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教育孵出自己的作品
在慈濟人文志業見習的學生,今天發表了屬於自己的作品,影片生動,分享用心。
用一張張照片,為兩個月的見習生活畫上休止符,走上台前,他們告別過去的青澀,分享自己的特別體驗。慈濟大學公費生陳雅渟來到新聞部採訪組,就遇到震撼教育,在畫面與良知的拉扯中,她做出了選擇。
慈濟大學傳播系學生 陳雅渟:「(實習採訪時)在外面等待病患家屬,那其實我知道醫院是不能錄影跟拍照,可是我還是看到有兩個攝影大哥,就是手上有偷偷拿著手機在錄影,後來突然病患家屬就是剛好出來,當時我會覺得,雖然這是一個好的新聞畫面,可是又覺得我自己該不該去開啟我的手機錄影,我目前的答案,就是遇到這種情況,其實我會站在一個家屬的立場去想,我到底該不該用這個畫面。」
奉上一杯好茶,把對導師的感謝濃縮在裡面,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透過兩個月的職場體驗,結合所學所見,完成屬於自己的作品。
嘉義大學數位學系學生 吳宜靜:「我們會選擇這主題,是因為跟自己有相關性,主題叫月經經痛,我原本對醫療這塊其實不太瞭解,但是到那邊(志業體)實習以後,因為我們會約談一些醫生、健康專家過來,瞭解相關議題。」
慈濟人文志業副執行長 葉樹姍:「我們也希望把這樣的涵養,能夠放在每一個同學心中,就像一粒種子一樣,把自己的心先調和好,將來可以把這樣的影響力,擴大到你所工作的崗位上。」
期許學生們在未來道路上,能夠平穩踏實的走著,將人文精神傳遞出去。
吳帛勳 台北報導
用一張張照片,為兩個月的見習生活畫上休止符,走上台前,他們告別過去的青澀,分享自己的特別體驗。慈濟大學公費生陳雅渟來到新聞部採訪組,就遇到震撼教育,在畫面與良知的拉扯中,她做出了選擇。
慈濟大學傳播系學生 陳雅渟:「(實習採訪時)在外面等待病患家屬,那其實我知道醫院是不能錄影跟拍照,可是我還是看到有兩個攝影大哥,就是手上有偷偷拿著手機在錄影,後來突然病患家屬就是剛好出來,當時我會覺得,雖然這是一個好的新聞畫面,可是又覺得我自己該不該去開啟我的手機錄影,我目前的答案,就是遇到這種情況,其實我會站在一個家屬的立場去想,我到底該不該用這個畫面。」
奉上一杯好茶,把對導師的感謝濃縮在裡面,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透過兩個月的職場體驗,結合所學所見,完成屬於自己的作品。
嘉義大學數位學系學生 吳宜靜:「我們會選擇這主題,是因為跟自己有相關性,主題叫月經經痛,我原本對醫療這塊其實不太瞭解,但是到那邊(志業體)實習以後,因為我們會約談一些醫生、健康專家過來,瞭解相關議題。」
慈濟人文志業副執行長 葉樹姍:「我們也希望把這樣的涵養,能夠放在每一個同學心中,就像一粒種子一樣,把自己的心先調和好,將來可以把這樣的影響力,擴大到你所工作的崗位上。」
期許學生們在未來道路上,能夠平穩踏實的走著,將人文精神傳遞出去。
吳帛勳 台北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