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6
怎麼叫「三千威儀」呢?出家人,比丘有二百五十條戒律。這二百五十條戒律,行有二百五十條、坐有二百五十條、住有二百五十條、臥有二百五十條。這行、住、坐、臥,叫「四大威儀」;行要有個行的相,坐有坐的相,住有住的相,臥有臥的相。
什麼叫「行的相」呢?行,要「行如風」,這個風,並不是像颳颶風那種風,是輕風徐來,那麼慢慢地,好像那種的微風,慢慢走;走路不是慌裏慌張、冒冒失失地那樣子。住,站到那個地方,一定也要有一個站相。怎麼樣的站相呢?「立如松」,好像一棵松樹,在那兒站得直直地;不是東歪西倒這樣子,站有站相。坐,「坐如鐘」,坐到那個地方,像一座鐘;古來鐘擺在那個地方,它不動彈的。臥,躺到那個地方,「臥如弓」;臥的時候,要吉祥臥。怎麼叫「吉祥臥」呢?就是躺到那地方,右手托腮,左手搭胯,身體像一張弓似的彎著。
那麼「行、住、坐、臥」,各有二百五十條,這合起來叫一千;再加上身、口、意三聚淨戒,身持戒要有一千,口要有一千,意要有一千;身、口、意三業各有一千,所以這叫「三千威儀」。
八萬微細:這個細行,本來是八萬四千;以三千威儀配身口七支,即身三口四──身不殺、盜、淫,口不犯妄語、綺語、惡口、兩舌,三七就是兩萬一千,復配貪、瞋、癡、等分煩惱以論對治。對治貪、瞋、癡,每一個要兩萬一千;貪兩萬一、瞋兩萬一、癡又是兩萬一;再加上一個「等分」,又是兩萬一,這統統就是八萬四千細行。「細行」,是很微細很微細的。我現在說,你們恐怕也都不太了解,慢慢地研究,時間多一點,就明白了!
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講述於一九六八年夏
《宣化上人開示》播放清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iZ97TazlS4&list=PLpJd3xvoJYHdiU_Jma9GTH-LbZQ-VdcxC
什麼叫「行的相」呢?行,要「行如風」,這個風,並不是像颳颶風那種風,是輕風徐來,那麼慢慢地,好像那種的微風,慢慢走;走路不是慌裏慌張、冒冒失失地那樣子。住,站到那個地方,一定也要有一個站相。怎麼樣的站相呢?「立如松」,好像一棵松樹,在那兒站得直直地;不是東歪西倒這樣子,站有站相。坐,「坐如鐘」,坐到那個地方,像一座鐘;古來鐘擺在那個地方,它不動彈的。臥,躺到那個地方,「臥如弓」;臥的時候,要吉祥臥。怎麼叫「吉祥臥」呢?就是躺到那地方,右手托腮,左手搭胯,身體像一張弓似的彎著。
那麼「行、住、坐、臥」,各有二百五十條,這合起來叫一千;再加上身、口、意三聚淨戒,身持戒要有一千,口要有一千,意要有一千;身、口、意三業各有一千,所以這叫「三千威儀」。
八萬微細:這個細行,本來是八萬四千;以三千威儀配身口七支,即身三口四──身不殺、盜、淫,口不犯妄語、綺語、惡口、兩舌,三七就是兩萬一千,復配貪、瞋、癡、等分煩惱以論對治。對治貪、瞋、癡,每一個要兩萬一千;貪兩萬一、瞋兩萬一、癡又是兩萬一;再加上一個「等分」,又是兩萬一,這統統就是八萬四千細行。「細行」,是很微細很微細的。我現在說,你們恐怕也都不太了解,慢慢地研究,時間多一點,就明白了!
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講述於一九六八年夏
《宣化上人開示》播放清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iZ97TazlS4&list=PLpJd3xvoJYHdiU_Jma9GTH-LbZQ-VdcxC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
- Tags
- 宣化上人, 宣化, 度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