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周末發稻種 台灣團出發!
為了一分愛,他們啟程出國。台灣及馬來西亞,慈濟志工團隊,今天分別出發,飛往緬甸仰光,將投入明天起為期十天的水患稻種發放,幫助去年因水患農作全毀的農家,再啟生計,這次發放預計將四千四百公噸的稻種,給四萬八千戶農民。
物資打包裝箱,再與電腦裡的資料核對是否吻合,台灣慈濟志工團三十人,將前往緬甸,進行稻種發放,星期五清晨出發。
慈濟志工 黃秋良:「從去年的七、八月水患之後,我們在(去年)十一月初,我們有發放這個豆種653公噸,那麼這一次是第二次的稻種發放,將近4400公噸,受益的有四萬八千戶(農民)。」
事實上,台灣團的成員在出發前一天,已抵達桃園靜思堂,大家除了練唱緬文歌曲,熟悉當地禮佛行儀外,最重要的還要學這次啟動的雲端發放系統。
慈濟志工 林蔚綺:「進入練習用,然後在右上角這邊有一個掃描,你按下去就會看到像LINE一樣那個找朋友,一樣的那個掃描,然後這張卡上面有條碼,手機去掃這個條碼,它就會把這筆資料在雲端裡的資料叫出來。」
儘管大家不懂緬文,但志工努力克服,希望能在這趟的發放行程中,代表全球慈濟人,傳遞祝福。
慈濟志工 張素禎:「雖然語言上的不通,但是其實我們肢體語言很棒,我們肢體語言,我們可以擁抱,還有我們親切的微笑,慈濟面霜擦厚一點,其實他(緬甸農民)可以感受到我們是非常關心他們的。」
台灣志工團出發之後,將在仰光與緬甸及大馬志工會合,從這個周末開始,進行為期十天的發放工作。
真善美志工 陳榮欽 江文龍 桃園報導
物資打包裝箱,再與電腦裡的資料核對是否吻合,台灣慈濟志工團三十人,將前往緬甸,進行稻種發放,星期五清晨出發。
慈濟志工 黃秋良:「從去年的七、八月水患之後,我們在(去年)十一月初,我們有發放這個豆種653公噸,那麼這一次是第二次的稻種發放,將近4400公噸,受益的有四萬八千戶(農民)。」
事實上,台灣團的成員在出發前一天,已抵達桃園靜思堂,大家除了練唱緬文歌曲,熟悉當地禮佛行儀外,最重要的還要學這次啟動的雲端發放系統。
慈濟志工 林蔚綺:「進入練習用,然後在右上角這邊有一個掃描,你按下去就會看到像LINE一樣那個找朋友,一樣的那個掃描,然後這張卡上面有條碼,手機去掃這個條碼,它就會把這筆資料在雲端裡的資料叫出來。」
儘管大家不懂緬文,但志工努力克服,希望能在這趟的發放行程中,代表全球慈濟人,傳遞祝福。
慈濟志工 張素禎:「雖然語言上的不通,但是其實我們肢體語言很棒,我們肢體語言,我們可以擁抱,還有我們親切的微笑,慈濟面霜擦厚一點,其實他(緬甸農民)可以感受到我們是非常關心他們的。」
台灣志工團出發之後,將在仰光與緬甸及大馬志工會合,從這個周末開始,進行為期十天的發放工作。
真善美志工 陳榮欽 江文龍 桃園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