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師晨間開示 第二十四集
悟道法師晨間開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四集) 2018/11/21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尊敬的悟全法師,諸位同修大德,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今天難得無錫的同修來我們道場,非常歡迎大家到台灣來。我們昨天才從日本回來,今天就接著跟大家讀誦《太上感應篇》。《感應篇》在我們中國佛教,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他一生極力的提倡。另外就是《了凡四訓》、《安士全書》,這三本書都是講因果教育,講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來,提倡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三個根,儒家以《弟子規》,道家就是《太上感應篇》,佛家就是《十善業道經》,這是儒釋道三個根。從這三個根來學習、來做起,奠定我們做人、學佛、念佛、成佛的基礎。這個非常重要,我們也不能疏忽了。儒釋道三家,都是同樣的教人斷惡修善,修心養性的,佛法講得更徹底,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這些修心養性的經典我們都必須學習,凡是人都要學習。
《論語》第一篇「學而篇」,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一開頭,三段話就是首先告訴我們,人一出生就是要學習、學習,學了之後還要時時刻刻去練習。好像那個母鳥教小鳥飛翔,小鳥還不會飛,陪伴著小鳥飛翔要練習很久、很多次,牠才學得會。我們學任何一樣的學問,也都是學了就去練習,學了不練習那也就不起作用,學了還要時時刻刻練習。在生活當中,從早到晚時時刻刻,我們待人處事接物這個當中,依照這個經文去體會,來學習。不斷的練習、實習,溫故知新,不斷的溫習舊的,新的意思發現了,新的意境體會到了,所以溫故他才能知新。......
【全文連結】https://ft.hwadzan.com/dv.php?sn=WD32-007-0024&lang=zh_TW
尊敬的悟全法師,諸位同修大德,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今天難得無錫的同修來我們道場,非常歡迎大家到台灣來。我們昨天才從日本回來,今天就接著跟大家讀誦《太上感應篇》。《感應篇》在我們中國佛教,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他一生極力的提倡。另外就是《了凡四訓》、《安士全書》,這三本書都是講因果教育,講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來,提倡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三個根,儒家以《弟子規》,道家就是《太上感應篇》,佛家就是《十善業道經》,這是儒釋道三個根。從這三個根來學習、來做起,奠定我們做人、學佛、念佛、成佛的基礎。這個非常重要,我們也不能疏忽了。儒釋道三家,都是同樣的教人斷惡修善,修心養性的,佛法講得更徹底,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這些修心養性的經典我們都必須學習,凡是人都要學習。
《論語》第一篇「學而篇」,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一開頭,三段話就是首先告訴我們,人一出生就是要學習、學習,學了之後還要時時刻刻去練習。好像那個母鳥教小鳥飛翔,小鳥還不會飛,陪伴著小鳥飛翔要練習很久、很多次,牠才學得會。我們學任何一樣的學問,也都是學了就去練習,學了不練習那也就不起作用,學了還要時時刻刻練習。在生活當中,從早到晚時時刻刻,我們待人處事接物這個當中,依照這個經文去體會,來學習。不斷的練習、實習,溫故知新,不斷的溫習舊的,新的意思發現了,新的意境體會到了,所以溫故他才能知新。......
【全文連結】https://ft.hwadzan.com/dv.php?sn=WD32-007-0024&lang=zh_TW
- Category
- AMTB 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