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青年公益實踐計畫
做公益,這是個集思廣益的平台。 第二屆青年公益實踐計畫在新店靜思堂舉行,大專院校的學生、社會青年組成團隊提案,希望結合專家學者的輔導,給予入選團隊專業技能及媒體曝光等資源,進而提升在社會的能見度與支持度,讓公益計畫更容易付諸實現。
凝聚青年力量,發揮正向影響力。
這是全國第二屆青年公益實踐計畫,從病痛中站起來的謝采倪,將心比心,為病友成立社群。
好病友社群成立人 謝采倪:「(成立)原因是我自己,在106年得到癌症,我是淋巴癌第三期,我在大概一年的養病期間,其實有一段期間有病後憂鬱,然後在那時候,我有加入一些病友社團,我才發現原來在那個時間,我遇到的問題是很多年輕病友也遭遇到的事情。」
青藝盟,透過青少年演出自己的故事,拍成紀錄片或戲劇。
物流連結救災系統團隊,看見救災產生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法。
救災系統設計成員 林首端:「我們那個時候看的新聞,包含有很多美濃然後花蓮等等的這些各式各樣的災害,當中的這些物資,最後使用的流向不明確,而且最後造成大量浪費,導致我們去各處訪問,也訪問到說,他們這些盤點上有什麼樣的問題?我們能夠怎麼去解決他們這些問題?」
慈濟慈善志業執行長 顏博文:「希望是一個有整合性、有連結的平台,將來各位的需求,可以來陪伴指導。」
台大社會工作系教授 馮燕:「青年就是你們,公益是我們大家一起的想望,但是實踐,是今天我們希望,在各位團隊的代表身上,聽見看見的事實。」
結合專家學者輔導,讓青年公益計畫更容易付諸實現。
真善美志工 胡淑惠 謝榮祥 台北報導
凝聚青年力量,發揮正向影響力。
這是全國第二屆青年公益實踐計畫,從病痛中站起來的謝采倪,將心比心,為病友成立社群。
好病友社群成立人 謝采倪:「(成立)原因是我自己,在106年得到癌症,我是淋巴癌第三期,我在大概一年的養病期間,其實有一段期間有病後憂鬱,然後在那時候,我有加入一些病友社團,我才發現原來在那個時間,我遇到的問題是很多年輕病友也遭遇到的事情。」
青藝盟,透過青少年演出自己的故事,拍成紀錄片或戲劇。
物流連結救災系統團隊,看見救災產生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法。
救災系統設計成員 林首端:「我們那個時候看的新聞,包含有很多美濃然後花蓮等等的這些各式各樣的災害,當中的這些物資,最後使用的流向不明確,而且最後造成大量浪費,導致我們去各處訪問,也訪問到說,他們這些盤點上有什麼樣的問題?我們能夠怎麼去解決他們這些問題?」
慈濟慈善志業執行長 顏博文:「希望是一個有整合性、有連結的平台,將來各位的需求,可以來陪伴指導。」
台大社會工作系教授 馮燕:「青年就是你們,公益是我們大家一起的想望,但是實踐,是今天我們希望,在各位團隊的代表身上,聽見看見的事實。」
結合專家學者輔導,讓青年公益計畫更容易付諸實現。
真善美志工 胡淑惠 謝榮祥 台北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