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談 - 佛法裡所講的三種「智」來說明二乘、菩薩、佛的差別
淨空法師談 - 佛法裡所講的三種「智」來說明二乘、菩薩、佛的差別
第三尊『智勝佛』,「智」是一切種智。佛法裡面跟我們講智講三種,「一切智」;他註解裡面講,這引用《大品般若》,「薩婆若」就是一切智,一切智是二乘人的智慧,聲聞、緣覺所證得的。一切智是什麼?知空,萬法皆空。小乘人懂得這個道理,他明瞭,於是他就住在偏真涅槃,他住空,這是一切法之理,它不是事,它是理,理是空的。諸位一定要明瞭,這個空不是性空,他是明瞭萬事萬法之理是空的,一切法是因緣所生,了不可得,所以二乘人心地很清淨,就是他知道一切法的真相,理上的真相。「道種智」是菩薩智,道是說的理論,種是種種,是講事相,可見得菩薩比二乘是進步太多。二乘人理事不能圓融,也就是我們在《華嚴經》上講,他理事有礙,理事有礙當然事事就更有礙,他在這個境界裡頭,所以二乘人所得的理無礙,但是理跟事合起來就有礙了。菩薩的智慧就高,理事能夠圓融,做到理事無礙;在四無礙法界裡面,他得到三個,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這是道種智,種是種種。「一切種智」,這是事無礙全部圓滿都證得的,不但是理事無礙,事事都無礙,所以這叫一切種智。一切就是前面講的一切智,種智就是菩薩所證的道種智,一切智跟道種智不二,能夠融合在一起就叫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這個智就殊勝,超過二乘、超過菩薩。所以稱智勝佛。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199.htm
影片來源:地藏經1998.5.28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共 51 次講演
第三尊『智勝佛』,「智」是一切種智。佛法裡面跟我們講智講三種,「一切智」;他註解裡面講,這引用《大品般若》,「薩婆若」就是一切智,一切智是二乘人的智慧,聲聞、緣覺所證得的。一切智是什麼?知空,萬法皆空。小乘人懂得這個道理,他明瞭,於是他就住在偏真涅槃,他住空,這是一切法之理,它不是事,它是理,理是空的。諸位一定要明瞭,這個空不是性空,他是明瞭萬事萬法之理是空的,一切法是因緣所生,了不可得,所以二乘人心地很清淨,就是他知道一切法的真相,理上的真相。「道種智」是菩薩智,道是說的理論,種是種種,是講事相,可見得菩薩比二乘是進步太多。二乘人理事不能圓融,也就是我們在《華嚴經》上講,他理事有礙,理事有礙當然事事就更有礙,他在這個境界裡頭,所以二乘人所得的理無礙,但是理跟事合起來就有礙了。菩薩的智慧就高,理事能夠圓融,做到理事無礙;在四無礙法界裡面,他得到三個,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這是道種智,種是種種。「一切種智」,這是事無礙全部圓滿都證得的,不但是理事無礙,事事都無礙,所以這叫一切種智。一切就是前面講的一切智,種智就是菩薩所證的道種智,一切智跟道種智不二,能夠融合在一起就叫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這個智就殊勝,超過二乘、超過菩薩。所以稱智勝佛。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199.htm
影片來源:地藏經1998.5.28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共 51 次講演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