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老法師|師父說|恆順眾生 老實念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張,各個人主張不一樣,那就不和了。怎麼和?我們把自己的見解、成見統統放下。一切都放下,大家是真心相見。用真心就平等,用真心自然就和睦。真心裡面沒有意見,真心裡面沒有主張,真心是清淨的,真心是一個妄念都不生,佛是要求我們建立在這個基礎上。不但天下和順,盡虛空遍法界都達到和順,和在事上和了。順什麼?順法性,不是你順我,我順你,不是的,順真如自性,這是大乘經上講隨順性德,你想這個社會多美好。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第1集) 1998/7
人與人之間為什麼不能相處?為什麼還要有那麼多是非、那麼多意見?就是沒有聽佛的教誨。佛怎麼教我們的?佛教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成見。我們沒有聽,我們跟別人往來,他隨順他的煩惱習氣,我隨順我的煩惱習氣,他有他的執著,我有我的執著;我們的執著不相同,我們的分別不相同,當然就發生衝突,就沒有辦法和睦相處。所以佛頭一條教給我們,「見和同解」。見就是我們的見解,我們對於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這一條怎麼修?放棄自己的執著,我們就能隨順別人,就能跟別人和睦相處。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456集) 2001/10/31
宗門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兩句話說得非常好。凡夫哪有不起心動念的道理?但是起心動念才起來,馬上要覺悟,念頭只有一個,不要有相續的,要快,立刻換成阿彌陀佛。這個在無量法門裡頭,的確是第一殊勝,無比的殊勝。換成阿彌陀佛就沒事,就變成念佛,念念是佛,這是真正彌陀弟子。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49集) 2013/4/3
彌陀弟子一定要皈依阿彌陀佛,皈依淨土五經,一心只求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沒有別的願望,只有這一念,沒有他念。要真幹,身在這個世間就是要隨緣、要放下,跟這些眾生在一起,順著他們,他們喜歡什麼我們就隨順,沒有自己的意思,自己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真正念佛人。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49集) 2013/4/3
隨順,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有分別有執著是隨順自己的意思。自己什麼意思?煩惱習氣!那個因果你要負責任。所以佛菩薩隨順自然,沒有自己的意思,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自己的看法,你說多自在、多快樂!我末後有個「念佛」,這是將來的歸宿,我一定到極樂世界去,一定見阿彌陀佛,這個一點懷疑都沒有。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11集) 2002/5/16
真正念佛人心之所思、意之所念,只有一個阿彌陀佛,只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除了阿彌陀佛跟西方極樂世界,一切都不攀緣,一切都放下。你真正能這樣做,最多三年的時間功夫就成熟,就有把握取得西方淨土。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76集) 1984/12
真正念佛人,在這個世間隨緣度日就好,不要去計較,不要去爭執,一心一意念佛,再過幾天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了。沒有這樣的心量,也是很大的障礙。在這個世間,一切法心裡捨得乾乾淨淨,一切法利益眾生、幫助眾生,幫助他學佛、幫助他念佛,我們能夠盡心盡力圓滿功德。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98集) 1984/12
你老念這句佛號,煩惱自然就沒有了,業障不要消除,時間久了,業障也不見了;斷煩惱、消業障就用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們諸位心裡想想看,如果我這個心,二十四小時心裡頭有阿彌陀佛、口裡頭念阿彌陀佛,煩惱跟業障不見了,自然就沒有了。天天如是,一年三百六十天,十年三千六百天。念念在消,一天念一天消,十天念十天消,這還得了嗎?不必用另外的方法。
淨土大經科註(第115集) 2012/1/1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第1集) 1998/7
人與人之間為什麼不能相處?為什麼還要有那麼多是非、那麼多意見?就是沒有聽佛的教誨。佛怎麼教我們的?佛教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成見。我們沒有聽,我們跟別人往來,他隨順他的煩惱習氣,我隨順我的煩惱習氣,他有他的執著,我有我的執著;我們的執著不相同,我們的分別不相同,當然就發生衝突,就沒有辦法和睦相處。所以佛頭一條教給我們,「見和同解」。見就是我們的見解,我們對於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這一條怎麼修?放棄自己的執著,我們就能隨順別人,就能跟別人和睦相處。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456集) 2001/10/31
宗門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兩句話說得非常好。凡夫哪有不起心動念的道理?但是起心動念才起來,馬上要覺悟,念頭只有一個,不要有相續的,要快,立刻換成阿彌陀佛。這個在無量法門裡頭,的確是第一殊勝,無比的殊勝。換成阿彌陀佛就沒事,就變成念佛,念念是佛,這是真正彌陀弟子。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49集) 2013/4/3
彌陀弟子一定要皈依阿彌陀佛,皈依淨土五經,一心只求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沒有別的願望,只有這一念,沒有他念。要真幹,身在這個世間就是要隨緣、要放下,跟這些眾生在一起,順著他們,他們喜歡什麼我們就隨順,沒有自己的意思,自己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真正念佛人。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49集) 2013/4/3
隨順,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有分別有執著是隨順自己的意思。自己什麼意思?煩惱習氣!那個因果你要負責任。所以佛菩薩隨順自然,沒有自己的意思,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自己的看法,你說多自在、多快樂!我末後有個「念佛」,這是將來的歸宿,我一定到極樂世界去,一定見阿彌陀佛,這個一點懷疑都沒有。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11集) 2002/5/16
真正念佛人心之所思、意之所念,只有一個阿彌陀佛,只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除了阿彌陀佛跟西方極樂世界,一切都不攀緣,一切都放下。你真正能這樣做,最多三年的時間功夫就成熟,就有把握取得西方淨土。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76集) 1984/12
真正念佛人,在這個世間隨緣度日就好,不要去計較,不要去爭執,一心一意念佛,再過幾天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了。沒有這樣的心量,也是很大的障礙。在這個世間,一切法心裡捨得乾乾淨淨,一切法利益眾生、幫助眾生,幫助他學佛、幫助他念佛,我們能夠盡心盡力圓滿功德。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98集) 1984/12
你老念這句佛號,煩惱自然就沒有了,業障不要消除,時間久了,業障也不見了;斷煩惱、消業障就用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們諸位心裡想想看,如果我這個心,二十四小時心裡頭有阿彌陀佛、口裡頭念阿彌陀佛,煩惱跟業障不見了,自然就沒有了。天天如是,一年三百六十天,十年三千六百天。念念在消,一天念一天消,十天念十天消,這還得了嗎?不必用另外的方法。
淨土大經科註(第115集) 2012/1/1
- Category
- AMTB 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