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芽獎頒獎 求學路上有愛相伴
葉洋綸從小罹患「血管骨骼過度發育症候群」,必須透過止痛劑與抗生素來控制,慈濟志工陪伴超過十五年,現在已經大學畢業在工作了。頒獎活動現場,也有十六位得獎人自願當志工。
慈濟志工 游美雲 與 新芽獎得主:「妳先看我 然後鞠躬, (然後說)這個鞋袋讓您裝鞋 對 。」
跟著慈濟志工學習服務人群,新芽獎學金得主、吳家兄妹當起小志工。
北區的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其中十六位得主投入志工行列。
全體也一起穿過榮耀橋,接受祝福。
新芽獎得主 陳柏勳:「我從高中到大學都是半工半讀,白天在一般企業上班,做行政助理的工作,晚上夜間部在學校上課,讓我領這個獎,可以幫助家裡的開銷,還有補助我的學費。」
今年的新芽典範,是從小罹患血管骨骼過度發育症候群的葉洋綸,慈濟志工超過十五年的關懷,已大學畢業有穩定工作。
新芽獎人品典範 葉洋綸:「其實出生到現在,我用止痛劑跟抗生素,吃的 注射的 真的很多,所以我的記憶跟能力真的差很大,我的努力是想要降低失敗率,所以心裡在想,如果想要不斷地降低失敗率,就可以多一分生存下來的機會,多一分 有朝一日可以跟別人分享,心靈糧食的機會。」
別在受獎學生身上的名牌,也是志工的巧思製作。
慈濟志工 江旻真:「我是用環保素材的,這個回收的相框來製作,主要讓他們(得獎學生)覺得,感受到我們的用心,也希望他們能夠,用心在他們的生活。」
志工愛的鼓勵,蘊含在活動的每個細節、環節。
真善美志工-台北報導:呂巧美 王晉文 陳清漢 王祝明
慈濟志工 游美雲 與 新芽獎得主:「妳先看我 然後鞠躬, (然後說)這個鞋袋讓您裝鞋 對 。」
跟著慈濟志工學習服務人群,新芽獎學金得主、吳家兄妹當起小志工。
北區的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其中十六位得主投入志工行列。
全體也一起穿過榮耀橋,接受祝福。
新芽獎得主 陳柏勳:「我從高中到大學都是半工半讀,白天在一般企業上班,做行政助理的工作,晚上夜間部在學校上課,讓我領這個獎,可以幫助家裡的開銷,還有補助我的學費。」
今年的新芽典範,是從小罹患血管骨骼過度發育症候群的葉洋綸,慈濟志工超過十五年的關懷,已大學畢業有穩定工作。
新芽獎人品典範 葉洋綸:「其實出生到現在,我用止痛劑跟抗生素,吃的 注射的 真的很多,所以我的記憶跟能力真的差很大,我的努力是想要降低失敗率,所以心裡在想,如果想要不斷地降低失敗率,就可以多一分生存下來的機會,多一分 有朝一日可以跟別人分享,心靈糧食的機會。」
別在受獎學生身上的名牌,也是志工的巧思製作。
慈濟志工 江旻真:「我是用環保素材的,這個回收的相框來製作,主要讓他們(得獎學生)覺得,感受到我們的用心,也希望他們能夠,用心在他們的生活。」
志工愛的鼓勵,蘊含在活動的每個細節、環節。
真善美志工-台北報導:呂巧美 王晉文 陳清漢 王祝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