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昔日萬修萬人去,現在萬中僅二三往生,原因是?
學佛答問-淨空法師 新加坡居士林2001.04.27
第一位同修問:「以前聽過法師演說《阿彌陀經》,永明延壽大師說:『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可是昨天法師講經時說,現在一萬個念佛修行人,只有兩、三個才能往生,連下品下生都沒有分。主要是什麼原因?請法師慈悲,為我們這九千九百九十八人講解,使我們有所覺悟和警惕。」
答:你問得很好,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解答。淨宗法門在大乘佛法裡面稱為「易行道」。易行,我們一定要懂得它是跟其他大乘法門相比是比較容易,決不是我們想像當中那麼容易,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佛跟我們講道理,這個道理多少是要了解一些。法界原本是一真,一真為什麼會變成十法界,為什麼會變成六道三途?佛告訴我們,這些都是由於妄想分別執著而變現出來的境界,這是十法界、六道三途的來由。
由此可知,佛教我們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一定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如果這種煩惱習氣不能斷掉,就決定不能超越三界六道。所以無論哪一個法門,淨宗也不例外,一定要斷見思煩惱;見思煩惱就是執著,對一切人事物、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不執著,六道三界就超越了。如果再把塵沙煩惱斷掉,塵沙煩惱是分別,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分別了,十法界就超越了,你就證得一真法界。最後,能把無明煩惱破盡,你就證得圓滿的佛果。這是無論哪個宗派、無論哪個法門都沒有例外的,這個事情難!
淨宗法門為什麼說是易行道?易行就是說它不必斷煩惱,靠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也能夠脫離六道輪迴,這叫容易,易行道。但是你必須要明瞭,往生淨土雖然不要斷煩惱,可是一定要伏煩惱,你煩惱不能夠伏住,還是去不成。這就是說從前的人有能力伏煩惱,所以「萬修萬人去」,他懂得伏煩惱;現代人疏忽了,他不懂得伏煩惱,以為念佛就能往生,這個錯了。
伏煩惱比斷煩惱容易,只要煩惱不現行,就是不起作用,譬如說我貪瞋痴沒斷,是非人我、名聞利養沒斷,但是我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得有功夫、有力量,能夠叫我的煩惱不起作用;念頭才起,「阿彌陀佛」就把這個念頭打掉了,這叫用功夫。不管什麼念頭,貪念、瞋念、愚痴,一句「阿彌陀佛」全把它打掉,這樣念法功夫才能得力,念到心清淨了,清淨心現前就叫做功夫成片。順境、善緣不起貪念,逆境、惡緣不起瞋恚,永遠保持平等心、清淨心,這才能往生。
還要具備「三福」,三福是根,這個大家要知道,千萬不要忘記。《觀無量壽佛經》裡面,韋提希夫人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殊勝,發願求生淨土,求世尊教她方法,世尊沒有教方法之前先教她修三福,這一點可不能疏忽。三福第一條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要具備這個條件,這樣念佛肯定得生,生凡聖同居土;如果再具備第二條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就肯定生方便有餘土;如果再具備第三條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你就肯定生實報莊嚴土。這不能疏忽,佛說得這麼清楚。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修什麼?修一個純善的心。《十善業道經》上佛教我們「晝夜常念善法」,三福是善法;「思惟善法」,想善法;「觀察善法」,行善法。又教給我們要「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所以我常常勸同修,惡人、惡事絕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我們的心就不善,心不善往生就成障礙;因為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上跟我們介紹,那個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的心行不善,佛號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所以我們必須要具足善人的條件。經上說:「善男子、善女人」,我們要夠得上這個條件,這個條件就是「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心裡面一絲毫的不善都沒有,這個人決定往生。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把世間不善放在心上?這是絕大的錯誤,別人不善與我何干?我又何必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口上?放在心上我們的心不善,放在口上造惡業。(以下因字數限制省略)
歡迎流通、轉貼分享,利益眾生,隨喜功德。阿彌陀佛!
