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实法师习讲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第1讲:天亲菩萨《往生论》简介(*附要点字幕)
本集内容:
(1) 中国净土宗的三种体系 (2)净土宗传承祖师 (3)龙树菩萨的难易二道判(4)昙鸾大师注解《往生论》——自力他力判 (5)善导大师的思想体系(6)天亲菩萨《往生论》的简介——结构、五念门和五果门
新加坡延庆寺 2016年6月20日
关于《往生论注》:
《往生論註》二卷,一般稱為《往生論註》;北魏之曇鸞祖師著作,係註解天親菩薩《往生論》之書,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冊。 《往生論》,全名是《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天親菩薩撰著,以偈頌表白一心無疑地信受阿彌陀佛之本願的救度,願生阿彌陀佛之淨土。
《往生論註》上卷之最初引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之難易二道,判定本論是易行道之書,上乘之極致;並說明難行之所以難乃在於唯靠自力修行,而易行之所以易完全在於他力信心。上卷之最後注釋「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之文,力說易行道之信心與一切凡夫皆得往生之旨趣。下卷說明三信三不信之相;又說往相還相之二迴向,強調絕對他力之信心。最後於「自利利他滿足」之文,以《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十一、二十二之三願作為乘托他力速得成就之「的證」。
《往生論》文約義豐,旨歸難曉,幸有曇鸞祖師為之注釋,發揮其幽關,光闡其微意,顯明淨土法門一心五念、他利利他之深義;他力廣大威德之道,信心易行疾至之理,於是乎昭昭然現於世間。不有鸞祖,則天親菩薩《往生論》之正理,將隱而不彰,晦而不明。又此《往生論註》是淨土宗發展的源流,因而《往生論》亦被定為淨土宗正依經論,所謂「三經一論」;則此《論註》格調甚高,幾乎與經並稱。故印光大師於其序中盛讚鸞祖而言 :「曇鸞法師撰注詳釋,直將彌陀誓願,天親衷懷,徹底圓彰,和盤托出;若非深得佛心,具無礙辯,何克臻此。」
(1) 中国净土宗的三种体系 (2)净土宗传承祖师 (3)龙树菩萨的难易二道判(4)昙鸾大师注解《往生论》——自力他力判 (5)善导大师的思想体系(6)天亲菩萨《往生论》的简介——结构、五念门和五果门
新加坡延庆寺 2016年6月20日
关于《往生论注》:
《往生論註》二卷,一般稱為《往生論註》;北魏之曇鸞祖師著作,係註解天親菩薩《往生論》之書,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冊。 《往生論》,全名是《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天親菩薩撰著,以偈頌表白一心無疑地信受阿彌陀佛之本願的救度,願生阿彌陀佛之淨土。
《往生論註》上卷之最初引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之難易二道,判定本論是易行道之書,上乘之極致;並說明難行之所以難乃在於唯靠自力修行,而易行之所以易完全在於他力信心。上卷之最後注釋「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之文,力說易行道之信心與一切凡夫皆得往生之旨趣。下卷說明三信三不信之相;又說往相還相之二迴向,強調絕對他力之信心。最後於「自利利他滿足」之文,以《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十一、二十二之三願作為乘托他力速得成就之「的證」。
《往生論》文約義豐,旨歸難曉,幸有曇鸞祖師為之注釋,發揮其幽關,光闡其微意,顯明淨土法門一心五念、他利利他之深義;他力廣大威德之道,信心易行疾至之理,於是乎昭昭然現於世間。不有鸞祖,則天親菩薩《往生論》之正理,將隱而不彰,晦而不明。又此《往生論註》是淨土宗發展的源流,因而《往生論》亦被定為淨土宗正依經論,所謂「三經一論」;則此《論註》格調甚高,幾乎與經並稱。故印光大師於其序中盛讚鸞祖而言 :「曇鸞法師撰注詳釋,直將彌陀誓願,天親衷懷,徹底圓彰,和盤托出;若非深得佛心,具無礙辯,何克臻此。」
- Category
- AMTB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