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教育以身作則
台中花博外埔園區,慈濟成立的大愛館,裡頭有一個迷你環保站,輪值的志工在菩提樹下做環保,也向參訪民眾解說,而這些回收物,固定由慈濟志工陳樹木開環保車,從后里環保站載運過來,幾乎每兩三天就來一次,陳樹木用這樣的方式護持大愛館。
慈濟志工陳樹木,每天固定到后里環保打理環境。
接了電話,二話不說,開始動工。
慈濟志工 陳樹木:「你幫我拿袋子 要去花博用的。」
慈濟志工 陳樹木:「有時候打來 剛好在外面疊回收,我說這樣沒辦法 要下午喔,她說沒關係。」
平均每兩三天一次,把裝好的寶特瓶、芭樂套袋開車運到花博大愛館。
慈濟志工 林淑嬌:「沒有(回收物)的時候我就打電話,他馬上到隨叫隨到,我們都是機動的,但是要把這裡的東西補齊,才能真正叫做環保教育。」
大愛館裡頭的迷你環保站,固定由陳樹木來補充回收物,讓輪值志工分類環保。
慈濟志工 陳家羚:「會眾來的時候 就跟他們介紹,沒有的時候 我們就在這裡分類。」
而志工分類好的回收物,陳樹木也會通通載回后里環保站,不喊累,做環保十年精進付出,早年他揹著孫子一塊做環保,還有樹木爺爺的稱呼。
慈濟志工 陳樹木:「(開始)好像很尷尬,就很不順啦 會不好意思,背習慣就幾乎每天背出來啦。」
付出無所求,他用這樣的方式,替花博大愛館盡心力,讓參訪民眾更認識環保。
黃子玲 廖學信 台中報導
慈濟志工陳樹木,每天固定到后里環保打理環境。
接了電話,二話不說,開始動工。
慈濟志工 陳樹木:「你幫我拿袋子 要去花博用的。」
慈濟志工 陳樹木:「有時候打來 剛好在外面疊回收,我說這樣沒辦法 要下午喔,她說沒關係。」
平均每兩三天一次,把裝好的寶特瓶、芭樂套袋開車運到花博大愛館。
慈濟志工 林淑嬌:「沒有(回收物)的時候我就打電話,他馬上到隨叫隨到,我們都是機動的,但是要把這裡的東西補齊,才能真正叫做環保教育。」
大愛館裡頭的迷你環保站,固定由陳樹木來補充回收物,讓輪值志工分類環保。
慈濟志工 陳家羚:「會眾來的時候 就跟他們介紹,沒有的時候 我們就在這裡分類。」
而志工分類好的回收物,陳樹木也會通通載回后里環保站,不喊累,做環保十年精進付出,早年他揹著孫子一塊做環保,還有樹木爺爺的稱呼。
慈濟志工 陳樹木:「(開始)好像很尷尬,就很不順啦 會不好意思,背習慣就幾乎每天背出來啦。」
付出無所求,他用這樣的方式,替花博大愛館盡心力,讓參訪民眾更認識環保。
黃子玲 廖學信 台中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