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無敵00後 兩岸年輕人交流
暑假期間,台灣慈青到了大陸四川,進行人文交流,為偏鄉學校的孩子們服務,同時也把握機會到社區裡舉辦環保宣導。學生們遇見一位76歲的老奶奶,她天天到街上資源回收,這份熱情,成為所有人最好的典範。
四川的夏天,天色亮得早,才清晨六點出頭,黃會榮就要去晨運了,但手上怎麼拎著這麼多大大小小的袋子?原來撿回收物才是婆婆的重要任務。
志工 黃會榮:「撿環保(回收物),不是撿垃圾。」
這麼斬釘截鐵的回答,是婆婆的堅持,從去年四月開始,她撿回收物的身影,風雨無阻,天天都是這麼賣力。
市場攤商 黃女士:「她(黃婆婆)天天都會來收這些垃圾(回收物),挺好咧,這樣對大家都很(好),市場看起來也乾淨。」
志工 黃會榮:「(撿回收物)支援災區支援貧困,扶貧嘛,修(建)希望小學,支援那些有困難的、讀書讀不起的(學生)。」
暑假期間,台灣的大學生來到四川人文交流,順道也在婆婆住的小區舉辦了環保推廣,年輕人跟著婆婆,學了很多。
台灣慈青 賴郁婷:「其實撿回收可能在別人看起來,是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情,可是婆婆就是每天不斷地不斷地,持續努力地做這件事情,不是為了她自己,是為了這個地球,為了環境可以更好,所以我覺得婆婆其實是很偉大的。」
台灣慈青 徐浩軒:「 這次人文交流之後回到台灣,就是會效法婆婆的精神,看到地上的垃圾,不管乾淨的或是髒的,就是會撿起來做回收。」
志工 黃會榮:「看到年輕人做環保,我很高興、很快樂。」
愛護地球的觀念,透過這樣的環保帶動,具體落實在每個家戶,是婆婆的心願,更是每個地球公民的義務。
葉萍 張永 四川報導
四川的夏天,天色亮得早,才清晨六點出頭,黃會榮就要去晨運了,但手上怎麼拎著這麼多大大小小的袋子?原來撿回收物才是婆婆的重要任務。
志工 黃會榮:「撿環保(回收物),不是撿垃圾。」
這麼斬釘截鐵的回答,是婆婆的堅持,從去年四月開始,她撿回收物的身影,風雨無阻,天天都是這麼賣力。
市場攤商 黃女士:「她(黃婆婆)天天都會來收這些垃圾(回收物),挺好咧,這樣對大家都很(好),市場看起來也乾淨。」
志工 黃會榮:「(撿回收物)支援災區支援貧困,扶貧嘛,修(建)希望小學,支援那些有困難的、讀書讀不起的(學生)。」
暑假期間,台灣的大學生來到四川人文交流,順道也在婆婆住的小區舉辦了環保推廣,年輕人跟著婆婆,學了很多。
台灣慈青 賴郁婷:「其實撿回收可能在別人看起來,是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情,可是婆婆就是每天不斷地不斷地,持續努力地做這件事情,不是為了她自己,是為了這個地球,為了環境可以更好,所以我覺得婆婆其實是很偉大的。」
台灣慈青 徐浩軒:「 這次人文交流之後回到台灣,就是會效法婆婆的精神,看到地上的垃圾,不管乾淨的或是髒的,就是會撿起來做回收。」
志工 黃會榮:「看到年輕人做環保,我很高興、很快樂。」
愛護地球的觀念,透過這樣的環保帶動,具體落實在每個家戶,是婆婆的心願,更是每個地球公民的義務。
葉萍 張永 四川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