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談 - 佛法的教學宗旨:「破迷開悟,離苦得樂」1/2
淨空法師談 - 佛法的教學宗旨:「破迷開悟,離苦得樂」1/2
慈善救人的病苦,如果有方法叫人不病不苦,豈不比你去救苦要高明得多?有沒有方法?有,大乘佛法就是這個方法,能教一切眾生不病不苦。佛法的教學,通常是以兩句話顯示它的宗旨,「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慈善事業是救苦,還得不到樂,只是把苦的程度減緩一點而已,沒法子得樂。樂是要覺悟之後他才得樂,心開意解,法喜充滿,這要靠佛法。佛在經上講,在三寶裡面布施供養,修補塔寺,印送經典,這是世間第一等的福報,你們講慈善救濟,這是世出世間最究竟、最圓滿的慈善救濟,救人的法身慧命,救人永脫輪迴;不僅僅是三惡道,幫助人在一生當中超越十法界,作佛、作菩薩,世間什麼樣的慈濟事業能夠跟這個相比?歷史上古今中外不乏大慈善家,他們對社會展開極大的財物來做救濟的工作,他的福報有限,當時有人讚歎,過後之後世間人就把他忘掉,甚至在歷史上查也查不到,煙消雲散。從事教學的工作,釋迦牟尼佛、中國的孔老夫子,他們兩位在世的時候沒有財力,沒有做過財布施,他們所做的是法布施、無畏布施。如果要說財布施?他的體力、勞力,佛法講內財布施,傳到今天兩千五百年之後,這個世間人聽說他們的名字歡喜讚歎,殊勝的業因果報,展現在我們面前。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204.htm
影片來源:地藏經1998.5.28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共 51 次講演
慈善救人的病苦,如果有方法叫人不病不苦,豈不比你去救苦要高明得多?有沒有方法?有,大乘佛法就是這個方法,能教一切眾生不病不苦。佛法的教學,通常是以兩句話顯示它的宗旨,「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慈善事業是救苦,還得不到樂,只是把苦的程度減緩一點而已,沒法子得樂。樂是要覺悟之後他才得樂,心開意解,法喜充滿,這要靠佛法。佛在經上講,在三寶裡面布施供養,修補塔寺,印送經典,這是世間第一等的福報,你們講慈善救濟,這是世出世間最究竟、最圓滿的慈善救濟,救人的法身慧命,救人永脫輪迴;不僅僅是三惡道,幫助人在一生當中超越十法界,作佛、作菩薩,世間什麼樣的慈濟事業能夠跟這個相比?歷史上古今中外不乏大慈善家,他們對社會展開極大的財物來做救濟的工作,他的福報有限,當時有人讚歎,過後之後世間人就把他忘掉,甚至在歷史上查也查不到,煙消雲散。從事教學的工作,釋迦牟尼佛、中國的孔老夫子,他們兩位在世的時候沒有財力,沒有做過財布施,他們所做的是法布施、無畏布施。如果要說財布施?他的體力、勞力,佛法講內財布施,傳到今天兩千五百年之後,這個世間人聽說他們的名字歡喜讚歎,殊勝的業因果報,展現在我們面前。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204.htm
影片來源:地藏經1998.5.28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共 51 次講演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