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卷下(盖实法师 第28讲)
盖实法师: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卷下(第28讲)
于新加坡延庆寺2017年10月2日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卷下 (天亲菩萨 论)(昙鸾大师 注)
内容:
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心缘其事曰“观”,观心分明曰“察”。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
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作愿共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
还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
若往若还,皆为拔众生渡生死海。是故言“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观行体相者,此分中有二体:一者器体;二者众生体。
器分中又有三重:一者国土体相;二者示现自利利他;三者入第一义谛。
国土体相者: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
“不可思议力”者,总指彼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力不可得思议也。
诸经统言有五种不可思议: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三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
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一者业力,谓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
此不可思议,如下十七种,一一相皆不可思议,至文当释。
“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者,借彼摩尼如意宝性,示安乐佛土不可思议性也。诸佛入涅槃时,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众生。众生福尽,此舍利变为摩尼如意宝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龙王以为首饰。若转轮圣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于阎浮提作大饶益。若须衣服、饮食、灯明、乐具,随意所欲种种物时,王便洁斋,置珠于长竿头,发愿言:“若我实是转轮王者,愿宝珠雨如此之物,若遍一里,若十里,若百里,随我心愿。”尔时即便于虚空中雨种种物,皆称所须,满足天下一切人愿,以此宝性力故。彼安乐佛土亦如是,以安乐性种种成就故。
“相似相对”者,彼宝珠力,求衣食者,能雨衣食等物,称求者意,非是不求。彼佛土则不然,性满足成就故,无所乏少。片取彼性为喻,故言“相似相对”。
又,彼宝但能与众生衣食等愿,不能与众生无上道愿;又,彼宝但能与众生一身愿,不能与众生无量身愿:有如是等无量差别,故言“相似”。
于新加坡延庆寺2017年10月2日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 卷下 (天亲菩萨 论)(昙鸾大师 注)
内容:
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心缘其事曰“观”,观心分明曰“察”。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
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作愿共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
还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
若往若还,皆为拔众生渡生死海。是故言“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观行体相者,此分中有二体:一者器体;二者众生体。
器分中又有三重:一者国土体相;二者示现自利利他;三者入第一义谛。
国土体相者: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
“不可思议力”者,总指彼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力不可得思议也。
诸经统言有五种不可思议: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三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
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一者业力,谓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
此不可思议,如下十七种,一一相皆不可思议,至文当释。
“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者,借彼摩尼如意宝性,示安乐佛土不可思议性也。诸佛入涅槃时,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众生。众生福尽,此舍利变为摩尼如意宝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龙王以为首饰。若转轮圣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于阎浮提作大饶益。若须衣服、饮食、灯明、乐具,随意所欲种种物时,王便洁斋,置珠于长竿头,发愿言:“若我实是转轮王者,愿宝珠雨如此之物,若遍一里,若十里,若百里,随我心愿。”尔时即便于虚空中雨种种物,皆称所须,满足天下一切人愿,以此宝性力故。彼安乐佛土亦如是,以安乐性种种成就故。
“相似相对”者,彼宝珠力,求衣食者,能雨衣食等物,称求者意,非是不求。彼佛土则不然,性满足成就故,无所乏少。片取彼性为喻,故言“相似相对”。
又,彼宝但能与众生衣食等愿,不能与众生无上道愿;又,彼宝但能与众生一身愿,不能与众生无量身愿:有如是等无量差别,故言“相似”。
- Category
- AMTB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