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醫衛合作!協助菲律賓抗肺結核
位於菲律賓馬尼拉東方的聖馬刁鎮,有24萬人民住在這裡,但除了貧窮的議題困擾,疾病更讓他們的情況雪上加霜,尤其肺結核,又被稱為白色瘟疫,自從百年來發現這個病徵,至今菲律賓人民還深受其害。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全球都治計畫,希望在2022年,能夠讓肺結核消失於世上,但到底要怎麼做,就帶您來看菲律賓的案例。
艱難的生活環境,讓就醫拿藥,成為沉重負擔,像瑪蓮娜的兒子,得到肺結核,但身處貧民區,他寧可面對死亡。
居民 瑪蓮娜:「醫師問他要不要吃藥,他堅持不要,寧願就這樣消失人間。 」
聖馬刁鎮衛生中心負責人 安娜:「有抗藥性結核病患者,有的又染上愛滋病,最後他們邁向死亡。」
在公共衛生意識尚未抬頭的狀況下,其實不少肺結核病患,都選擇到私人門診拿藥,因為他們害怕被人知道,會找不到好工作,形成惡性循環。
聖馬刁鎮衛生中心負責人 安娜:「這些跟經濟財產狀況,健康狀況,習慣行為,低就業率等有關,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尤其在這些孩子身上更是明顯,這也是對我們是大挑戰的原因。 」
這一家六口,就有5個人罹患肺結核,但他們依舊與家人同住,也和同齡孩子一起玩耍,形成結核菌大量傳播的途徑。
低矮的房舍,加上不流通的空氣,讓這裡也為了結核病相互傳染最好的溫床。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感染科醫師 鄭順賢:「我們看到很多病患的房子,基本上就是空氣流通都很不佳,像我們現在就覺得有點悶。」
不過他們絕不是個案,光是在聖馬刁鎮,每一年平均至少有300位孩子,確診罹患肺結核。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感染科醫師 鄭順賢:「肺結核基本上是一個高傳染性的一種細菌,所以它很忌諱在一個密閉不通風的環境下,在這個環境下它很容易傳播。」
且大多數人負擔不起藥物,或者害怕藥物供應不穩,讓他們無力治療。
都治關懷員 凱瑟琳:「因為他沒能藥,所以他們要等慈濟給藥。」
直到2015年,慈濟基金會接獲衛生中心的求助,了解困境後,決定開始補助聖馬刁鎮,五個里的肺結核藥物。
聖馬刁鎮衛生中心負責人 安娜:「最困難的,還是提供六個月的療程藥物,需要一萬塊的披索。」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感染科醫師 鄭順賢:「除了定時的採購藥物之外,她也接受我們的建議聘請四位都治關懷員,就是DOTS Observers,「都治」關懷員。 」
肩負重任的都治關懷員,最重要的例行公事,就是每天一定要到病患家裡視察,親自看他們服藥,並留下詳細紀錄。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感染科醫師 鄭順賢:「就在關懷面前,我們把那個藥送到病人口中,每天我們會做這個一個紀錄,給完藥以後我們也要讓,就是家裡的監護人或者父母,確認已經完成這個給藥的過程,會請他再簽名。」
三個男孩睜著大大的眼睛,望著大人們憂心的臉,在遇到關懷員之前,咳嗽、胸悶、發燒等等病狀,折磨著他們,直到5月,關懷員開始帶來甜甜的藥。
那個藥味道很好,(你喜歡嗎?),對,(好吃嗎?),對。
其中小於14歲的兒童所使用的藥物,因為劑型與成人不同,數量更少,因此第一階段就針對108位兒童提供補助,
經過6個月每天的投藥,痊癒率百分之百。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感染科醫師 鄭順賢:「除了這個之外,她還會去詢問家裡的其他成員是不是也有一些感染肺結核病的跡象,我們的關懷員是為了以後藉由我們認養五個里,有如此之心,也就是因為這樣子,造成我們的執行率非常的好。」
