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談 - 「一聞千悟」的人太少了,中國歷史上只有六祖慧能大師
淨空法師談 - 「一聞千悟」的人太少了,中國歷史上只有六祖慧能大師
幾個人一聞佛法就覺悟?不能說沒有,但是太少了!從前方東美先生告訴我,他說在中國歷史上有幾個惠能?惠能以前沒聽說一個,惠能以後也沒有聽說有一個,那是聽一次就覺悟了。他是在賣柴,聽人家念《金剛經》,就那麼短的時間,他一聽他就破迷開悟,這個希有!我剛學佛方老師就勸我,惠能法師是學不到的。以後我親近章嘉大師、李老師也告訴我,不能學,我們決定學不到;因為我最初接觸的經典是《壇經》,就特別喜歡。先生勸我學法相,李老師勸我學淨土,勸我讀《印光大師文鈔》,他們說的的確是有道理。可是在那個時期,我對於般若,對於宗門這些典籍語錄,我還是有濃厚的興趣。這就是說,所謂是「一聞千悟」的這種人是少數,太少太少了,大多數的人是中下根性。自己一定要曉得自己的根性,要接受善知識的誘導,我們跟著他走,隨順他的引導,我們會走出一條光明的大道。這樣的人已經就很難找,已經很不容易,這是做學生的態度,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對老師有信心。《華嚴經》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是你將來證道的根源,是修積一切功德之母。母是能生,能生一切真實功德,這是信心。如果我們對於善知識沒有信心,你就不必跟他學,為什麼?浪費光陰。這個善知識縱然是佛菩薩再來,你跟他沒用處,你學不到東西。如果這個知識,沒有什麼學問,也沒有什麼德行,如果你對他充滿了信心,他講一、兩句好話,你真聽懂接受了,反而你一生受用無窮。信心重要,你成功失敗的關鍵,就在對老師有沒有信心。所以不是我們心目當中最佩服的、最敬仰的、最羨慕的,這個老師你不要跟他,你跟他真的是浪費精神與時間,這非常可惜!所以我們選擇善友要很慎重,固然有人跟我們介紹,我們自己還要仔細觀察,然後親近才得大利。
http://www.amtb.tw/14/14-14-04.xml
影片來源:地藏經玄義1998_12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
幾個人一聞佛法就覺悟?不能說沒有,但是太少了!從前方東美先生告訴我,他說在中國歷史上有幾個惠能?惠能以前沒聽說一個,惠能以後也沒有聽說有一個,那是聽一次就覺悟了。他是在賣柴,聽人家念《金剛經》,就那麼短的時間,他一聽他就破迷開悟,這個希有!我剛學佛方老師就勸我,惠能法師是學不到的。以後我親近章嘉大師、李老師也告訴我,不能學,我們決定學不到;因為我最初接觸的經典是《壇經》,就特別喜歡。先生勸我學法相,李老師勸我學淨土,勸我讀《印光大師文鈔》,他們說的的確是有道理。可是在那個時期,我對於般若,對於宗門這些典籍語錄,我還是有濃厚的興趣。這就是說,所謂是「一聞千悟」的這種人是少數,太少太少了,大多數的人是中下根性。自己一定要曉得自己的根性,要接受善知識的誘導,我們跟著他走,隨順他的引導,我們會走出一條光明的大道。這樣的人已經就很難找,已經很不容易,這是做學生的態度,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對老師有信心。《華嚴經》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是你將來證道的根源,是修積一切功德之母。母是能生,能生一切真實功德,這是信心。如果我們對於善知識沒有信心,你就不必跟他學,為什麼?浪費光陰。這個善知識縱然是佛菩薩再來,你跟他沒用處,你學不到東西。如果這個知識,沒有什麼學問,也沒有什麼德行,如果你對他充滿了信心,他講一、兩句好話,你真聽懂接受了,反而你一生受用無窮。信心重要,你成功失敗的關鍵,就在對老師有沒有信心。所以不是我們心目當中最佩服的、最敬仰的、最羨慕的,這個老師你不要跟他,你跟他真的是浪費精神與時間,這非常可惜!所以我們選擇善友要很慎重,固然有人跟我們介紹,我們自己還要仔細觀察,然後親近才得大利。
http://www.amtb.tw/14/14-14-04.xml
影片來源:地藏經玄義1998_12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