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震小志工長大了 行醫助人善種萌芽
一場地震,種下善種子。2008年,汶川大地震,陳龍當時,還是個初中生,而現在,已經是一名醫生,而他還有一個,累積了這麼多年,想實踐的一個心願,就是做一名慈濟志工。這故事,得從二十年前,汶川地震說起。
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災區許多傷患,慈濟人醫療服務,成為當時還是小志工的陳龍,萌發將來從醫的動力。
慈濟志工 陳龍:「他不完全是疾病上解脫,更多是和你全身心的一種膚慰,很坦率地講 從農村出來的小孩,除了我要上進一點,其實對自己的未來目標,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規畫,或明確地說 我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經歷過512(震災)這樣小志工後,那些醫護對我的影響很大,我的心可能會說,我也要成為這樣一個人。」
陳龍如願考上了醫學院。不管是環保慈善、還是發放活動,仍常看到他參與其中。
慈濟志工 陳龍:「(之前)我們家鄉那邊,也作為接受物資的一方,但是今天是作為發放的一方,心情自然不一樣,2008年的時候,我也當時在那邊做小志工,現在已經長大了 變成大志工了,這個(志工)背心,已經從中號變成XL。」
付出中,深思生命價值。今年,陳龍正式成為慈濟志工。
慈濟志工 陳龍:「(看到)四川當地,師姑伯的一種堅持,他們的白頭髮越來越多,你心中就會有一種不捨,有了不捨之後就會去追問,他們這麼一大把年紀,完全可以在家裡享清福了,為什麼還要出來。」
堅信社會美好的一面,陳龍認為,做志工能守護純真心靈。
邊靜 葉萍 張永 綜合報導
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災區許多傷患,慈濟人醫療服務,成為當時還是小志工的陳龍,萌發將來從醫的動力。
慈濟志工 陳龍:「他不完全是疾病上解脫,更多是和你全身心的一種膚慰,很坦率地講 從農村出來的小孩,除了我要上進一點,其實對自己的未來目標,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規畫,或明確地說 我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經歷過512(震災)這樣小志工後,那些醫護對我的影響很大,我的心可能會說,我也要成為這樣一個人。」
陳龍如願考上了醫學院。不管是環保慈善、還是發放活動,仍常看到他參與其中。
慈濟志工 陳龍:「(之前)我們家鄉那邊,也作為接受物資的一方,但是今天是作為發放的一方,心情自然不一樣,2008年的時候,我也當時在那邊做小志工,現在已經長大了 變成大志工了,這個(志工)背心,已經從中號變成XL。」
付出中,深思生命價值。今年,陳龍正式成為慈濟志工。
慈濟志工 陳龍:「(看到)四川當地,師姑伯的一種堅持,他們的白頭髮越來越多,你心中就會有一種不捨,有了不捨之後就會去追問,他們這麼一大把年紀,完全可以在家裡享清福了,為什麼還要出來。」
堅信社會美好的一面,陳龍認為,做志工能守護純真心靈。
邊靜 葉萍 張永 綜合報導
- Category
- AMTB Đài Loan