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生無量 無量由一生
證嚴上人行腳,今天在新店靜思堂溫馨座談,志工舊雨新知分享慈濟一路走來的點滴,像是早期沒有靜思堂、也沒有電腦,但後來又陸續成立環保點,廣邀菩薩加入。證嚴上人期許,菩薩道要開仰賴志工們的用心,智慧根要用心澆灌,才能代代相傳。
慈濟志工 羅美珠:「之前我們都還沒有道場,這是在家裡 在家裡只有30坪,那時候思賢去(分享),都可以坐到一百多人。」
還沒有靜思堂的年代,志工只能到處借場地舉辦茶會,沒有電腦就手寫問卷,有心哪裡都是道場,堅定的道心更是代代相傳。
慈濟志工 羅美珠:「那個環境很克難 很辛苦,可是那是更讓我們有,更大的凝聚力 或者是更學習,那個規畫場地的使用,我覺得大家在這裡真的是學很多,而且會很珍惜。」
慈濟志工 游李秀卿:「上人要我們做的就是這樣子,我要身體力行去做,我們才能帶後面的人一起來。」
不光是說更要身體力行,志工敬天愛地的行動也遍灑每個社區,從一個點到一個縣市,環保站的每一滴成長仰賴志工耕耘。
慈濟志工 陳金海:「我一定要一個十年的計畫,就是三年有點 六年有線,那一群人就全面來推動,團隊的力量真的很大,最重要就是要感恩,要尊重 要愛大家。」
菩提葉也從當初30位家庭主婦開始,慢慢擴展到四大志業。
台北慈濟醫院主秘 喬麗華:「即便是這麼的忙,他們還是有這樣的一個法在心裡,去跟病人互動,然後去照顧自己單位的同仁。」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 李嘉富:「透過心理上的處方,我覺得大部分的病人他是更受用的,對我們自己本身治療者來說,也是更受用的。」
證嚴上人開示:「這種的無量從一開始,我們要不斷的把這樣的根 ,智慧根 五根五力,我們要把根向下竄下去,人有難免有生老病死,但是 心不要病,我們的意識 信念絕對不顛倒。」
歲月澆灌的枝葉,遍灑全球,代代傳承也與時俱進,但不變的是那顆緊緊跟隨的心。
雷雅 吳帛勳 簡元吉 台北報導
慈濟志工 羅美珠:「之前我們都還沒有道場,這是在家裡 在家裡只有30坪,那時候思賢去(分享),都可以坐到一百多人。」
還沒有靜思堂的年代,志工只能到處借場地舉辦茶會,沒有電腦就手寫問卷,有心哪裡都是道場,堅定的道心更是代代相傳。
慈濟志工 羅美珠:「那個環境很克難 很辛苦,可是那是更讓我們有,更大的凝聚力 或者是更學習,那個規畫場地的使用,我覺得大家在這裡真的是學很多,而且會很珍惜。」
慈濟志工 游李秀卿:「上人要我們做的就是這樣子,我要身體力行去做,我們才能帶後面的人一起來。」
不光是說更要身體力行,志工敬天愛地的行動也遍灑每個社區,從一個點到一個縣市,環保站的每一滴成長仰賴志工耕耘。
慈濟志工 陳金海:「我一定要一個十年的計畫,就是三年有點 六年有線,那一群人就全面來推動,團隊的力量真的很大,最重要就是要感恩,要尊重 要愛大家。」
菩提葉也從當初30位家庭主婦開始,慢慢擴展到四大志業。
台北慈濟醫院主秘 喬麗華:「即便是這麼的忙,他們還是有這樣的一個法在心裡,去跟病人互動,然後去照顧自己單位的同仁。」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 李嘉富:「透過心理上的處方,我覺得大部分的病人他是更受用的,對我們自己本身治療者來說,也是更受用的。」
證嚴上人開示:「這種的無量從一開始,我們要不斷的把這樣的根 ,智慧根 五根五力,我們要把根向下竄下去,人有難免有生老病死,但是 心不要病,我們的意識 信念絕對不顛倒。」
歲月澆灌的枝葉,遍灑全球,代代傳承也與時俱進,但不變的是那顆緊緊跟隨的心。
雷雅 吳帛勳 簡元吉 台北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