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種蘊希望 靜思語啟善
慈濟志工,一連五天在緬甸發放豆種。不止給予實質的援助,更透過靜思語結緣,傳遞慈濟人文。
一字一句,慈濟志工用緬甸話仔細講解著靜思語給村民聽。
村民 烏威面:「(聽了)很喜悅,要把這個靜思語貼在家,貼在家裡面 。」
每個村民人手一張靜思語,內容都不大相同,緬甸當地慈濟志工,把握機會,傳遞每句好話。
緬甸慈濟志工 曾慮華:「她們沒有讀過書 所以讀給她們聽,這種種族(印度裔),他們是很看輕這些,特別是女孩子啊,他們不讓她們讀書的 。」
村民 Taw ta ku:「(聽到靜思語)很高興,很好很好很好,你們來布施 我很高興 。」
慈濟基金會到緬甸發放綠豆豆種,給受水患之苦的農民,志工們在烈日下,傳遞每包豆種,加速發放流程,而台灣駐緬甸代表處的副參事,也穿著慈濟背心,一起幫忙。
駐緬甸代表處副參事 張水庸:「慈濟本身他是非常深入,整個(緬甸)社會 我剛剛就看到,這邊有很多發放的證書,可見這個證書,是跟真正需要的人結合到,就是說你需要它,然後當地政府認證,然後來拿到這一分最珍貴的禮物。」
每包豆種都象徵一個希望,讓農民能夠翻轉貧困生活,也讓善念在緬甸農村扎根,來自台灣、馬來西亞以及緬甸慈濟志工共142人,從11月2號一直到6號,一連五天發放,都從早上四點半一直到晚上十點才結束,到了最後一天,每位志工的臉上,仍然看不出疲憊。
慈濟志工 黃秋良:「從這個關懷 一直到造冊,一直到買豆種 一直到發放,一連串下來 只有在一個多月而已,這個也是在國際賑災裡面,也是很少見的,但是上人的悲願 不忍眾生受苦難,所以他希望說,我們趕快發給農民豆種。」
慈濟志工 溫素蕊:「給他們種一個善的種子下去,給他們帶來希望,他們其實一直非常地開心,農民們都說,我們會把這個豆子好好地耕種,希望它大豐收,再去當福種送給別人,這是我們最開心的 。」
付出是快樂的,行善的腳步也不會停止,乾季發豆種,明年雨季之前,慈濟志工將繼續深入緬甸各個鄉鎮,發放稻種,一直陪伴在他們身邊。
黃靜婷 梁家銘 緬甸報導
一字一句,慈濟志工用緬甸話仔細講解著靜思語給村民聽。
村民 烏威面:「(聽了)很喜悅,要把這個靜思語貼在家,貼在家裡面 。」
每個村民人手一張靜思語,內容都不大相同,緬甸當地慈濟志工,把握機會,傳遞每句好話。
緬甸慈濟志工 曾慮華:「她們沒有讀過書 所以讀給她們聽,這種種族(印度裔),他們是很看輕這些,特別是女孩子啊,他們不讓她們讀書的 。」
村民 Taw ta ku:「(聽到靜思語)很高興,很好很好很好,你們來布施 我很高興 。」
慈濟基金會到緬甸發放綠豆豆種,給受水患之苦的農民,志工們在烈日下,傳遞每包豆種,加速發放流程,而台灣駐緬甸代表處的副參事,也穿著慈濟背心,一起幫忙。
駐緬甸代表處副參事 張水庸:「慈濟本身他是非常深入,整個(緬甸)社會 我剛剛就看到,這邊有很多發放的證書,可見這個證書,是跟真正需要的人結合到,就是說你需要它,然後當地政府認證,然後來拿到這一分最珍貴的禮物。」
每包豆種都象徵一個希望,讓農民能夠翻轉貧困生活,也讓善念在緬甸農村扎根,來自台灣、馬來西亞以及緬甸慈濟志工共142人,從11月2號一直到6號,一連五天發放,都從早上四點半一直到晚上十點才結束,到了最後一天,每位志工的臉上,仍然看不出疲憊。
慈濟志工 黃秋良:「從這個關懷 一直到造冊,一直到買豆種 一直到發放,一連串下來 只有在一個多月而已,這個也是在國際賑災裡面,也是很少見的,但是上人的悲願 不忍眾生受苦難,所以他希望說,我們趕快發給農民豆種。」
慈濟志工 溫素蕊:「給他們種一個善的種子下去,給他們帶來希望,他們其實一直非常地開心,農民們都說,我們會把這個豆子好好地耕種,希望它大豐收,再去當福種送給別人,這是我們最開心的 。」
付出是快樂的,行善的腳步也不會停止,乾季發豆種,明年雨季之前,慈濟志工將繼續深入緬甸各個鄉鎮,發放稻種,一直陪伴在他們身邊。
黃靜婷 梁家銘 緬甸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