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愛到朗哥垃圾山
柬埔寨慈濟人,前往首都金邊最大的朗哥垃圾場,展開大米發放,給予五百戶依賴垃圾拾荒為生的家庭,每戶40公斤大米。許多長期收到大米的鄉親回捐竹筒,他們日存柬幣20到25元,相當於每天存新台幣兩毛到四毛錢,在社會底層求生,助人心意無比可貴。
從娃兒到垂老,他們的一生,圍繞著垃圾場。
柬埔寨金邊,朗哥垃圾場,社會最底層的求生掙扎。慈濟發放大米,填補最直接的需要。
緊鄰垃圾山 撲鼻臭味 居民習以為常,慈濟志工以示尊重,全程不戴口罩。
慈濟志工 謝明勳:「有心要付出 就有無限的能力。」
別以為他們一無所有,心的富有,誰也奪不走。
Phal Sinoun 垃圾山居民 潘西嫩:「我是比較不富有的人,可是我希望用這些錢,去幫助比我更需要的人,四五天100到200柬幣投竹筒,這是我還可以做到的。」
Ben Mon 垃圾山居民 本蒙:「存竹筒的錢,是拿去幫助窮困的人,就像今天慈濟來幫我們是一樣的。」
Lor Dany 慈濟志工 陳倪碧雲:「他們雖然是貧苦,但是他們很有愛心和同情心,很可敬。」
垃圾山子民的宿命,想翻轉,不容易。志工貼近,累積改變的可能性。
真善美志工 潘曉彤 柬埔寨報導
從娃兒到垂老,他們的一生,圍繞著垃圾場。
柬埔寨金邊,朗哥垃圾場,社會最底層的求生掙扎。慈濟發放大米,填補最直接的需要。
緊鄰垃圾山 撲鼻臭味 居民習以為常,慈濟志工以示尊重,全程不戴口罩。
慈濟志工 謝明勳:「有心要付出 就有無限的能力。」
別以為他們一無所有,心的富有,誰也奪不走。
Phal Sinoun 垃圾山居民 潘西嫩:「我是比較不富有的人,可是我希望用這些錢,去幫助比我更需要的人,四五天100到200柬幣投竹筒,這是我還可以做到的。」
Ben Mon 垃圾山居民 本蒙:「存竹筒的錢,是拿去幫助窮困的人,就像今天慈濟來幫我們是一樣的。」
Lor Dany 慈濟志工 陳倪碧雲:「他們雖然是貧苦,但是他們很有愛心和同情心,很可敬。」
垃圾山子民的宿命,想翻轉,不容易。志工貼近,累積改變的可能性。
真善美志工 潘曉彤 柬埔寨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