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社會 志工也"資深"
高齡社會來臨,不過,許多長輩退而不休,他們用自己的社會歷練,以及服務熱忱,投入各種志工行列。調查發現,長輩走出家門,多活動、多付出,可以有效的、預防失智。
照料三餐,用心陪伴,今年74歲的徐朱芷弟擔任志工27年,服務超過一萬七千個小時,已經晉升為奶奶的她,總是特別能用同理心,理解長輩的需求。
高齡志工 徐朱芷弟:「我們像現在都有點年齡,我們曉得長者他所需要的,不是你去糾正他,你聽他的 跟他撒撒嬌,他慢慢信任你以後,他很多事情他都會跟你分享。」
30年來如一日,不論是文化中心或是醫院總能看見陳七七溫暖的笑容,當初會一頭栽進志工行列,全來自於對先生的愛。
高齡志工 陳七七 :「醫院的志工 是因為我先生生病,那就感覺到醫院的醫生護理師,都非常的辛苦照顧 也很讓我感動,所以後來 我就以同理心,進入(醫院)去就幫他們的忙。」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5年65歲以上的高齡志工有16萬5千多人,而到了2018年增加為22萬3千多人,大約占了志工總人數的20%,成為志工群體裡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
衛福部政務次長 呂寶靜:「只要就近 有各種,社會福利服務的方案,或者是社區互助的方案,就我們自己的興趣,透過在社區服務,我們(人際)不斷地擴張,而且這個網絡,是提供正向的支持跟力量。」
台大社工系教授 楊培珊:「做志工的時候他會活動,所以身有動,然後剛有提到 你要聽別人的故事,你要想方法幫助別人,所以心也動了 腦也動了 那另外,就是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快樂,所以在情緒的平穩這個部分,也會有所幫助。」
打破對老的刻板印象,透過多元的服務機會提升高齡者的能見度,看見長者的活力與熱情。
台北報導:雷雅 鄧應忠
照料三餐,用心陪伴,今年74歲的徐朱芷弟擔任志工27年,服務超過一萬七千個小時,已經晉升為奶奶的她,總是特別能用同理心,理解長輩的需求。
高齡志工 徐朱芷弟:「我們像現在都有點年齡,我們曉得長者他所需要的,不是你去糾正他,你聽他的 跟他撒撒嬌,他慢慢信任你以後,他很多事情他都會跟你分享。」
30年來如一日,不論是文化中心或是醫院總能看見陳七七溫暖的笑容,當初會一頭栽進志工行列,全來自於對先生的愛。
高齡志工 陳七七 :「醫院的志工 是因為我先生生病,那就感覺到醫院的醫生護理師,都非常的辛苦照顧 也很讓我感動,所以後來 我就以同理心,進入(醫院)去就幫他們的忙。」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5年65歲以上的高齡志工有16萬5千多人,而到了2018年增加為22萬3千多人,大約占了志工總人數的20%,成為志工群體裡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
衛福部政務次長 呂寶靜:「只要就近 有各種,社會福利服務的方案,或者是社區互助的方案,就我們自己的興趣,透過在社區服務,我們(人際)不斷地擴張,而且這個網絡,是提供正向的支持跟力量。」
台大社工系教授 楊培珊:「做志工的時候他會活動,所以身有動,然後剛有提到 你要聽別人的故事,你要想方法幫助別人,所以心也動了 腦也動了 那另外,就是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快樂,所以在情緒的平穩這個部分,也會有所幫助。」
打破對老的刻板印象,透過多元的服務機會提升高齡者的能見度,看見長者的活力與熱情。
台北報導:雷雅 鄧應忠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