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談 - 臨終前,真實懺悔,能脫離三惡道報。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淨空法師談 - 臨終前,真實懺悔地瞻禮佛菩薩形像,能脫離三惡道報。
【是人若是業報命盡,應有一切罪障業障,合墮惡趣者。承斯功德,命終之後,即生人天,受勝妙樂,一切罪障悉皆銷滅。】
所以說依教奉行有這兩種不同的果報,一個是壽命沒有盡,消業障延福壽;一種是業報盡,業報盡他這一生所造的罪業必定墮三惡道,能夠在臨終之前,聞佛菩薩名號,見佛菩薩形像,生真實懺悔之心;瞻禮,前面說過,瞻禮當中生慚愧心、生懺悔心,真正發心改過自新。如果這樣的心生不起來,瞻禮效果就很微薄,那還是墮三惡道,只是在阿賴耶識裡面種一個善因種子而已,它不能起現行。如果在瞻禮當中生慚愧心、生懺悔心,他就能夠在現行裡面就轉業,這個種子立刻就起現行,他就能夠脫離三惡道苦,決定得人天福報。怎樣決定他生天道或者生人道?都在那一念懺悔的力量不一樣,真心懇切懺悔,力量就很大,就能從三惡道報生到天道;如果有慚愧心、懺悔心,力量不是很強,他就生到人道。人、天兩道受生,果報差別很大,都在一念心的轉變。如果臨終的時候能夠聞到淨土法門,一心懇切願生西方淨土,福報是無比的殊勝。所以淨土法門,十方一切諸佛讚歎,一切諸佛菩薩宣揚,勸勉一切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道理的,這個法門才能令一切罪苦眾生究竟解脫。但是關鍵還是一句話,如果不能克服自己煩惱習氣,也只能跟淨土結一個法緣,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凡是往生淨土的人,《彌陀經》上講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由此可知,都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才能在這一生當中往生。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210.htm
影片來源:地藏經1998.5.28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共 51 次講演
【是人若是業報命盡,應有一切罪障業障,合墮惡趣者。承斯功德,命終之後,即生人天,受勝妙樂,一切罪障悉皆銷滅。】
所以說依教奉行有這兩種不同的果報,一個是壽命沒有盡,消業障延福壽;一種是業報盡,業報盡他這一生所造的罪業必定墮三惡道,能夠在臨終之前,聞佛菩薩名號,見佛菩薩形像,生真實懺悔之心;瞻禮,前面說過,瞻禮當中生慚愧心、生懺悔心,真正發心改過自新。如果這樣的心生不起來,瞻禮效果就很微薄,那還是墮三惡道,只是在阿賴耶識裡面種一個善因種子而已,它不能起現行。如果在瞻禮當中生慚愧心、生懺悔心,他就能夠在現行裡面就轉業,這個種子立刻就起現行,他就能夠脫離三惡道苦,決定得人天福報。怎樣決定他生天道或者生人道?都在那一念懺悔的力量不一樣,真心懇切懺悔,力量就很大,就能從三惡道報生到天道;如果有慚愧心、懺悔心,力量不是很強,他就生到人道。人、天兩道受生,果報差別很大,都在一念心的轉變。如果臨終的時候能夠聞到淨土法門,一心懇切願生西方淨土,福報是無比的殊勝。所以淨土法門,十方一切諸佛讚歎,一切諸佛菩薩宣揚,勸勉一切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道理的,這個法門才能令一切罪苦眾生究竟解脫。但是關鍵還是一句話,如果不能克服自己煩惱習氣,也只能跟淨土結一個法緣,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凡是往生淨土的人,《彌陀經》上講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由此可知,都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才能在這一生當中往生。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210.htm
影片來源:地藏經1998.5.28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共 51 次講演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