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佛教道場感覺比較冷漠?
學佛答問-淨空法師 新加坡居士林2006.03.31
問:末後一個問題,我介紹朋友到道場來學習,他們感覺在基督教的環境中,很容易感到熱情、關懷與友愛,很有親切感,但是佛教道場,卻反而比較冷漠,請師父開示。
答:其實佛教道場決不是冷漠,而是什麼?現在的佛教徒沒有依照佛的教誨去做,一個個還是自私自利,還是貢高我慢,自以為是,看到新進來的人,不愛理會,這是錯誤的。所以這個錯誤不是佛法,不是佛教,是現在道場裡面這些住眾他們錯了。他們錯也不能怪他,他沒有學過。他要真正學習了,那就不是這樣子。
佛沒有教你用冷漠的態度對人。釋迦牟尼佛接觸大眾都非常和藹,所以沒有一個人不喜歡親近他的。如果釋迦牟尼佛要天天板著面孔,還有信徒敢接近?哪有這種道理?大慈大悲從哪裡表現?就從這些地方表現。世尊從來不責備一個作惡的人,當然他的智慧高,神通廣大,他看人,你過去世生生世世的事情他都看到,所以他接引、他度化就非常方便,他能把你宿世的善根引發出來。你造作的惡業,他能夠對治,為什麼?你過去造作惡業的根他知道,像治病一樣,他從根本治,這個容易。我們要學佛,要學佛的慈悲,要學佛的方便。你看看佛教導我們,教菩薩、教弟子「四攝法」,我們現在完全忘掉了。
我在新加坡團結九個宗教,新加坡有一位部長就問我,你用什麼方法把這些宗教都能團結變成兄弟姐妹一樣?我說這是佛在經上教我的,教你哪個法?四攝法。四攝法要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公關法,就是交際法,就是人與人相處的方法,非常重要。你能夠用在家庭裡面,你一家和睦;用在夫妻上,百年好合。怎麼會有問題出來?你學了不會用。你們學佛的人,誰會?
四攝法第一個是「布施」,四攝法裡面的布施,跟六度裡面的布施,是一樣的名詞,不是一個意思。六度是要度自己成佛的,所以它那個布施是斷慳貪的,目的是在這個。四攝法裡面的布施意思可不是這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多請客、多送禮。你看看頭一條件,你跟人往來,你多送一點小禮物給他,常常送給他,不一樣!所以我解釋四攝法,頭一條,跟人往來,多請客、多送禮。第二個「愛語」,愛語就是關懷,親切關懷、照顧。比基督教講得詳細,講得更深、更廣,沒人去做。「利行」,我所作所為,對他絕對是有利益的,決定沒有絲毫損害。
最後一個是「同事」,同事,那是要有定功,要有智慧。沒有定功,沒有智慧,不能學。譬如說,他喜歡跳舞,你跟他同事,一起去跳舞;他喜歡打麻將,你跟他一起去打,那個厲害,那是什麼?跳舞,你比他跳得好,他就跟你學。你怎麼跳這麼好?佛教我的,就把他引來了。你打麻將常常都贏,你從哪裡學來的?我從釋迦牟尼佛那裡學來的。所以「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那是要有定力。沒有定力,好了,你跟他跑了,結果被他度跑了,你虧就吃大。所以同事這一條,我現在講都不敢講這個,這是很難做到的,真的你會被他拖下水去。我現在同事這一條講的時候,我們要學佛菩薩,佛菩薩怎麼做,我們學他麼做,這就決定不會錯誤。
利行是什麼?利行就是戒律,我們學弟子規,我們學十善業,以這個做標準,來修正我們日常生活一切不善的行為。我們自己做到,我們影響他們,這就沒有過失。所以前面三條,那是絕對沒有問題。我們跟宗教這些團結,我跟各個宗教團結在利行這一方面,一定是要不僅僅表面上做朋友,還要有理論的基礎,你的朋友友誼才堅固。那個理論基礎是什麼?要學他們的經教,他們的經典,我要認真學習,這樣就帶動了。我學習你的東西,我懂你的,你不懂我的,你跟我往來,你就吃虧。這是你要學我的,你不學我的,當然你就沒有法子跟我比。
(以下因字數限制省略)
歡迎流通、轉貼分享,利益眾生,隨喜功德。阿彌陀佛!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org.tw/index.asp
淨宗學院首頁
http://new.amtb-aus.org/Default.aspx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tw/rsd/rsd.asp
中國反情色網
http://www.haongo.com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蔡禮旭老師
http://www.amtb.tw/rsd/home/home_inst.asp?web_choice=7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大型公益紀錄片 ☆推薦!必看!
