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傳遞環保觀 小菩薩身體力行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花博大愛館,寓教於樂,吸引許多家長,帶孩子來參觀。有位從台北文山區來的林小弟,在展館內,認真聽導覽,吸收許多環保知識。來聽聽他的分享。
慈濟志工:「要72條,才有辦法變成一條線。」
硬硬的寶特瓶,竟然能回收再製,變成細細的絲線,8歲的睿豪,張著好奇眼睛,專注聽志工講解,來到節能減碳體驗區,騎完單車,決定要給大人們一個建議.
參觀民眾 林睿豪:「不要一直開汽車跟摩托車,什麼有的沒的,(會)汙染空氣 還可能造成酸雨。」
童言童語,還滿有道理,睿豪住台北,跟父母參觀花博,走進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更加深環保意識.
參觀民眾 林睿豪:「我們安親班很多人都開這麼大,我都說不要開這麼大 (好棒)。」
舉手之勞能省水,愛惜資源很簡單。.
參觀民眾 陳彥霖:「如果可以用的話, 一直重複使用是最好的,不要用了一次就丟掉。」
彥霖同學,也是跟家人來,同樣體驗實作,跟著慈濟志工做分類,DIY塑膠打包帶.
參觀民眾 陳彥霖:「打包東西用一次,通常就不用了,如果拿來做裝置藝術,很美觀又環保。」
好習慣從小養成,經過慈濟志工用心講解,學生們在展館內,輕鬆愉快,吸收滿滿的環保知識,要帶回去,與家人分享.
真善美志工-賴妤瑄 魏千慧 台中報導。
慈濟志工:「要72條,才有辦法變成一條線。」
硬硬的寶特瓶,竟然能回收再製,變成細細的絲線,8歲的睿豪,張著好奇眼睛,專注聽志工講解,來到節能減碳體驗區,騎完單車,決定要給大人們一個建議.
參觀民眾 林睿豪:「不要一直開汽車跟摩托車,什麼有的沒的,(會)汙染空氣 還可能造成酸雨。」
童言童語,還滿有道理,睿豪住台北,跟父母參觀花博,走進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更加深環保意識.
參觀民眾 林睿豪:「我們安親班很多人都開這麼大,我都說不要開這麼大 (好棒)。」
舉手之勞能省水,愛惜資源很簡單。.
參觀民眾 陳彥霖:「如果可以用的話, 一直重複使用是最好的,不要用了一次就丟掉。」
彥霖同學,也是跟家人來,同樣體驗實作,跟著慈濟志工做分類,DIY塑膠打包帶.
參觀民眾 陳彥霖:「打包東西用一次,通常就不用了,如果拿來做裝置藝術,很美觀又環保。」
好習慣從小養成,經過慈濟志工用心講解,學生們在展館內,輕鬆愉快,吸收滿滿的環保知識,要帶回去,與家人分享.
真善美志工-賴妤瑄 魏千慧 台中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