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當相即道,即事而真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淨空法師 2012.07.10
「又《維摩經》曰:法本不生,今則無滅」。這個境界高,是真的,就在現前,一切法確實本來不生,也沒有滅。可是我們今天所見的是生滅,這是什麼相?幻相,生滅是幻相不是真相。真相什麼?真相沒有生滅,這是一般人很不容易理解的。「小乘依有餘涅槃之理而觀不生不滅,趨於偏空」,所以小乘人沒有見到真相,真的不生不滅他沒有見到,他見的是假相。「大乘則從空入假」,這個空就是小乘所證的,證得之後,小乘就定在這個空裡頭,他不出來了,這叫偏真涅槃。大乘不然,證得空了,從空中又能夠回過頭來,去度這些眾生,去幫助眾生,眾生是假的。所以小乘人一入涅槃,不度眾生,所以叫偏真。「於有為之事相上,顯不生不滅之理。當相即道,即事而真」。大乘真妄是一不是二,真在哪裡?真在妄裡頭;妄在哪裡?妄在真裡頭,真妄是一不是二。妄是講事,事可以恆順一切眾生;理,心地乾淨,一塵不染,這叫真正的大般涅槃。事上有理上沒有,相上有性上沒有,它能夠同時並用,得大自在,沒有障礙。為什麼?相是假的,了不可得,性是真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真假是一不是二,這大乘菩薩。
「故能終日度生,終日無度」,斷惡修善,無惡可斷,無善可修。無善可修,天天在修;無惡可斷,天天在斷,這是大乘菩薩。「日涉萬緣,一心空寂」,要這樣才行。如果涉獵外面境界,你心裡頭就有印象,就把它放在心上,那是凡夫,那是搞六道輪迴。菩薩決定不把它放在心上,菩薩的心永遠是空寂,所以,「乃能於布施、忍辱等六度悉皆究竟」,究竟圓滿。天天修六波羅蜜,仍然「安住在不生不滅諸三昧中,不失定意」,真菩薩。這個境界,我們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練,首先我們把這個心要淡化,有執著,不像以前那麼重;有分別,沒有以前那麼嚴重,總讓它淡化,慢慢達到沒有了,這叫真修行,這是真正走菩薩道。
歡迎流通、轉貼分享,利益眾生,隨喜功德。阿彌陀佛!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org.tw/index.asp
淨宗學院首頁
http://new.amtb-aus.org/Default.aspx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tw/rsd/rsd.asp
「又《維摩經》曰:法本不生,今則無滅」。這個境界高,是真的,就在現前,一切法確實本來不生,也沒有滅。可是我們今天所見的是生滅,這是什麼相?幻相,生滅是幻相不是真相。真相什麼?真相沒有生滅,這是一般人很不容易理解的。「小乘依有餘涅槃之理而觀不生不滅,趨於偏空」,所以小乘人沒有見到真相,真的不生不滅他沒有見到,他見的是假相。「大乘則從空入假」,這個空就是小乘所證的,證得之後,小乘就定在這個空裡頭,他不出來了,這叫偏真涅槃。大乘不然,證得空了,從空中又能夠回過頭來,去度這些眾生,去幫助眾生,眾生是假的。所以小乘人一入涅槃,不度眾生,所以叫偏真。「於有為之事相上,顯不生不滅之理。當相即道,即事而真」。大乘真妄是一不是二,真在哪裡?真在妄裡頭;妄在哪裡?妄在真裡頭,真妄是一不是二。妄是講事,事可以恆順一切眾生;理,心地乾淨,一塵不染,這叫真正的大般涅槃。事上有理上沒有,相上有性上沒有,它能夠同時並用,得大自在,沒有障礙。為什麼?相是假的,了不可得,性是真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真假是一不是二,這大乘菩薩。
「故能終日度生,終日無度」,斷惡修善,無惡可斷,無善可修。無善可修,天天在修;無惡可斷,天天在斷,這是大乘菩薩。「日涉萬緣,一心空寂」,要這樣才行。如果涉獵外面境界,你心裡頭就有印象,就把它放在心上,那是凡夫,那是搞六道輪迴。菩薩決定不把它放在心上,菩薩的心永遠是空寂,所以,「乃能於布施、忍辱等六度悉皆究竟」,究竟圓滿。天天修六波羅蜜,仍然「安住在不生不滅諸三昧中,不失定意」,真菩薩。這個境界,我們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練,首先我們把這個心要淡化,有執著,不像以前那麼重;有分別,沒有以前那麼嚴重,總讓它淡化,慢慢達到沒有了,這叫真修行,這是真正走菩薩道。
歡迎流通、轉貼分享,利益眾生,隨喜功德。阿彌陀佛!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org.tw/index.asp
淨宗學院首頁
http://new.amtb-aus.org/Default.aspx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tw/rsd/rsd.asp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