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菩薩大招生 從馬尼拉中國城開始...
菲律賓慈濟志工,在這千島之國,希望步步慈善,達成百萬菩薩大招生的目標。在首都馬尼拉,志工從中國城,以及批發商場做起,向店家推動認養竹筒。六月起步,八月第一次竹筒回娘家,他們以最誠摯的心意,帶動華人商圈。
全球第一座中國城,就在馬尼拉,這天,慈濟志工六條動線,走進店家,因為有個重要任務。
慈濟志工 鄭加儀:「之前上人給我們菲律賓百萬菩薩的使命,所以我們就是把 上人給我們的祝福,在社區做一個詳細的計畫。」
菲律賓慈濟志工,從今年六月,走進中國城與批發商場,推動竹筒歲月。
慈濟志工 鄭加儀:「經常看到馬來西亞的志工,在走入挨家挨戶去分享慈濟 募會員,就覺得說,我們可以學馬來西亞,在菲律賓在中國城,還有批發商場,到每家商店推動認養竹筒。」
慈濟志工 與 店家:「我們是腳踩人家的土地,對菲律賓人,多少幫助他們一些,幫助那些窮苦的人。」
慈濟志工 與 店家:「我們人人,大家有愛心,小錢積大錢,救很多人,我們菲律賓很多災難,小錢變大錢,去救人。」
八月,慈濟在中國城,第一次竹筒回娘家的日子,還在接受志工培訓的楊明清,站在溝通第一線,很難想像,她以前對上街募心募愛,望而卻步。
志工 楊明清:「有去做就敢講了,因為剛開始沒有做嘛,就什麼也不清楚說,然後就愈做就愈有心得,去年到今年學了很多,就愈來愈以慈濟為榮,見人說慈濟,朋友都被我募進來了。」
逢人說慈濟的熱情,從路邊小販,或店家、銀行,信守愛的承諾,至今430多戶店家認養竹筒。
中國城店家:「比較方便,因為我們放那個錢,可以收得到,我們自己去那邊不方便。」
中國城店家:「有些客人會自己放,如果是菲律賓人,我會告訴人家,這是幫助人的捐款箱,這邊有寫啊,他們會讀的,我會跟他們說,慈濟就是在幫助人的,如果有災難,或是颱風來了,他們都會捐出來。」
而竹筒歲月傳揚的,也是最草根的志工精神,資深與新進的志工,承襲的是智慧,增添的是活力。
慈濟志工 王玉麗:「跟著他們一起做,有沒有感覺變年輕了?是,年輕了好幾歲,十多歲都有了。」
慈濟志工 呂麗卿:「好像又重新找回到以前的慈濟啊,他們進來這樣子的活躍啊,就看到慈濟,在菲律賓的慈濟就很有希望。」
慈濟志工 鄭加儀:「是希望說竹筒能遍布到每一座商場,然後讓愈來愈多的人知道慈濟。」
全球第一座中國城,就在馬尼拉,這天,慈濟志工六條動線,走進店家,因為有個重要任務。
慈濟志工 鄭加儀:「之前上人給我們菲律賓百萬菩薩的使命,所以我們就是把 上人給我們的祝福,在社區做一個詳細的計畫。」
菲律賓慈濟志工,從今年六月,走進中國城與批發商場,推動竹筒歲月。
慈濟志工 鄭加儀:「經常看到馬來西亞的志工,在走入挨家挨戶去分享慈濟 募會員,就覺得說,我們可以學馬來西亞,在菲律賓在中國城,還有批發商場,到每家商店推動認養竹筒。」
慈濟志工 與 店家:「我們是腳踩人家的土地,對菲律賓人,多少幫助他們一些,幫助那些窮苦的人。」
慈濟志工 與 店家:「我們人人,大家有愛心,小錢積大錢,救很多人,我們菲律賓很多災難,小錢變大錢,去救人。」
八月,慈濟在中國城,第一次竹筒回娘家的日子,還在接受志工培訓的楊明清,站在溝通第一線,很難想像,她以前對上街募心募愛,望而卻步。
志工 楊明清:「有去做就敢講了,因為剛開始沒有做嘛,就什麼也不清楚說,然後就愈做就愈有心得,去年到今年學了很多,就愈來愈以慈濟為榮,見人說慈濟,朋友都被我募進來了。」
逢人說慈濟的熱情,從路邊小販,或店家、銀行,信守愛的承諾,至今430多戶店家認養竹筒。
中國城店家:「比較方便,因為我們放那個錢,可以收得到,我們自己去那邊不方便。」
中國城店家:「有些客人會自己放,如果是菲律賓人,我會告訴人家,這是幫助人的捐款箱,這邊有寫啊,他們會讀的,我會跟他們說,慈濟就是在幫助人的,如果有災難,或是颱風來了,他們都會捐出來。」
而竹筒歲月傳揚的,也是最草根的志工精神,資深與新進的志工,承襲的是智慧,增添的是活力。
慈濟志工 王玉麗:「跟著他們一起做,有沒有感覺變年輕了?是,年輕了好幾歲,十多歲都有了。」
慈濟志工 呂麗卿:「好像又重新找回到以前的慈濟啊,他們進來這樣子的活躍啊,就看到慈濟,在菲律賓的慈濟就很有希望。」
慈濟志工 鄭加儀:「是希望說竹筒能遍布到每一座商場,然後讓愈來愈多的人知道慈濟。」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