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科生海外交流 堅定護理使命
慈濟科技大學六名護理系學生,前往海外人文交流。除了到姊妹校學術交流,也參訪倫敦聖湯瑪士醫院,學習南丁格爾的護理精神,更激勵了未來從事護理工作的使命。
慈濟科技大學六名護理系學生,擔任親善大使,到倫敦聖湯瑪士醫院參訪。
學生們準備了一段台灣原住民舞蹈,與病患、家屬、醫院志工交流。
慈科大學生 何承恩:「雖然語言不通,可是如果能夠把這分心,傳達給病人的話,病人快樂 自己也會很快樂。」
來到博物館,透過館藏,了解南丁格爾走過的足跡。啟發學生將來從事護理工作的使命。
慈科大人文室主任 謝麗華:「每個人生命裡面,你們也是善惡拔河,你看有用的是,要人類付出(生命)的刀,還是為人類治療的刀。」
在英國的姊妹校「坎特伯里基督教會大學」,這是學生們第一次在全英語的環境,體驗照顧病人、與產婦生產的模擬情境。
慈科大學生 曾宇廷:「讓我們知道在護理方面,除了對病人的急救,還要關心到病人的,一些感受 他的心情,都需要非常全面的照顧到。」
慈科大學生 連羿婷:「我知道護理人員需要的,不只是專業技術以外,我們也要調整好自己心態,以及生理的狀況 才能夠給病患,建立安全感以及信任感,這樣子我們雙方面才能夠,進行更完善的護理治療。」
教學過程增強學生信心,護理工作對病人的身心都要照顧。
羅瑞鑫 張義川 真善美志工-英國報導
慈濟科技大學六名護理系學生,擔任親善大使,到倫敦聖湯瑪士醫院參訪。
學生們準備了一段台灣原住民舞蹈,與病患、家屬、醫院志工交流。
慈科大學生 何承恩:「雖然語言不通,可是如果能夠把這分心,傳達給病人的話,病人快樂 自己也會很快樂。」
來到博物館,透過館藏,了解南丁格爾走過的足跡。啟發學生將來從事護理工作的使命。
慈科大人文室主任 謝麗華:「每個人生命裡面,你們也是善惡拔河,你看有用的是,要人類付出(生命)的刀,還是為人類治療的刀。」
在英國的姊妹校「坎特伯里基督教會大學」,這是學生們第一次在全英語的環境,體驗照顧病人、與產婦生產的模擬情境。
慈科大學生 曾宇廷:「讓我們知道在護理方面,除了對病人的急救,還要關心到病人的,一些感受 他的心情,都需要非常全面的照顧到。」
慈科大學生 連羿婷:「我知道護理人員需要的,不只是專業技術以外,我們也要調整好自己心態,以及生理的狀況 才能夠給病患,建立安全感以及信任感,這樣子我們雙方面才能夠,進行更完善的護理治療。」
教學過程增強學生信心,護理工作對病人的身心都要照顧。
羅瑞鑫 張義川 真善美志工-英國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