要就是給我們講這兩句話。
因果不空,因果的體性是空寂的,但是因果的報應不是空寂的。這個道理怎麼講法?我們要知道,要細心去體會、去觀察,因果相續不空、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所以因果相續不空;轉變不空,它永遠是相續,永遠是在那裡轉變,我們要認識清楚。
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十法界從哪裡來的?無非是業因果報轉變不空產生的現象。你造作善業決定有善報,佛家常講,「種善因,得善果」;你造作惡業,一定有惡報。
宋朝衛仲達的例子,世人皆知。從前讀書人都知道,現在知道的人少了,說起來世間人以為這是無稽之談,以為這是迷信,而不知道這是真真實實的事件。衛仲達才三十幾歲,很年輕,被閻羅王抓去了,閻羅王叫判官查他一生所做的善惡,善惡都有記載。有人問,陰間有沒有法律?《冥報記》裡面有說到這個問題,陰間沒有法律,那判案子怎麼個判法?審判根據什麼?根據你的行業。會不會誤判?會不會判錯?不會,為什麼?你的證據確實,不會判錯,而且判官都是聰明正直,他不一定要學法律。
衛仲達這兩種簿子一展開,罪業的簿子擺滿閻羅王的大廳,善念善事呢?善事只有一張紙,捲成一捲。衛仲達看了這種情形,心裡疑惑,就問閻羅王,他說:「我很年輕,我才三十幾歲,我縱然造罪業,哪裡會造這麼多?」閻羅王告訴他:罪業不必你去做出來,起心動念鬼神那裡就有記載;這種記載就彷彿我們這個地方的電腦,自動記載,不需要人記載;你起個惡念,這就給你寫了一筆,所以造惡的簿子擺了一大堆。他就問,他說:「我那個善事很少,那是哪一樁善事?」閻羅王告訴他:皇帝要興建一個工程,這個工程勞民傷財,你是出於真心,勸告皇帝不要做這個工程,這就是你的奏摺底稿。他說:「我雖然勸皇帝,皇帝沒有聽,工程還是做了。」閻羅王說:如果皇帝聽了,你的功德就更大,雖然沒有聽,你這是誠心誠意為民眾為眾生,這一念真誠的善心非常可貴。於是閻羅王吩咐判官,把他罪惡兩個記錄用秤秤一秤,結果他這個善重,惡輕。
由此可知,起心動念出自於真誠,出自於為眾生,絕對沒有私心,絕對不為自己,這是真善;雖然為別人,真正的目的還是為自己,這是惡,不是善,我們世間人哪裡能夠懂得?你做許許多多的好事,最後的目的是為自己,總不出名聞利養,根源總不離自私自利。於是我們自己冷靜的去反省,去檢點自己的思想言行,我這一天造的是什麼業?如果惡業多過善業,我這一天空過了,善業多過惡業,我這一天沒有白過。
本文節錄自【華嚴經】第419集
----------------------------------------
☆華藏衛視官網
http://www.hwazantv.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zantv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hwazantv
☆LINE
https://line.me/R/ti/p/%40dzi0277j
☆WeChat ID:hwazan-tv
因果不空,因果的體性是空寂的,但是因果的報應不是空寂的。這個道理怎麼講法?我們要知道,要細心去體會、去觀察,因果相續不空、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所以因果相續不空;轉變不空,它永遠是相續,永遠是在那裡轉變,我們要認識清楚。
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十法界從哪裡來的?無非是業因果報轉變不空產生的現象。你造作善業決定有善報,佛家常講,「種善因,得善果」;你造作惡業,一定有惡報。
宋朝衛仲達的例子,世人皆知。從前讀書人都知道,現在知道的人少了,說起來世間人以為這是無稽之談,以為這是迷信,而不知道這是真真實實的事件。衛仲達才三十幾歲,很年輕,被閻羅王抓去了,閻羅王叫判官查他一生所做的善惡,善惡都有記載。有人問,陰間有沒有法律?《冥報記》裡面有說到這個問題,陰間沒有法律,那判案子怎麼個判法?審判根據什麼?根據你的行業。會不會誤判?會不會判錯?不會,為什麼?你的證據確實,不會判錯,而且判官都是聰明正直,他不一定要學法律。
衛仲達這兩種簿子一展開,罪業的簿子擺滿閻羅王的大廳,善念善事呢?善事只有一張紙,捲成一捲。衛仲達看了這種情形,心裡疑惑,就問閻羅王,他說:「我很年輕,我才三十幾歲,我縱然造罪業,哪裡會造這麼多?」閻羅王告訴他:罪業不必你去做出來,起心動念鬼神那裡就有記載;這種記載就彷彿我們這個地方的電腦,自動記載,不需要人記載;你起個惡念,這就給你寫了一筆,所以造惡的簿子擺了一大堆。他就問,他說:「我那個善事很少,那是哪一樁善事?」閻羅王告訴他:皇帝要興建一個工程,這個工程勞民傷財,你是出於真心,勸告皇帝不要做這個工程,這就是你的奏摺底稿。他說:「我雖然勸皇帝,皇帝沒有聽,工程還是做了。」閻羅王說:如果皇帝聽了,你的功德就更大,雖然沒有聽,你這是誠心誠意為民眾為眾生,這一念真誠的善心非常可貴。於是閻羅王吩咐判官,把他罪惡兩個記錄用秤秤一秤,結果他這個善重,惡輕。
由此可知,起心動念出自於真誠,出自於為眾生,絕對沒有私心,絕對不為自己,這是真善;雖然為別人,真正的目的還是為自己,這是惡,不是善,我們世間人哪裡能夠懂得?你做許許多多的好事,最後的目的是為自己,總不出名聞利養,根源總不離自私自利。於是我們自己冷靜的去反省,去檢點自己的思想言行,我這一天造的是什麼業?如果惡業多過善業,我這一天空過了,善業多過惡業,我這一天沒有白過。
本文節錄自【華嚴經】第419集
----------------------------------------
☆華藏衛視官網
http://www.hwazantv.com
https://www.facebook.com/hwazantv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hwazantv
☆LINE
https://line.me/R/ti/p/%40dzi0277j
☆WeChat ID:hwazan-tv
- Category
- AMTB 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