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講記選講
					論語講記選講 悟道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19/5/6 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
......我們同修最近也聽悟道常常提起我們上淨下空老和尚的老師雪廬老人,他在世的時候講過《論語》,所以在他的遺著裡面(他遺留下來的著作),學生給它整理出來,這個名稱就叫《論語講記》。我們同修請悟道來講,其實我不會講《論語》,也不懂。最近因為台中蓮社有個明倫雜誌社,在網站上有公布李老師當年講的《論語講記》,在網路上,大家去點都可以點得到。李老師在世,他這個是對台中蓮社內部蓮友講的,並沒有公開,是他往生到今年已經三十幾年了,最近這幾年才公開的。我在網路上看到這個講記,仔細看看,才知道《論語》裡面所講的一點道理。很早就聽說《論語》,但始終也沒有進一步去讀誦、去了解。自己看原文,實在講,看也看不懂。現在書店註解《論語》的書太多,也不知道看哪一本。再加上也沒什麼時間,出家人畢竟主要還是念經、講經,這一方面也就沒有太去注意。
最近這些年,我們淨老和尚可以說大概在十幾年前,從新加坡開始就提倡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提倡儒釋道這三個根,主要剛開始還是,一方面針對我們佛弟子,一方面是針對社會大眾。在我們佛弟子來講,我們淨老和尚講經說法到今年是六十週年,所以今年台北華藏也辦了一個我們淨老和尚的文物展,在這個月的月底,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天,大家有時間也歡迎大家來看看,在台北張榮發基金會租了一個會館。我們淨老和尚講經已經六十年,這個六十年可以說,他經教是跟李老師學的,但是講經的經典超過李老師,講得比他的老師多,多了好幾倍,現在我們把他那個講記整理起來,大概有三倍《大藏經》那麼多,那些文字稿,所以講經這部分已經超過他的老師。這幾年提倡傳統文化,我們過去也聽說,但是也不是很在意。這幾年我們老和尚這麼極力提倡,提倡儒釋道三個根,又提倡唐太宗的《群書治要》,而且在國際上,現在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他有一個辦公室,「淨空之友社」,主要推《群書治要》這本書。
這些年的提倡,我們淨宗同修是第一個先響應,從我們淨宗同修開始,影響到社會上企業界。在大陸上企業界,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來教導他們公司的上上下下,從老闆到員工,有很多個地方做得非常成功,效果非常好。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的,就是馬來西亞漢學院執行長吳念博居士他那個蘇州固鍀電子公司。我聽說南京還有一個企業很大。北京胡小林居士,他那個鍋爐的工廠。他學了傳統文化之後,跟過去沒有接觸傳統文化,的確是一百八十度的不一樣。這都是在證明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這個世紀的人類不但是需要,而且是迫切需要。......
【全文連結】
https://ft.hwadzan.com/dv.php?sn=WD20-043-0001&lang=zh_TW
				
				......我們同修最近也聽悟道常常提起我們上淨下空老和尚的老師雪廬老人,他在世的時候講過《論語》,所以在他的遺著裡面(他遺留下來的著作),學生給它整理出來,這個名稱就叫《論語講記》。我們同修請悟道來講,其實我不會講《論語》,也不懂。最近因為台中蓮社有個明倫雜誌社,在網站上有公布李老師當年講的《論語講記》,在網路上,大家去點都可以點得到。李老師在世,他這個是對台中蓮社內部蓮友講的,並沒有公開,是他往生到今年已經三十幾年了,最近這幾年才公開的。我在網路上看到這個講記,仔細看看,才知道《論語》裡面所講的一點道理。很早就聽說《論語》,但始終也沒有進一步去讀誦、去了解。自己看原文,實在講,看也看不懂。現在書店註解《論語》的書太多,也不知道看哪一本。再加上也沒什麼時間,出家人畢竟主要還是念經、講經,這一方面也就沒有太去注意。
最近這些年,我們淨老和尚可以說大概在十幾年前,從新加坡開始就提倡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提倡儒釋道這三個根,主要剛開始還是,一方面針對我們佛弟子,一方面是針對社會大眾。在我們佛弟子來講,我們淨老和尚講經說法到今年是六十週年,所以今年台北華藏也辦了一個我們淨老和尚的文物展,在這個月的月底,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天,大家有時間也歡迎大家來看看,在台北張榮發基金會租了一個會館。我們淨老和尚講經已經六十年,這個六十年可以說,他經教是跟李老師學的,但是講經的經典超過李老師,講得比他的老師多,多了好幾倍,現在我們把他那個講記整理起來,大概有三倍《大藏經》那麼多,那些文字稿,所以講經這部分已經超過他的老師。這幾年提倡傳統文化,我們過去也聽說,但是也不是很在意。這幾年我們老和尚這麼極力提倡,提倡儒釋道三個根,又提倡唐太宗的《群書治要》,而且在國際上,現在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他有一個辦公室,「淨空之友社」,主要推《群書治要》這本書。
這些年的提倡,我們淨宗同修是第一個先響應,從我們淨宗同修開始,影響到社會上企業界。在大陸上企業界,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來教導他們公司的上上下下,從老闆到員工,有很多個地方做得非常成功,效果非常好。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的,就是馬來西亞漢學院執行長吳念博居士他那個蘇州固鍀電子公司。我聽說南京還有一個企業很大。北京胡小林居士,他那個鍋爐的工廠。他學了傳統文化之後,跟過去沒有接觸傳統文化,的確是一百八十度的不一樣。這都是在證明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這個世紀的人類不但是需要,而且是迫切需要。......
【全文連結】
https://ft.hwadzan.com/dv.php?sn=WD20-043-0001&lang=zh_TW
- Category
 - AMTB Hong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