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011 - 钟茂森博士讲 : 致富之本 (下集)
2011年印尼企業家論壇中華傳統文化帶動經濟發展 啟講於印尼Borobudur Hotel Flores Ballroom 編號:57-044 共2 次講演
傳統文化它可以運用在我們一切的工作領域,而它的特點就是不管你做什麼,不管你從事什麼行業,它教你抓住根本。所以在《四書》裡面有一本叫「大學」,儒家《四書.大學》這是出自於《禮記》的一篇文章,裡頭有一句話講,「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一切的物都會有一個本一個末,就像一棵樹,那個根是本。本就是它的主幹和根都屬於本,末就是枝葉花果,我們能看到的只是樹的枝葉花果,很少人去發掘它的根本。但是我們知道,如果沒有根本,這顆樹枝葉花果不可能繁茂。一個家庭、一個企業,如果像一個無本之木,沒有根的樹,那它也不可能長久,也不可能興旺。所以傳統文化是教導我們認識本,知本、歸本這樣的教育。
怎麼能夠得到財富,怎麼能夠保持財富?在中華文化裡面,還是《四書》裡說的,《大學》說到,「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就是您要是個君子,那麼一定是先謹慎自己的道德,道德是根本。有德了,就會有人跟著你。譬如說你是一個做企業的,你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如果你沒有人才,你靠你一個人,你怎麼能經營得了?特別是如果家業大的,一定要有人才。那人才怎麼得到?你首先要有德,你有德,自然有人跟著你,對你心服,對你能夠效忠。有了人就有土,在古代最重要的資源就是土地,現在我們講的地產、不動產,這個土除了不動產以外,也包括任何的資產、任何的資源,你有人了就自然有資源。有資源,「有土此有財」,就會有財富來了,你用你的資產生財,所以財富就是枝末。
傳統文化它可以運用在我們一切的工作領域,而它的特點就是不管你做什麼,不管你從事什麼行業,它教你抓住根本。所以在《四書》裡面有一本叫「大學」,儒家《四書.大學》這是出自於《禮記》的一篇文章,裡頭有一句話講,「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一切的物都會有一個本一個末,就像一棵樹,那個根是本。本就是它的主幹和根都屬於本,末就是枝葉花果,我們能看到的只是樹的枝葉花果,很少人去發掘它的根本。但是我們知道,如果沒有根本,這顆樹枝葉花果不可能繁茂。一個家庭、一個企業,如果像一個無本之木,沒有根的樹,那它也不可能長久,也不可能興旺。所以傳統文化是教導我們認識本,知本、歸本這樣的教育。
怎麼能夠得到財富,怎麼能夠保持財富?在中華文化裡面,還是《四書》裡說的,《大學》說到,「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就是您要是個君子,那麼一定是先謹慎自己的道德,道德是根本。有德了,就會有人跟著你。譬如說你是一個做企業的,你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如果你沒有人才,你靠你一個人,你怎麼能經營得了?特別是如果家業大的,一定要有人才。那人才怎麼得到?你首先要有德,你有德,自然有人跟著你,對你心服,對你能夠效忠。有了人就有土,在古代最重要的資源就是土地,現在我們講的地產、不動產,這個土除了不動產以外,也包括任何的資產、任何的資源,你有人了就自然有資源。有資源,「有土此有財」,就會有財富來了,你用你的資產生財,所以財富就是枝末。
- Category
- AMTB Sing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