http://www.youtube.com/user/ChinaTCulture/videos
問:末後一個問題,我介紹朋友到道場來學習,他們感覺在基督教的環境中,很容易感到熱情、關懷與友愛,很有親切感,但是佛教道場,卻反而比較冷漠,請師父開示。
答:其實佛教道場決不是冷漠,而是什麼?現在的佛教徒沒有依照佛的教誨去做,一個個還是自私自利,還是貢高我慢,自以為是,看到新進來的人,不愛理會,這是錯誤的。所以這個錯誤不是佛法,不是佛教,是現在道場裡面這些住眾他們錯了。他們錯也不能怪他,他沒有學過。他要真正學習了,那就不是這樣子。
佛沒有教你用冷漠的態度對人。釋迦牟尼佛接觸大眾都非常和藹,所以沒有一個人不喜歡親近他的。如果釋迦牟尼佛要天天板著面孔,還有信徒敢接近?哪有這種道理?大慈大悲從哪裡表現?就從這些地方表現。世尊從來不責備一個作惡的人,當然他的智慧高,神通廣大,他看人,你過去世生生世世的事情他都看到,所以他接引、他度化就非常方便,他能把你宿世的善根引發出來。你造作的惡業,他能夠對治,為什麼?你過去造作惡業的根他知道,像治病一樣,他從根本治,這個容易。我們要學佛,要學佛的慈悲,要學佛的方便。你看看佛教導我們,教菩薩、教弟子「四攝法」,我們現在完全忘掉了。
我在新加坡團結九個宗教,新加坡有一位部長就問我,你用什麼方法把這些宗教都能團結變成兄弟姐妹一樣?我說這是佛在經上教我的,教你哪個法?四攝法。四攝法要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公關法,就是交際法,就是人與人相處的方法,非常重要。你能夠用在家庭裡面,你一家和睦;用在夫妻上,百年好合。怎麼會有問題出來?你學了不會用。你們學佛的人,誰會?
四攝法第一個是「布施」,四攝法裡面的布施,跟六度裡面的布施,是一樣的名詞,不是一個意思。六度是要度自己成佛的,所以它那個布施是斷慳貪的,目的是在這個。四攝法裡面的布施意思可不是這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多請客、多送禮。你看看頭一條件,你跟人往來,你多送一點小禮物給他,常常送給他,不一樣!所以我解釋四攝法,頭一條,跟人往來,多請客、多送禮。第二個「愛語」,愛語就是關懷,親切關懷、照顧。比基督教講得詳細,講得更深、更廣,沒人去做。「利行」,我所作所為,對他絕對是有利益的,決定沒有絲毫損害。
最後一個是「同事」,同事,那是要有定功,要有智慧。沒有定功,沒有智慧,不能學。譬如說,他喜歡跳舞,你跟他同事,一起去跳舞;他喜歡打麻將,你跟他一起去打,那個厲害,那是什麼?跳舞,你比他跳得好,他就跟你學。你怎麼跳這麼好?佛教我的,就把他引來了。你打麻將常常都贏,你從哪裡學來的?我從釋迦牟尼佛那裡學來的。所以「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那是要有定力。沒有定力,好了,你跟他跑了,結果被他度跑了,你虧就吃大。所以同事這一條,我現在講都不敢講這個,這是很難做到的,真的你會被他拖下水去。我現在同事這一條講的時候,我們要學佛菩薩,佛菩薩怎麼做,我們學他麼做,這就決定不會錯誤。
利行是什麼?利行就是戒律,我們學弟子規,我們學十善業,以這個做標準,來修正我們日常生活一切不善的行為。我們自己做到,我們影響他們,這就沒有過失。所以前面三條,那是絕對沒有問題。我們跟宗教這些團結,我跟各個宗教團結在利行這一方面,一定是要不僅僅表面上做朋友,還要有理論的基礎,你的朋友友誼才堅固。那個理論基礎是什麼?要學他們的經教,他們的經典,我要認真學習,這樣就帶動了。我學習你的東西,我懂你的,你不懂我的,你跟我往來,你就吃虧。這是你要學我的,你不學我的,當然你就沒有法子跟我比。
(以下因字數限制省略)
歡迎流通、轉貼分享,利益眾生,隨喜功德。阿彌陀佛!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org.tw/index.asp
淨宗學院首頁
http://new.amtb-aus.org/Default.aspx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tw/rsd/rsd.asp
中國反情色網
http://www.haongo.com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蔡禮旭老師
http://www.amtb.tw/rsd/home/home_inst.asp?web_choice=7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大型公益紀錄片 ☆推薦!必看!
http://www.youtube.com/user/ChinaTCulture/videos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