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故事選錄] 守文持正 宋璟 “守文以持天下之正” 卡通動畫 國語版
[因果故事選錄] 守文持正 宋璟 “守文以持天下之正” 卡通動畫 國語版
“守文以持天下之正”
唐朝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輝煌的時代。曾經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至今仍然被後人歌頌和懷念。這些輝煌的造就,雖然離不開賢明的君王,但也少不了剛正不阿,一心為民的忠臣。被譽為唐朝「四大賢相」之一的宋璟,先後歷任武后、中宗、睿宗、睿宗、殤宗、玄宗五朝。並輔佐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正是「守文以持天下之正」的忠臣典範。
宋璟 (公元663年至737年),字廣平,邢州南和人 (今河北省邢台市) ,是北魏吏部尚書宋弁的第七世子孫。宋璟從小聰穎過人,七歲能文,博學多才。二十歲考中進士,後入朝為官,武則天當朝時,其晚年極為寵倖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而張氏兄弟更是持寵專橫,權傾朝野。群臣都畏於其權勢,而不得不趨炎附勢。張易之的家奴,仗著主子受寵,欺凌百姓,罪大惡極。被御史大夫魏元忠逮捕並責打死於杖下。二張因此懷恨於心,並誣告魏元忠私議「武后年老」,「為永久打算」,「不如倚附太子」,等不守臣節言論。武則天大怒,將魏元忠下了大獄,並命其與張昌宗當面對質。雙方爭辯不決,張昌宗便暗中以官位為酬謝條件,要鳯閣舍人張說作偽證。張說迫於張氏兄弟的權勢,只好答應。不料,當時同任鳯閣舍人的宋璟,後知此事後,知道魏元忠是被陷害,決定出手相救。於是在臨詢這一天,他預先在朝房等待,當魏、張兩人辯論不休時,武則天召張說入朝,快到朝門時遇到了宋璟。宋璟正色地說 : 「大人! 名義最重,鬼神歎欺,不可結黨營私,陷害正人,自求苟免,即使得罪貶謫,名譽節操也能傳揚,你萬一遭遇不測,與君同生死! 你是否被萬代瞻仰,就在此一舉了。」張說被宋璟的這番話深深感動,於是在朝當如實稟奏武后 :「臣確實未曾聽元忠說這些話,不敢誣證元忠,魏元忠這才得以免受陷害。」
神龍元年 (公元705年),宋璟任吏部侍郎,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權傾朝野,並與後官的韋皇后和上官婉兒私通,當時有一位叫韋月將的忠臣,把此事上報皇帝,武三思卻反誣陷韋月將大逆不道,要將其處以極刑,宋璟再次挺身而出,勸諌唐中宗不可任性治罪,而應依法典處置,最終韋月將被免於極刑,但宋璟也因此得罪了武三思。後來宋璟被貶到貝州任刺史,當時河北頻遭水患,貝州城內餓殍遍地,民不聊生,貝州是武三思的封地,武三思不顧百姓死活,仍然要求宋璟逼迫百姓繳納賦稅,宋璟憐憫百姓疾苦,一再拒絕了武三思。宋璟因此而在朝廷中備受武三思的排擠。
到了唐玄宗登基後,宋璟與姚祟被委以重任,他們勵精圖治,同心協力,手人土動官職改革,吏制整頓,並整肅綱紀,賞罰嚴明,輔佐唐玄宗把一個充滿內憂外患的唐朝,改變為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大唐帝國,史稱「開元盛世」。宋璟儘管當時備受唐玄宗器重,已經是國家的重臣,但仍然保持恭謹的態度,守文持正。
唐玄宗曾在御宴上賜宋璟一雙金筷,那時候黃金器皿被皇宮所壟斷,上自王公,下至百姓,使用都是犯法。而宋璟被賜金筷十分惶恐,唐玄宗告訴他 : 「這並不是賜與你金子,而是賜給你筷子,為的是表彰你如同金筷一樣的剛毅正直。」
宋璟宦海一生愛民恤物,在當時的朝野被讚譽為「有腳陽春」, 就是他走到哪裡,就會把溫暖和光明帶到哪裡。他歷經五朝,為官五十二年,從不為自己和家人謀私利,為人正直,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就如同他名字中的「璟」字一樣,有著玉一樣的君子品格,宋璟享年七十五歲,所生六子都出仕為官,而宋璟的後人更是遍佈整個朝野,上至太子近臣,下至地方太守,都會有宋家後人的身影。到了宋代,宋璟的後世孫宋慈,被喻為中國「法醫學之父」,更是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到了清朝,宋璟作為歷史賢臣,被供入歷代帝王廟得以從祀,回觀宋璟的一生,如同他所作《梅花賦》中所寫,「貴不移於本性,方有儷於君子之節」,宋璟君子有節,不畏權貴,剛正無私,故能造福百姓,德蔭子孫,後世昌盛。
#守文以持天下之正 #因果故事選錄 #宋璟
