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臨門】福慧無量無邊,自性本有,見性統統現前
《華嚴經》裡面佛說得很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德是德能,我們今天講你的道德、你的技能;相是相好,我們中國人所講的福報,中國人常說五福臨門,佛法裡面講不止五種福,福慧都是無量無邊,這自性裡統統有的。只要見性統統現前,沒有一樣不現前,這是真正能令眾生得安樂,還有比這個更安穩的嗎?還有比這個更樂的嗎?沒有了。
所以安樂不是從外頭求來的,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可是現在我們迷失了,迷失之後,以為我們自己沒有安樂,要去追求安樂,這是一個錯誤的誤導。尤其是把安樂誤會了,什麼叫安?什麼叫樂?現在大家把安樂跟欲望掛了鉤,以為得到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這就叫安樂。
你細心去觀察,社會大眾是不是這種見解?追求這種安樂,他有沒有得到安?他有沒有得到樂?你去問問那個富貴人,我見過不少,也向他們請教,擁有億萬的財富,他告訴我說:他心不安,他不快樂,晚上睡覺都要吃安眠藥,沒有吃安眠藥是不能睡覺的,很痛苦!這不安不樂。這就是諺語所說的「富而不樂,貴而不安」。
佛法裡面講的安樂是真安,為什麼他能得到真安,我們這個世間人得不到?安樂都是果報,這兩個字連起來,安是因,樂是果。你要不安,哪來的樂?那怎樣才能得到安?安也是個果,前面的因是什麼?因是平,中國人說平安。他心不平,他怎麼會安?平也是果,上面還有因,和。他跟人不和,他哪來的平?你愈往上面去推,推到最後、最前面,給諸位說《大學》上講的「格物致知」。物是什麼?物就是欲望;格是什麼?格是格鬥。換句話說,你要把欲望放下、把欲望捨棄,你才能得和平安樂,根是在欲望,所以佛家講的三重障,這我們不能不知道。
我們今天學佛,學了這麼多年,連個觀行位都得不到,這應該很慚愧。功夫好的人,人家在一生當中可以修到相似位,我們連觀行位都沒拿到,原因是什麼?我們的障礙沒有排除,帶著障礙來修行,所有一切修行的功夫全被障礙破壞了。
佛門裡有個術語大家都知道,「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也說「火燒功德林」,這兩句話不一樣,意思相同,你修學的功德一發脾氣全完了。由此可知,修行不容易。實在講,懂得就不難,不懂得是真不容易。
從哪裡修?先從把煩惱放下,也就是我們這麼多年來常常提到的這十六個字,要放下。放下自私自利,為什麼?因為它是最嚴重的障礙,它是一切障礙的根本,就是一切煩惱的根本,你要斷煩惱、你要開智慧,你得從根斷;從枝葉上斷不了,煩惱還會生起來,把根挖掉,煩惱就不生了。根就是自私自利,有自私自利你才會有名聞利養、才有貪戀五欲六塵的享受、才有貪瞋痴慢的煩惱,所以一定從根把它拔除。
這個法子怎麼修?佛教給我們十善業道,這是佛法修行最基本的課程,《十善業道經》。無論是哪個宗派,哪個法門都必須從十善業道開始。我們現在學佛,誰從十善業道開始的?即使是從十善業道開始,也不能成就,原因是什麼?世尊在經上曾經這麼說過:「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由此可知,大乘是以小乘為基礎。
本文節錄自【華嚴經】第2017集
----------------------------------------
☆華藏衛視官網
http://www.hwazantv.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zantv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hwazantv
☆LINE
https://line.me/R/ti/p/%40dzi0277j
☆WeChat ID:hwazan-tv
所以安樂不是從外頭求來的,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可是現在我們迷失了,迷失之後,以為我們自己沒有安樂,要去追求安樂,這是一個錯誤的誤導。尤其是把安樂誤會了,什麼叫安?什麼叫樂?現在大家把安樂跟欲望掛了鉤,以為得到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這就叫安樂。
你細心去觀察,社會大眾是不是這種見解?追求這種安樂,他有沒有得到安?他有沒有得到樂?你去問問那個富貴人,我見過不少,也向他們請教,擁有億萬的財富,他告訴我說:他心不安,他不快樂,晚上睡覺都要吃安眠藥,沒有吃安眠藥是不能睡覺的,很痛苦!這不安不樂。這就是諺語所說的「富而不樂,貴而不安」。
佛法裡面講的安樂是真安,為什麼他能得到真安,我們這個世間人得不到?安樂都是果報,這兩個字連起來,安是因,樂是果。你要不安,哪來的樂?那怎樣才能得到安?安也是個果,前面的因是什麼?因是平,中國人說平安。他心不平,他怎麼會安?平也是果,上面還有因,和。他跟人不和,他哪來的平?你愈往上面去推,推到最後、最前面,給諸位說《大學》上講的「格物致知」。物是什麼?物就是欲望;格是什麼?格是格鬥。換句話說,你要把欲望放下、把欲望捨棄,你才能得和平安樂,根是在欲望,所以佛家講的三重障,這我們不能不知道。
我們今天學佛,學了這麼多年,連個觀行位都得不到,這應該很慚愧。功夫好的人,人家在一生當中可以修到相似位,我們連觀行位都沒拿到,原因是什麼?我們的障礙沒有排除,帶著障礙來修行,所有一切修行的功夫全被障礙破壞了。
佛門裡有個術語大家都知道,「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也說「火燒功德林」,這兩句話不一樣,意思相同,你修學的功德一發脾氣全完了。由此可知,修行不容易。實在講,懂得就不難,不懂得是真不容易。
從哪裡修?先從把煩惱放下,也就是我們這麼多年來常常提到的這十六個字,要放下。放下自私自利,為什麼?因為它是最嚴重的障礙,它是一切障礙的根本,就是一切煩惱的根本,你要斷煩惱、你要開智慧,你得從根斷;從枝葉上斷不了,煩惱還會生起來,把根挖掉,煩惱就不生了。根就是自私自利,有自私自利你才會有名聞利養、才有貪戀五欲六塵的享受、才有貪瞋痴慢的煩惱,所以一定從根把它拔除。
這個法子怎麼修?佛教給我們十善業道,這是佛法修行最基本的課程,《十善業道經》。無論是哪個宗派,哪個法門都必須從十善業道開始。我們現在學佛,誰從十善業道開始的?即使是從十善業道開始,也不能成就,原因是什麼?世尊在經上曾經這麼說過:「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由此可知,大乘是以小乘為基礎。
本文節錄自【華嚴經】第2017集
----------------------------------------
☆華藏衛視官網
http://www.hwazantv.com
https://www.facebook.com/hwazantv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hwazantv
☆LINE
https://line.me/R/ti/p/%40dzi0277j
☆WeChat ID:hwazan-tv
- Category
- AMTB 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