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411集
癸二、惡業殃罰
【經】不知為善。後受殃罰。故有窮乞。孤獨。聾盲。瘖瘂。癡惡。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為善。
【解】「不知為善」乃至「不肯為善」,皆表造惡之過失。以廣為不善,復殺害生命,故受「窮乞……尪狂」等報。「窮」者貧窮。「乞」者乞丐,討飯度日者也。「孤獨」。《經音義》曰:「無父曰孤,無子曰獨。」憬興云:「孤者無父母,獨者無子女。」
「聾」者,耳不聽聲也。「盲」者,目不能視也。「瘖」者,口不能發聲也。「瘂」者,雖能發聲,但舌不轉,仍不能語言。故即啞也。「癡」者愚癡、癡呆。「惡」者,狠惡不善。「尪」者弱也,跛也,短小也。「狂」者瘋狂。上即「不信道德,不肯為善」所受之種種「殃罰」。「殃」者禍也,「罰」者罪也。
癸三、善業福果
【經】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
【解】下舉「尊貴」等,表為善之得,彌顯作惡之失。「尊貴、豪富」乃世間富貴之人。「賢明、智勇、才達」乃人中賢智之士。「長者」義兼二者,乃積財具德者之通稱。又為年長多財者之稱號。世間富貴賢智之人,皆由過去世中,行慈盡孝,「修善積德」所致也。
癸四、以果驗因 分三 子一、法 (三途苦果)
【經】世間有此目前現事。壽終之後。入其幽冥。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獸。蜎飛蠕動之屬。
【解】上述之因果不虛,乃世間所見之事。上舉之「窮乞」乃至「尪狂」乃殃罰中之易見者。而未知「壽終之後」其苦尤為深劇。「入其幽冥」下,正表其罪苦。「幽冥」者即常云之冥途、冥界。總指三惡道,別指鬼趣與地獄。如《會疏》曰:「幽冥,所謂冥途黃泉也。」「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會疏》曰:「脫人身,受鬼畜等身,故云『轉生受身』。四生轉變,云『改形』。六道生死,云『易道』。」四生指胎卵濕化。例如捨麻雀身而得狗身,是為「改形」。又如捨人身而作狗,則從人道轉為畜生道,是為「易道」。眾生輪轉於六道之中。「泥犁」即地獄,「蜎飛」者,飛蟲,「蠕動」者,爬蟲。
【經】不知為善。後受殃罰。故有窮乞。孤獨。聾盲。瘖瘂。癡惡。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為善。
【解】「不知為善」乃至「不肯為善」,皆表造惡之過失。以廣為不善,復殺害生命,故受「窮乞……尪狂」等報。「窮」者貧窮。「乞」者乞丐,討飯度日者也。「孤獨」。《經音義》曰:「無父曰孤,無子曰獨。」憬興云:「孤者無父母,獨者無子女。」
「聾」者,耳不聽聲也。「盲」者,目不能視也。「瘖」者,口不能發聲也。「瘂」者,雖能發聲,但舌不轉,仍不能語言。故即啞也。「癡」者愚癡、癡呆。「惡」者,狠惡不善。「尪」者弱也,跛也,短小也。「狂」者瘋狂。上即「不信道德,不肯為善」所受之種種「殃罰」。「殃」者禍也,「罰」者罪也。
癸三、善業福果
【經】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
【解】下舉「尊貴」等,表為善之得,彌顯作惡之失。「尊貴、豪富」乃世間富貴之人。「賢明、智勇、才達」乃人中賢智之士。「長者」義兼二者,乃積財具德者之通稱。又為年長多財者之稱號。世間富貴賢智之人,皆由過去世中,行慈盡孝,「修善積德」所致也。
癸四、以果驗因 分三 子一、法 (三途苦果)
【經】世間有此目前現事。壽終之後。入其幽冥。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獸。蜎飛蠕動之屬。
【解】上述之因果不虛,乃世間所見之事。上舉之「窮乞」乃至「尪狂」乃殃罰中之易見者。而未知「壽終之後」其苦尤為深劇。「入其幽冥」下,正表其罪苦。「幽冥」者即常云之冥途、冥界。總指三惡道,別指鬼趣與地獄。如《會疏》曰:「幽冥,所謂冥途黃泉也。」「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會疏》曰:「脫人身,受鬼畜等身,故云『轉生受身』。四生轉變,云『改形』。六道生死,云『易道』。」四生指胎卵濕化。例如捨麻雀身而得狗身,是為「改形」。又如捨人身而作狗,則從人道轉為畜生道,是為「易道」。眾生輪轉於六道之中。「泥犁」即地獄,「蜎飛」者,飛蟲,「蠕動」者,爬蟲。
- Category
- 淨土大經科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