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实法师习讲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第18讲: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盖实法师习讲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第18讲: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五念门的观察门:(1)安乐净土佛八种功德庄严 ── 主、不虚作住持功德 (2)安乐净土菩萨四种功德 ── 不动遍智德
新加坡延庆寺 2016年9月29日
《往生论》:
天人不动众 清净智海生
如须弥山王 胜妙无过者
天人丈夫众 恭敬绕瞻仰
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安乐国清净 常转无垢轮
化佛菩萨日 如须弥住持
《往生论注》经文讲义: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卷上
婆薮盘头菩萨造 魏永宁寺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译论
论注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沙门昙鸾注解
此二句,名庄严主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佛如来,虽有大众,众中亦有不甚恭敬。如一比丘语释迦牟尼佛,若不与我解十四难,我当更学余道。亦如居迦离谤舍利弗,佛三语而三不受。又如诸外道辈,假入佛众,而常伺求佛短。又如第六天魔,常于佛所,作诸留难。有如是等,种种不恭敬相。
是故愿言:使我成佛,天人大众,恭敬无倦。所以但言天人者,净土无女人及八部鬼神故也。是故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
此四句,名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如来,但以声闻为僧,无求佛道者。或有值佛而不免三途:善星、提婆达多、居迦离等是也。又人闻佛名号,发无上道心;遇恶因缘,退入声闻、辟支佛地者。有如是等空过者、退没者。
是故愿言:使我成佛时,值遇我者,皆速疾满足无上大宝。是故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住持义如上。
观佛庄严八种功德,讫之于上。
次观安乐国诸大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成就。
问曰:「观如来庄严功德,何所阙少,复须观菩萨功德耶?」
答曰:「如有明君,则有贤臣。尧舜之称无为,是其比也。若使但有如来法王,而无大菩萨法臣,于翼赞道,岂足云满。亦如薪积小,则火不大。
如经言:『阿弥陀佛国,有无量无边诸大菩萨,如观世音,大势至等,皆当一生,于他方次补佛处』。若人称名忆念者、归依者、观察者,如法华经普门品说,无愿不满。然菩萨爱乐功德,如海吞流,无止足情。
亦如释迦牟尼如来,闻一目比丘吁言:『谁爱功德,为我维针』。
尔时如来,从禅定起,来到其所,语言:『我爱福德』。遂为其维针。尔时失明比丘,暗闻佛语声,惊喜交集,白佛言:『世尊!世尊功德犹未满耶?』佛报言:『我功德圆满,无所复须。但我此身从功德生,知功德恩分故,是故言爱。』
如所问,观佛功德,实无愿不充。所以复观菩萨功德者,有如上种种义故耳。」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佛土,但是小菩萨,不能于十方世界,广作佛事。或但声闻人天,所利狭小。
是故兴愿:愿我国中,有无量大菩萨众,不动本处,遍至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
譬如日在天上,而影现百川。日岂来耶?岂不来耶?如《大集经》言:譬如有人,善治堤塘,量其所宜,及放水时,不加心力。菩萨亦如是,先治一切诸佛及众生应供养应教化种种堤塘。及入三昧,身心不动,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如实修行者,虽常修行,实无所修行也。是故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
芬陀利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8%8A%AC%E9%99%80%E5%88%A9-1050289395064628/?hc_location=ufi
五念门的观察门:(1)安乐净土佛八种功德庄严 ── 主、不虚作住持功德 (2)安乐净土菩萨四种功德 ── 不动遍智德
新加坡延庆寺 2016年9月29日
《往生论》:
天人不动众 清净智海生
如须弥山王 胜妙无过者
天人丈夫众 恭敬绕瞻仰
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安乐国清净 常转无垢轮
化佛菩萨日 如须弥住持
《往生论注》经文讲义: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卷上
婆薮盘头菩萨造 魏永宁寺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译论
论注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沙门昙鸾注解
此二句,名庄严主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佛如来,虽有大众,众中亦有不甚恭敬。如一比丘语释迦牟尼佛,若不与我解十四难,我当更学余道。亦如居迦离谤舍利弗,佛三语而三不受。又如诸外道辈,假入佛众,而常伺求佛短。又如第六天魔,常于佛所,作诸留难。有如是等,种种不恭敬相。
是故愿言:使我成佛,天人大众,恭敬无倦。所以但言天人者,净土无女人及八部鬼神故也。是故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
此四句,名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如来,但以声闻为僧,无求佛道者。或有值佛而不免三途:善星、提婆达多、居迦离等是也。又人闻佛名号,发无上道心;遇恶因缘,退入声闻、辟支佛地者。有如是等空过者、退没者。
是故愿言:使我成佛时,值遇我者,皆速疾满足无上大宝。是故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住持义如上。
观佛庄严八种功德,讫之于上。
次观安乐国诸大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成就。
问曰:「观如来庄严功德,何所阙少,复须观菩萨功德耶?」
答曰:「如有明君,则有贤臣。尧舜之称无为,是其比也。若使但有如来法王,而无大菩萨法臣,于翼赞道,岂足云满。亦如薪积小,则火不大。
如经言:『阿弥陀佛国,有无量无边诸大菩萨,如观世音,大势至等,皆当一生,于他方次补佛处』。若人称名忆念者、归依者、观察者,如法华经普门品说,无愿不满。然菩萨爱乐功德,如海吞流,无止足情。
亦如释迦牟尼如来,闻一目比丘吁言:『谁爱功德,为我维针』。
尔时如来,从禅定起,来到其所,语言:『我爱福德』。遂为其维针。尔时失明比丘,暗闻佛语声,惊喜交集,白佛言:『世尊!世尊功德犹未满耶?』佛报言:『我功德圆满,无所复须。但我此身从功德生,知功德恩分故,是故言爱。』
如所问,观佛功德,实无愿不充。所以复观菩萨功德者,有如上种种义故耳。」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佛土,但是小菩萨,不能于十方世界,广作佛事。或但声闻人天,所利狭小。
是故兴愿:愿我国中,有无量大菩萨众,不动本处,遍至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
譬如日在天上,而影现百川。日岂来耶?岂不来耶?如《大集经》言:譬如有人,善治堤塘,量其所宜,及放水时,不加心力。菩萨亦如是,先治一切诸佛及众生应供养应教化种种堤塘。及入三昧,身心不动,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如实修行者,虽常修行,实无所修行也。是故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
芬陀利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8%8A%AC%E9%99%80%E5%88%A9-1050289395064628/?hc_location=ufi
- Category
- AMTB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