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六根具足 修行利他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今天靜思晨語,證嚴上人說,每天都要感恩六根具足,這六根,指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樣樣都要會合,口語化的意思是,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做利入人群,自利利他的事。
證嚴上人開示:「我們若好好利用,這六根都不能欠一。六根具全才是真正我們的生活的品質,也是一生中修行的目標。」
慈濟志工邱炳輝,72歲,患有巴金森氏症。
慈濟志工 邱炳輝:「我手抖動的時候呢,有時寫的字有時大或小,有時這標點符號標錯,有時斷句也會抄錯,這一段沒有抄,抄到下一段,當然身體不好的時候呢,我就是聽醫生的話按時服藥,要運動。」
慈濟志工 邱炳輝:「只要有工作做,我就可以忘記了煩惱,我總不能說每天想著說,我有這個病痛那個病痛對不對,做了就會忘記煩惱,忘記痛苦,上人講說做就對了,我就跟著憨憨地就這樣做。」
環保志工 林細育:「不管是慈濟裡面的大小事,他都很認真,連那個割草都很早就來了,非常地用心,因為就是看到他這樣做,看他這麼認真做,我們都會不好意思,我們跟著做,所以我們都很感恩很感動,才會跟著他做。」
證嚴上人開示:「我們要每天就是要感恩,感恩六根具全,讓我們健康,見解正確,聽都是正語、正音聲,這都是我們要感恩啊!這是『增上勝力』,讓我們增加很大的力量。所以,『能照境發識』,我們的眼根能夠看世間這麼多的事情,我們展開了慧眼。不論你在外面所緣的什麼境,入我們的意識來,能夠將它分析得很清楚,沒有差錯。」
慈濟志工 邱炳輝:「修行不是說輕輕鬆鬆,只有去念經唱歌而已,還要實際去做,當然做總會遭遇到困難或是挫折,我邱炳輝也是一樣,總有,沒有一帆風順,也有遭遇到挫折跟困難,縱然是困難,我應當精進,增強自己的力量,承擔更重大的責任。」
證嚴上人開示:「修行是要身體力行。世間很多事情都是學出來的,『學而時習之』,就是要學,讓你得到學的功夫,『不亦悅乎?』大家都心開意解,會很歡喜。這我們要好好相信、了解。」
緬甸水患賑災,發豆種助復耕。
緬甸村民 Kyaw myint:「田壞了很多,如果是不來發給我們的話,我們還要到城裡面去買,很難買到。」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 黃玉美:「這些綠豆都是村民的寶,身為慈濟人,我們應該愛上人所愛,痛村民所痛,只要能夠幫他們搬一包,就是一個很幸福的事情。」
台灣慈少淨溪,守護新店梅花湖。
台灣慈少 吳咸宗:「河水那麼漂亮,問題是,其實在河岸旁邊撿起來,還是發現滿多的垃圾,就是隱藏在這些樹叢裡面,我們一般人如果能少用塑膠袋,就少用塑膠袋 ,沒有停止那個源頭,沒有辦法,永遠有撿不完的垃圾。」
馬來西亞新山,新芽助學金助466人。
馬來西亞慈濟助學生 沙亞西仁:「我會買衣服和書,因為我只有一支鉛筆,也會買。」
馬來西亞家長 賴莉萍:「一個人養四個孩子,所以慈濟有幫了我,所以我很感恩慈濟。」
證嚴上人開示:「現在用我們清淨眼來看世間事,用清淨的眼識、心意來看人間事,自然我們若入人群,就是付出無所求,這看法就不同了。」
有的人入人群就是要取有,但是菩薩入人群,知道一切法皆空,但是一個妙有──結眾生好人緣,眾生來成就我行菩薩道;一直見眾生一切的苦相、人間一切的生態,明白道理。這就是菩薩的看法,所以不同。
證嚴上人開示:「我們若好好利用,這六根都不能欠一。六根具全才是真正我們的生活的品質,也是一生中修行的目標。」
慈濟志工邱炳輝,72歲,患有巴金森氏症。
慈濟志工 邱炳輝:「我手抖動的時候呢,有時寫的字有時大或小,有時這標點符號標錯,有時斷句也會抄錯,這一段沒有抄,抄到下一段,當然身體不好的時候呢,我就是聽醫生的話按時服藥,要運動。」
慈濟志工 邱炳輝:「只要有工作做,我就可以忘記了煩惱,我總不能說每天想著說,我有這個病痛那個病痛對不對,做了就會忘記煩惱,忘記痛苦,上人講說做就對了,我就跟著憨憨地就這樣做。」
環保志工 林細育:「不管是慈濟裡面的大小事,他都很認真,連那個割草都很早就來了,非常地用心,因為就是看到他這樣做,看他這麼認真做,我們都會不好意思,我們跟著做,所以我們都很感恩很感動,才會跟著他做。」
證嚴上人開示:「我們要每天就是要感恩,感恩六根具全,讓我們健康,見解正確,聽都是正語、正音聲,這都是我們要感恩啊!這是『增上勝力』,讓我們增加很大的力量。所以,『能照境發識』,我們的眼根能夠看世間這麼多的事情,我們展開了慧眼。不論你在外面所緣的什麼境,入我們的意識來,能夠將它分析得很清楚,沒有差錯。」
慈濟志工 邱炳輝:「修行不是說輕輕鬆鬆,只有去念經唱歌而已,還要實際去做,當然做總會遭遇到困難或是挫折,我邱炳輝也是一樣,總有,沒有一帆風順,也有遭遇到挫折跟困難,縱然是困難,我應當精進,增強自己的力量,承擔更重大的責任。」
證嚴上人開示:「修行是要身體力行。世間很多事情都是學出來的,『學而時習之』,就是要學,讓你得到學的功夫,『不亦悅乎?』大家都心開意解,會很歡喜。這我們要好好相信、了解。」
緬甸水患賑災,發豆種助復耕。
緬甸村民 Kyaw myint:「田壞了很多,如果是不來發給我們的話,我們還要到城裡面去買,很難買到。」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 黃玉美:「這些綠豆都是村民的寶,身為慈濟人,我們應該愛上人所愛,痛村民所痛,只要能夠幫他們搬一包,就是一個很幸福的事情。」
台灣慈少淨溪,守護新店梅花湖。
台灣慈少 吳咸宗:「河水那麼漂亮,問題是,其實在河岸旁邊撿起來,還是發現滿多的垃圾,就是隱藏在這些樹叢裡面,我們一般人如果能少用塑膠袋,就少用塑膠袋 ,沒有停止那個源頭,沒有辦法,永遠有撿不完的垃圾。」
馬來西亞新山,新芽助學金助466人。
馬來西亞慈濟助學生 沙亞西仁:「我會買衣服和書,因為我只有一支鉛筆,也會買。」
馬來西亞家長 賴莉萍:「一個人養四個孩子,所以慈濟有幫了我,所以我很感恩慈濟。」
證嚴上人開示:「現在用我們清淨眼來看世間事,用清淨的眼識、心意來看人間事,自然我們若入人群,就是付出無所求,這看法就不同了。」
有的人入人群就是要取有,但是菩薩入人群,知道一切法皆空,但是一個妙有──結眾生好人緣,眾生來成就我行菩薩道;一直見眾生一切的苦相、人間一切的生態,明白道理。這就是菩薩的看法,所以不同。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