齊居士講故事--東天目山念佛往生事蹟 ☆推薦!必看!
http://youtu.be/1NEqEayAuyk
劉素青老菩薩往生紀實-字幕版高畫質
http://youtu.be/pacmeV8die4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org.tw/index.asp
第一位同修問:「以前聽過法師演說《阿彌陀經》,永明延壽大師說:『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可是昨天法師講經時說,現在一萬個念佛修行人,只有兩、三個才能往生,連下品下生都沒有分。主要是什麼原因?請法師慈悲,為我們這九千九百九十八人講解,使我們有所覺悟和警惕。」
答:你問得很好,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解答。淨宗法門在大乘佛法裡面稱為「易行道」。易行,我們一定要懂得它是跟其他大乘法門相比是比較容易,決不是我們想像當中那麼容易,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佛跟我們講道理,這個道理多少是要了解一些。法界原本是一真,一真為什麼會變成十法界,為什麼會變成六道三途?佛告訴我們,這些都是由於妄想分別執著而變現出來的境界,這是十法界、六道三途的來由。
由此可知,佛教我們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一定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如果這種煩惱習氣不能斷掉,就決定不能超越三界六道。所以無論哪一個法門,淨宗也不例外,一定要斷見思煩惱;見思煩惱就是執著,對一切人事物、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不執著,六道三界就超越了。如果再把塵沙煩惱斷掉,塵沙煩惱是分別,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分別了,十法界就超越了,你就證得一真法界。最後,能把無明煩惱破盡,你就證得圓滿的佛果。這是無論哪個宗派、無論哪個法門都沒有例外的,這個事情難!
淨宗法門為什麼說是易行道?易行就是說它不必斷煩惱,靠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也能夠脫離六道輪迴,這叫容易,易行道。但是你必須要明瞭,往生淨土雖然不要斷煩惱,可是一定要伏煩惱,你煩惱不能夠伏住,還是去不成。這就是說從前的人有能力伏煩惱,所以「萬修萬人去」,他懂得伏煩惱;現代人疏忽了,他不懂得伏煩惱,以為念佛就能往生,這個錯了。
伏煩惱比斷煩惱容易,只要煩惱不現行,就是不起作用,譬如說我貪瞋痴沒斷,是非人我、名聞利養沒斷,但是我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得有功夫、有力量,能夠叫我的煩惱不起作用;念頭才起,「阿彌陀佛」就把這個念頭打掉了,這叫用功夫。不管什麼念頭,貪念、瞋念、愚痴,一句「阿彌陀佛」全把它打掉,這樣念法功夫才能得力,念到心清淨了,清淨心現前就叫做功夫成片。順境、善緣不起貪念,逆境、惡緣不起瞋恚,永遠保持平等心、清淨心,這才能往生。
還要具備「三福」,三福是根,這個大家要知道,千萬不要忘記。《觀無量壽佛經》裡面,韋提希夫人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殊勝,發願求生淨土,求世尊教她方法,世尊沒有教方法之前先教她修三福,這一點可不能疏忽。三福第一條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要具備這個條件,這樣念佛肯定得生,生凡聖同居土;如果再具備第二條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就肯定生方便有餘土;如果再具備第三條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你就肯定生實報莊嚴土。這不能疏忽,佛說得這麼清楚。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修什麼?修一個純善的心。《十善業道經》上佛教我們「晝夜常念善法」,三福是善法;「思惟善法」,想善法;「觀察善法」,行善法。又教給我們要「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所以我常常勸同修,惡人、惡事絕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我們的心就不善,心不善往生就成障礙;因為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上跟我們介紹,那個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的心行不善,佛號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所以我們必須要具足善人的條件。經上說:「善男子、善女人」,我們要夠得上這個條件,這個條件就是「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心裡面一絲毫的不善都沒有,這個人決定往生。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把世間不善放在心上?這是絕大的錯誤,別人不善與我何干?我又何必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口上?放在心上我們的心不善,放在口上造惡業。(以下因字數限制省略)
歡迎流通、轉貼分享,利益眾生,隨喜功德。阿彌陀佛!
齊居士講故事--東天目山念佛往生事蹟 ☆推薦!必看!
http://youtu.be/1NEqEayAuyk
劉素青老菩薩往生紀實-字幕版高畫質
http://youtu.be/pacmeV8die4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org.tw/index.asp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