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念最敬愛的菩妙老和尚
菩妙老和尚理念與修持
民國五十三年,該寺護法禮請菩妙法師為該寺住持。當年的菩妙老和尚看到狹小的殿堂,斑剝的佛像,殘舊的僧房,荒涼的環境,不特沒有對它嫌棄,反而發起廣大悲願,決心要將這個破舊不堪的古寺,予以漸次重行擴建。
菩妙老和尚簡介
菩妙老和尚,俗姓劉,名雄,高雄縣人,民國十年生。法師為人淡泊名利,生活簡樸,嚴持戒律,專修淨土,所以同輩都稱呼他為「老修行」。依佛門傳統,老修行多半是住芧逢、河邊、樹下、塚間;頭陀行者不樂與大眾同住大廟裡,更不會想去蓋大廟宇。然而,菩妙老和尚不以自修為目的。當他個人修持有了相當成就時,深深感到佛教的衰落,眾生的痛苦;欲振興佛教,廣度眾生。抱著眾生成佛就是自己的功德的完成,於是把自己視同阿隬陀佛的化身。自己住持的道場,修建得像極樂世界一般的莊嚴,用來宣揚正法,專修淨土。
這就是踐履菩薩道「莊嚴佛土,成熟往生」的具體表現。
建寺之緣起
世情如幻,人生如戲,成、住、壞、空,造化萬物。菩妙法師是如何渡過元亨寺這四十年層層波折的日子?菩妙老和尚在「我三心願」中表示:「念佛的人愈來愈多,舊大殿不能容納,就向台灣水泥公司購買土地,籌備新建大雄寶殿,在民國六十二年揭開興建工程。
以三大願續佛慧命和廣度諸眾生
念佛是精神的依托,大殿是修行的道場,學院是增長慧命。今又的元亨寺,除了完成了宏偉的道場,且創辦了佛學院。佛學院是教育機構,造就僧材的搖籃。凡住寺眾,有意趣向求學,即加以鼓勵培植,以他的能力,去追求新知識領域,作為將來「人天導師」,處事的方針。
佛說:「心如猿猴,難可禁制。」菩妙老和尚認為念佛是整理心念,把心放在佛號上,使它不忘失。因此老和尚接任元亨寺後,便著手集合信眾,組織成立念佛會,在每週日舉行念佛,凡有興趣的,皆可自由參加。
元亨寺懷抱著取之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專心志力於社會教育,關懷鰥、寡、孤、獨之疾苦、慈善事業之推動、鼓勵大眾以修學佛法來啟發心性的純淨善性、而有專門培養僧眾之佛學院、為社會大眾開辦佛學園地之夜間佛學班及週日兒童成人學佛班、暑期兒童夏令學佛營,念佛會、婦女會、慈善會等教育、關懷、修心養性之分門別類之附屬單位,由專業之領導人員,負責籌辦各單位之推動事務,配合寺院之整體活動,而使寺院弘法利生事業功能發揮盡善而臻至。
高廣寬宏的元亨寺,旨在接引更多的群眾,它不追求短暫的絢爛,仍秉著一貫樸實的寺風,以彌陀聖號領導四眾弟子,渡煩惱中流,至清涼彼岸。
元亨佛學文教研修部Yahoo 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jw!4JCiO6SLRk8wyt0ByNdx/article?mid=3285
元亨佛學文教研修部Xuite 相簿:
http://photo.xuite.net/yhm5318003
民國五十三年,該寺護法禮請菩妙法師為該寺住持。當年的菩妙老和尚看到狹小的殿堂,斑剝的佛像,殘舊的僧房,荒涼的環境,不特沒有對它嫌棄,反而發起廣大悲願,決心要將這個破舊不堪的古寺,予以漸次重行擴建。
菩妙老和尚簡介
菩妙老和尚,俗姓劉,名雄,高雄縣人,民國十年生。法師為人淡泊名利,生活簡樸,嚴持戒律,專修淨土,所以同輩都稱呼他為「老修行」。依佛門傳統,老修行多半是住芧逢、河邊、樹下、塚間;頭陀行者不樂與大眾同住大廟裡,更不會想去蓋大廟宇。然而,菩妙老和尚不以自修為目的。當他個人修持有了相當成就時,深深感到佛教的衰落,眾生的痛苦;欲振興佛教,廣度眾生。抱著眾生成佛就是自己的功德的完成,於是把自己視同阿隬陀佛的化身。自己住持的道場,修建得像極樂世界一般的莊嚴,用來宣揚正法,專修淨土。
這就是踐履菩薩道「莊嚴佛土,成熟往生」的具體表現。
建寺之緣起
世情如幻,人生如戲,成、住、壞、空,造化萬物。菩妙法師是如何渡過元亨寺這四十年層層波折的日子?菩妙老和尚在「我三心願」中表示:「念佛的人愈來愈多,舊大殿不能容納,就向台灣水泥公司購買土地,籌備新建大雄寶殿,在民國六十二年揭開興建工程。
以三大願續佛慧命和廣度諸眾生
念佛是精神的依托,大殿是修行的道場,學院是增長慧命。今又的元亨寺,除了完成了宏偉的道場,且創辦了佛學院。佛學院是教育機構,造就僧材的搖籃。凡住寺眾,有意趣向求學,即加以鼓勵培植,以他的能力,去追求新知識領域,作為將來「人天導師」,處事的方針。
佛說:「心如猿猴,難可禁制。」菩妙老和尚認為念佛是整理心念,把心放在佛號上,使它不忘失。因此老和尚接任元亨寺後,便著手集合信眾,組織成立念佛會,在每週日舉行念佛,凡有興趣的,皆可自由參加。
元亨寺懷抱著取之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專心志力於社會教育,關懷鰥、寡、孤、獨之疾苦、慈善事業之推動、鼓勵大眾以修學佛法來啟發心性的純淨善性、而有專門培養僧眾之佛學院、為社會大眾開辦佛學園地之夜間佛學班及週日兒童成人學佛班、暑期兒童夏令學佛營,念佛會、婦女會、慈善會等教育、關懷、修心養性之分門別類之附屬單位,由專業之領導人員,負責籌辦各單位之推動事務,配合寺院之整體活動,而使寺院弘法利生事業功能發揮盡善而臻至。
高廣寬宏的元亨寺,旨在接引更多的群眾,它不追求短暫的絢爛,仍秉著一貫樸實的寺風,以彌陀聖號領導四眾弟子,渡煩惱中流,至清涼彼岸。
元亨佛學文教研修部Yahoo 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jw!4JCiO6SLRk8wyt0ByNdx/article?mid=3285
元亨佛學文教研修部Xuite 相簿:
http://photo.xuite.net/yhm5318003
- Category
- Buddhist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