不過要根治肺結核,一定要6個月每天服藥,而這些關懷員如何堅持下去,下一集我們就跟著他們的腳步,深入了解他們不為人知的辛苦。
艱難的生活環境,讓就醫拿藥,成為沉重負擔,像瑪蓮娜的兒子,得到肺結核,但身處貧民區,他寧可面對死亡。
居民 瑪蓮娜:「醫師問他要不要吃藥,他堅持不要,寧願就這樣消失人間。 」
聖馬刁鎮衛生中心負責人 安娜:「有抗藥性結核病患者,有的又染上愛滋病,最後他們邁向死亡。」
在公共衛生意識尚未抬頭的狀況下,其實不少肺結核病患,都選擇到私人門診拿藥,因為他們害怕被人知道,會找不到好工作,形成惡性循環。
聖馬刁鎮衛生中心負責人 安娜:「這些跟經濟財產狀況,健康狀況,習慣行為,低就業率等有關,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尤其在這些孩子身上更是明顯,這也是對我們是大挑戰的原因。 」
這一家六口,就有5個人罹患肺結核,但他們依舊與家人同住,也和同齡孩子一起玩耍,形成結核菌大量傳播的途徑。
低矮的房舍,加上不流通的空氣,讓這裡也為了結核病相互傳染最好的溫床。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感染科醫師 鄭順賢:「我們看到很多病患的房子,基本上就是空氣流通都很不佳,像我們現在就覺得有點悶。」
不過他們絕不是個案,光是在聖馬刁鎮,每一年平均至少有300位孩子,確診罹患肺結核。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感染科醫師 鄭順賢:「肺結核基本上是一個高傳染性的一種細菌,所以它很忌諱在一個密閉不通風的環境下,在這個環境下它很容易傳播。」
且大多數人負擔不起藥物,或者害怕藥物供應不穩,讓他們無力治療。
都治關懷員 凱瑟琳:「因為他沒能藥,所以他們要等慈濟給藥。」
直到2015年,慈濟基金會接獲衛生中心的求助,了解困境後,決定開始補助聖馬刁鎮,五個里的肺結核藥物。
聖馬刁鎮衛生中心負責人 安娜:「最困難的,還是提供六個月的療程藥物,需要一萬塊的披索。」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感染科醫師 鄭順賢:「除了定時的採購藥物之外,她也接受我們的建議聘請四位都治關懷員,就是DOTS Observers,「都治」關懷員。 」
肩負重任的都治關懷員,最重要的例行公事,就是每天一定要到病患家裡視察,親自看他們服藥,並留下詳細紀錄。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感染科醫師 鄭順賢:「就在關懷面前,我們把那個藥送到病人口中,每天我們會做這個一個紀錄,給完藥以後我們也要讓,就是家裡的監護人或者父母,確認已經完成這個給藥的過程,會請他再簽名。」
三個男孩睜著大大的眼睛,望著大人們憂心的臉,在遇到關懷員之前,咳嗽、胸悶、發燒等等病狀,折磨著他們,直到5月,關懷員開始帶來甜甜的藥。
那個藥味道很好,(你喜歡嗎?),對,(好吃嗎?),對。
其中小於14歲的兒童所使用的藥物,因為劑型與成人不同,數量更少,因此第一階段就針對108位兒童提供補助,
經過6個月每天的投藥,痊癒率百分之百。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感染科醫師 鄭順賢:「除了這個之外,她還會去詢問家裡的其他成員是不是也有一些感染肺結核病的跡象,我們的關懷員是為了以後藉由我們認養五個里,有如此之心,也就是因為這樣子,造成我們的執行率非常的好。」
不過要根治肺結核,一定要6個月每天服藥,而這些關懷員如何堅持下去,下一集我們就跟著他們的腳步,深入了解他們不為人知的辛苦。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