“守文以持天下之正”
唐朝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輝煌的時代。曾經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至今仍然被後人歌頌和懷念。這些輝煌的造就,雖然離不開賢明的君王,但也少不了剛正不阿,一心為民的忠臣。被譽為唐朝「四大賢相」之一的宋璟,先後歷任武后、中宗、睿宗、睿宗、殤宗、玄宗五朝。並輔佐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正是「守文以持天下之正」的忠臣典範。
宋璟 (公元663年至737年),字廣平,邢州南和人 (今河北省邢台市) ,是北魏吏部尚書宋弁的第七世子孫。宋璟從小聰穎過人,七歲能文,博學多才。二十歲考中進士,後入朝為官,武則天當朝時,其晚年極為寵倖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而張氏兄弟更是持寵專橫,權傾朝野。群臣都畏於其權勢,而不得不趨炎附勢。張易之的家奴,仗著主子受寵,欺凌百姓,罪大惡極。被御史大夫魏元忠逮捕並責打死於杖下。二張因此懷恨於心,並誣告魏元忠私議「武后年老」,「為永久打算」,「不如倚附太子」,等不守臣節言論。武則天大怒,將魏元忠下了大獄,並命其與張昌宗當面對質。雙方爭辯不決,張昌宗便暗中以官位為酬謝條件,要鳯閣舍人張說作偽證。張說迫於張氏兄弟的權勢,只好答應。不料,當時同任鳯閣舍人的宋璟,後知此事後,知道魏元忠是被陷害,決定出手相救。於是在臨詢這一天,他預先在朝房等待,當魏、張兩人辯論不休時,武則天召張說入朝,快到朝門時遇到了宋璟。宋璟正色地說 : 「大人! 名義最重,鬼神歎欺,不可結黨營私,陷害正人,自求苟免,即使得罪貶謫,名譽節操也能傳揚,你萬一遭遇不測,與君同生死! 你是否被萬代瞻仰,就在此一舉了。」張說被宋璟的這番話深深感動,於是在朝當如實稟奏武后 :「臣確實未曾聽元忠說這些話,不敢誣證元忠,魏元忠這才得以免受陷害。」
神龍元年 (公元705年),宋璟任吏部侍郎,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權傾朝野,並與後官的韋皇后和上官婉兒私通,當時有一位叫韋月將的忠臣,把此事上報皇帝,武三思卻反誣陷韋月將大逆不道,要將其處以極刑,宋璟再次挺身而出,勸諌唐中宗不可任性治罪,而應依法典處置,最終韋月將被免於極刑,但宋璟也因此得罪了武三思。後來宋璟被貶到貝州任刺史,當時河北頻遭水患,貝州城內餓殍遍地,民不聊生,貝州是武三思的封地,武三思不顧百姓死活,仍然要求宋璟逼迫百姓繳納賦稅,宋璟憐憫百姓疾苦,一再拒絕了武三思。宋璟因此而在朝廷中備受武三思的排擠。
到了唐玄宗登基後,宋璟與姚祟被委以重任,他們勵精圖治,同心協力,手人土動官職改革,吏制整頓,並整肅綱紀,賞罰嚴明,輔佐唐玄宗把一個充滿內憂外患的唐朝,改變為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大唐帝國,史稱「開元盛世」。宋璟儘管當時備受唐玄宗器重,已經是國家的重臣,但仍然保持恭謹的態度,守文持正。
唐玄宗曾在御宴上賜宋璟一雙金筷,那時候黃金器皿被皇宮所壟斷,上自王公,下至百姓,使用都是犯法。而宋璟被賜金筷十分惶恐,唐玄宗告訴他 : 「這並不是賜與你金子,而是賜給你筷子,為的是表彰你如同金筷一樣的剛毅正直。」
宋璟宦海一生愛民恤物,在當時的朝野被讚譽為「有腳陽春」, 就是他走到哪裡,就會把溫暖和光明帶到哪裡。他歷經五朝,為官五十二年,從不為自己和家人謀私利,為人正直,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就如同他名字中的「璟」字一樣,有著玉一樣的君子品格,宋璟享年七十五歲,所生六子都出仕為官,而宋璟的後人更是遍佈整個朝野,上至太子近臣,下至地方太守,都會有宋家後人的身影。到了宋代,宋璟的後世孫宋慈,被喻為中國「法醫學之父」,更是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到了清朝,宋璟作為歷史賢臣,被供入歷代帝王廟得以從祀,回觀宋璟的一生,如同他所作《梅花賦》中所寫,「貴不移於本性,方有儷於君子之節」,宋璟君子有節,不畏權貴,剛正無私,故能造福百姓,德蔭子孫,後世昌盛。
#守文以持天下之正 #因果故事選錄 #宋璟
- Category
- AMTB China
- Tags
- 守文以持天下之正, 因果故事選錄, 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