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癌共處 時間更顯珍貴
環保志工是慈濟加入UN環境署觀察員身分的最重要推手,他們在台灣、在海外各個角落,單調重複的動作,卻完成了一項不簡單的任務。像這位環保志工周清華,罹患口腔癌,身體不好,經濟窘困,家裡還有一對老父母跟女兒要照顧,慈濟志工時常關懷,他翻轉手心,固定到環保站付出。
環保站裡認真分類,周清華沒一刻停歇。他患有口腔癌身體不好,平日只能吃流質食物,還控制不住的一邊喝一邊流。
周清華的姊姊 周秋燕:「他從他生這麼嚴重的病之後,一次一次的開刀一次一次的復原,我覺得我的弟弟真的很棒很堅強。」
環保志工 周清華:「大概五六年前發現,大概第四期,住醫院大概六年大概住兩年,都沒有辦法工作。」
無力工作,專心治療,身體的病交給醫師,心裡的傷,志工不定時到家中關懷。
慈濟志工 陳金柳:「我們去的時候,這還都會流血,現在吃個東西都會從這裡跑出來,後來就邀請他出來做環保,他也沒有推辭。」
志工輕聲邀約,周清華投入環保,平日在家看大愛台,發願翻轉手心,16歲的女兒詩芸也受到影響,擅長繪畫的她,參加慈濟美展捐作品助人。
慈濟志工 施喬馨:「她全部都要捐給印尼賑災所得,所以今天很感謝我們的師兄師姊,能夠說很發心來買她的圖。」
環保志工 周清華:「我的孩子可以來參加這個美展,然後讓她可以認識更多的慈濟人, 拓展自己的人生觀。」
慈濟人走入家庭,周清華看見人生新風貌,有願就有力,自己也能付出行善。
真善美志工 吳燕妮 林襄絜 蔡榮華 彰化報導
環保站裡認真分類,周清華沒一刻停歇。他患有口腔癌身體不好,平日只能吃流質食物,還控制不住的一邊喝一邊流。
周清華的姊姊 周秋燕:「他從他生這麼嚴重的病之後,一次一次的開刀一次一次的復原,我覺得我的弟弟真的很棒很堅強。」
環保志工 周清華:「大概五六年前發現,大概第四期,住醫院大概六年大概住兩年,都沒有辦法工作。」
無力工作,專心治療,身體的病交給醫師,心裡的傷,志工不定時到家中關懷。
慈濟志工 陳金柳:「我們去的時候,這還都會流血,現在吃個東西都會從這裡跑出來,後來就邀請他出來做環保,他也沒有推辭。」
志工輕聲邀約,周清華投入環保,平日在家看大愛台,發願翻轉手心,16歲的女兒詩芸也受到影響,擅長繪畫的她,參加慈濟美展捐作品助人。
慈濟志工 施喬馨:「她全部都要捐給印尼賑災所得,所以今天很感謝我們的師兄師姊,能夠說很發心來買她的圖。」
環保志工 周清華:「我的孩子可以來參加這個美展,然後讓她可以認識更多的慈濟人, 拓展自己的人生觀。」
慈濟人走入家庭,周清華看見人生新風貌,有願就有力,自己也能付出行善。
真善美志工 吳燕妮 林襄絜 蔡榮華 彰化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