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7 【Q:佛教教我們放下,教我們忍,這是一種消極嗎?】#海濤法師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This is a modal window.
Playback on other Websites has been disabled by the video owner.
【Q:佛教教我們放下,教我們忍,這是一種消極嗎?】#海濤法師
Q:有些佛教的思想針對我們年輕人是比較消極,它教我們放下,教我們忍,教我們慈悲,可能某些情緒或者是某些心態方面有衝突與矛盾,包括說要我們不要貪、不要瞋、不要癡,我個人感覺很難做到,不知道法師對於這一方面有什麼方法?
⚜海濤法師開示:
我想,佛教我們放下,不要貪瞋癡,這個才是積極,它並不是消極。
「一個能夠征服自己的人,比在戰場上征服百千萬軍隊的人,更有力量。」
因為一個人能夠放下、不執著,代表你這個人,才能夠提起更重要的事情。
一個人執著感情、地位、面子,你就沒力量了,因為你被這個卡死了。所以佛教裏面講放下,它的目的是為了要提起。
但是,你要承擔社會重任的時候,你首先要淨化你自己的缺點,要放掉自我的個性。就像你將來要成為一個領導,成為一個公務員,成為一個老師,你最好不要有個人的不好的缺點,你才能夠把這個工作做得更好。
就像我們出家人,我們是放下,放下不是逃避,我們是走入社會,走入人群,去關心每一個人。我們的放下是非常積極,這個放下並不是退出,是放下「自私」,放下「個人的欲望」,而去承擔了別人跟社會也要做的事情,這個叫「大乘」。
但是,你對外要行大乘,對自己要行小乘,你一定要放下自我,不要去貪瞋癡,你才能夠展現生命的力量。就像一顆珠子,裏面乾淨了它就會放光,裏面不乾淨就不放光。
當然,這聽起來有一點消極,我這麼年輕就要玩,就要快樂,為什麼叫我放下?但是,我們講的是,把負面的放下,你正面的力量就會開發出來,生命的光與熱,那一種大慈大悲愛的力量就會開發出來。
════════════════════════════════
FOLLOW ME ON:
LINE► https://line.me/R/ti/p/%40ata5909u
YOUTUBE SUBSCRIBE HERE► https://goo.gl/qJn38q
BLOG► http://2011dharma.blogspot.tw/
FACEBOOK► https://goo.gl/qNPd3g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ifetv2018
Q:有些佛教的思想針對我們年輕人是比較消極,它教我們放下,教我們忍,教我們慈悲,可能某些情緒或者是某些心態方面有衝突與矛盾,包括說要我們不要貪、不要瞋、不要癡,我個人感覺很難做到,不知道法師對於這一方面有什麼方法?
⚜海濤法師開示:
我想,佛教我們放下,不要貪瞋癡,這個才是積極,它並不是消極。
「一個能夠征服自己的人,比在戰場上征服百千萬軍隊的人,更有力量。」
因為一個人能夠放下、不執著,代表你這個人,才能夠提起更重要的事情。
一個人執著感情、地位、面子,你就沒力量了,因為你被這個卡死了。所以佛教裏面講放下,它的目的是為了要提起。
但是,你要承擔社會重任的時候,你首先要淨化你自己的缺點,要放掉自我的個性。就像你將來要成為一個領導,成為一個公務員,成為一個老師,你最好不要有個人的不好的缺點,你才能夠把這個工作做得更好。
就像我們出家人,我們是放下,放下不是逃避,我們是走入社會,走入人群,去關心每一個人。我們的放下是非常積極,這個放下並不是退出,是放下「自私」,放下「個人的欲望」,而去承擔了別人跟社會也要做的事情,這個叫「大乘」。
但是,你對外要行大乘,對自己要行小乘,你一定要放下自我,不要去貪瞋癡,你才能夠展現生命的力量。就像一顆珠子,裏面乾淨了它就會放光,裏面不乾淨就不放光。
當然,這聽起來有一點消極,我這麼年輕就要玩,就要快樂,為什麼叫我放下?但是,我們講的是,把負面的放下,你正面的力量就會開發出來,生命的光與熱,那一種大慈大悲愛的力量就會開發出來。
════════════════════════════════
FOLLOW ME ON:
LINE► https://line.me/R/ti/p/%40ata5909u
YOUTUBE SUBSCRIBE HERE► https://goo.gl/qJn38q
BLOG► http://2011dharma.blogspot.tw/
FACEBOOK► https://goo.gl/qNPd3g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ifetv2018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