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实法师习讲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第7讲 :释经题和天亲菩萨的五念门
盖实法师习讲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第7讲 :释经题和天亲菩萨的五念门
新加坡延庆寺2016年9月9日
《往生论注》经文讲义: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卷上
婆薮盘头菩萨造 魏永宁寺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译论
论注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沙门昙鸾注解
梵言「优婆提舍」,此间无正名相译。若举一隅,可名为「论」。所以无正名译者,以此间本无佛故。
如此间书,就孔子而称经;余人制作,皆名为子。国史国纪之徒,各别体例。
然佛所说十二部经中,有论议经,名优婆提舍。若复佛诸弟子,解佛经教,与佛义相应者,佛亦许名优婆提舍,以入佛法相故。
此间云论,直是论议而已,岂得正译彼名耶!又如女人,于子称母,于兄云妹。如是等事,皆随义各别。若但以女名,泛谈母妹,乃不失女人之大体,岂含尊卑之义乎!此所云论,亦复如是,是以仍 (因如蒸
反)存梵音,曰优婆提舍。
此《论》始终,凡有二重:一是「总说分」,二是「解义分」。总说分者:前〈五言偈〉尽是。解义分者:论曰以下〈长行〉尽是。所以为二重者,有二义:偈以颂经,为总摄故;论以释偈,为解义故。
「无量寿」者:言无量寿如来,寿命长远,不可思量也。「经」者,常也。言安乐国土,佛及菩萨清净庄严功德,国土清净庄严功德,能与众生,作大饶益,可常行于世,故名曰经。「优婆提舍」是佛论议经名。「愿」是欲乐义。「生」者天亲菩萨愿生彼安乐净土,如来净华中生,故曰愿生。「偈」是句数义,以五言句,略颂佛经,故名为偈。译「婆薮」云天,译「盘头」言亲。此人字「天亲」,事在《付法藏经》。「菩萨」者,若具存梵音,应言菩提萨埵。菩提者,是佛道名;萨埵,或云众生,或云勇健。求佛道众生,有勇猛健志,故名菩提萨埵。今但言菩萨,译者略耳。「造」亦作也。庶因人重法,故云某造。是故言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盘头菩萨造。解论名目竟。
偈中分为「五念门」,如下〈长行〉所释。第一行四句偈,含有三念门。上三句是「礼拜、赞叹门」。下一句是「作愿门」。第二行论主自述,我依佛经造论,与佛教相应,所服有宗。何故云此?为成优婆提舍名故,亦是成上三门,起下二门,所以次之说。从第三行,尽二十三行,是「观察门」。末后一行,是「回向门」。分偈章门竟。
芬陀利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8%8A%AC%E9%99%80%E5%88%A9-1050289395064628/?hc_location=ufi
新加坡延庆寺2016年9月9日
《往生论注》经文讲义: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卷上
婆薮盘头菩萨造 魏永宁寺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译论
论注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沙门昙鸾注解
梵言「优婆提舍」,此间无正名相译。若举一隅,可名为「论」。所以无正名译者,以此间本无佛故。
如此间书,就孔子而称经;余人制作,皆名为子。国史国纪之徒,各别体例。
然佛所说十二部经中,有论议经,名优婆提舍。若复佛诸弟子,解佛经教,与佛义相应者,佛亦许名优婆提舍,以入佛法相故。
此间云论,直是论议而已,岂得正译彼名耶!又如女人,于子称母,于兄云妹。如是等事,皆随义各别。若但以女名,泛谈母妹,乃不失女人之大体,岂含尊卑之义乎!此所云论,亦复如是,是以仍 (因如蒸
反)存梵音,曰优婆提舍。
此《论》始终,凡有二重:一是「总说分」,二是「解义分」。总说分者:前〈五言偈〉尽是。解义分者:论曰以下〈长行〉尽是。所以为二重者,有二义:偈以颂经,为总摄故;论以释偈,为解义故。
「无量寿」者:言无量寿如来,寿命长远,不可思量也。「经」者,常也。言安乐国土,佛及菩萨清净庄严功德,国土清净庄严功德,能与众生,作大饶益,可常行于世,故名曰经。「优婆提舍」是佛论议经名。「愿」是欲乐义。「生」者天亲菩萨愿生彼安乐净土,如来净华中生,故曰愿生。「偈」是句数义,以五言句,略颂佛经,故名为偈。译「婆薮」云天,译「盘头」言亲。此人字「天亲」,事在《付法藏经》。「菩萨」者,若具存梵音,应言菩提萨埵。菩提者,是佛道名;萨埵,或云众生,或云勇健。求佛道众生,有勇猛健志,故名菩提萨埵。今但言菩萨,译者略耳。「造」亦作也。庶因人重法,故云某造。是故言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盘头菩萨造。解论名目竟。
偈中分为「五念门」,如下〈长行〉所释。第一行四句偈,含有三念门。上三句是「礼拜、赞叹门」。下一句是「作愿门」。第二行论主自述,我依佛经造论,与佛教相应,所服有宗。何故云此?为成优婆提舍名故,亦是成上三门,起下二门,所以次之说。从第三行,尽二十三行,是「观察门」。末后一行,是「回向门」。分偈章门竟。
芬陀利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8%8A%AC%E9%99%80%E5%88%A9-1050289395064628/?hc_location=ufi
- Category
- AMTB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